鲨鱼是海洋中的大型鱼类,如今最大的鱼类就是鲨鱼中的鲸鲨,体长可达10余米,体重可达20吨,但曾经出现过的巨齿鲨更大,体长可达20多米,体重可达60吨左右,被认为是史上最大的鱼类,不过这种鱼类生活在2000万到260万年前。
不过出现最早的鲨鱼可比巨齿鲨照多了,大约在5亿多年前,鲨鱼就已经在地球上出现了,它出现的时间比恐龙要早得多,恐龙出现的时间大致在3亿年前,比鲨鱼晚了2亿年。
恐龙出现之后也衍生出了很多种类,曾经作为食物链顶端掠食者统治地球长达1.6亿年,那么为什么种类繁多的恐龙几乎都灭绝了(如今的鸟类源自于部分兽脚类恐龙),鲨鱼却能度过长达5亿年的时间,并存在至今呢?这首先说明了鲨鱼强大的适应能力,在已知的地球生命史上,科学家发现至少经历过5次生物大灭绝现象,但是5次生物大灭绝都没有消灭掉鲨鱼,鲨鱼的身影几乎遍布全球海洋,任是远海近海,还是一些浅海海滩,都能看到游弋的鲨鱼,说明它们对水域以及水温的适应性较高,有的鲨鱼甚至可以在淡水中生存,可见鲨鱼的适应能力有多强。
鲨鱼是食肉鱼类,而且在长达5亿年的时间之中进化出了很多种类,这些种类体型大小不一,模样差别也很大,绝大多数的鱼类都可以作为它们的食物,所以只要海洋中有鱼可吃,鲨鱼就不会灭绝,更何况有的鲨鱼在缺少吃的时候还会自相残杀,因此他们不会因为缺少食物而灭绝。
此外,海洋环境也比陆地环境,对自然灾难更有承受力,因为地球的表面大部分都是海洋,而且海洋全都是联通的,那么鲨鱼就可以在海中到处游弋,比如在6500万年前灭绝恐龙的小行星撞击地球之后,地球气温下降,火山爆发烟尘弥漫,陆地上的植物大部分凋零,动物大部分饿死冻死,因此恐龙基本都灭绝了,但是海洋中的动物却可以到处游动,它们仍然可以游到热带地区适合生命生存的少有区域中渡过难关,鲨鱼也可以这样的方式经过自然灾害造成的生物大灭绝的打击,继续在地球的海洋中生存,因此虽然恐龙等很多的生命物种都灭绝了,但是鲨鱼却能演化出很多种类,并一直存在到今天。
不过,我们也不要忽视鲨鱼是一种非常聪明的动物,近日英媒称德国科学家发现鲨鱼或许比它们看起来更加聪明,而且它们甚至精于计算。
英国《新科学家》周刊5月8日刊文称德国波恩大学的薇拉·施吕塞尔和同事测试了12条竹鲨识别不同数量的物体的能力,他们将鲨鱼放入训练池中,池子的墙上有两组数量不同的几何形状的图片投影,发现大约一半的鲨鱼学会了用鼻子碰触包含最多物体的图像,说明鲨鱼的数量有一定的认知能力。
而且他们还发现鲨鱼是社交性的学习者。
如果它们在水池中观看另一条已经学会从事一项任务的鲨鱼的行动,它们也能更快地完成任务,说明它们能向其他鲨鱼学习认知技能。
鲨鱼的聪明和学习能力也能增加他的生存适应性。
而且鲨鱼进化出了非常敏锐的感觉器官,据说它对食物的嗅觉要比狗还要灵敏的多,日本科学家研究发现若在1万吨的海水中溶解1克氨基酸,鲨鱼也能觉察出它的存在,大白鲨则可嗅到数公里外受伤动物的血腥味,而雌鲨鱼若分娩后,即使远离分娩地千余里,他也能凭借着气味再游回去,生物学家解剖发现1米长的鲨鱼,其鼻腔中密布嗅觉神经末梢的面积可达0.5平方米,如此敏锐的嗅觉,也体现了鲨鱼猎食和适应环境能力的强大,它们能历经5亿年直到今天,并非只是靠幸运的。
鲨鱼和恐龙是同一个时代的物种,为什么恐龙灭绝了而鲨鱼没有灭绝?其实鲨鱼和恐龙并不是同一个时代的物种,当然您不要以为鲨鱼能生存下来是因为在小行星撞击之后出现的,恰恰相反,鲨鱼最早出现在地球上的时候,恐龙还不知道在哪呢!最早的鲨鱼是四亿年前的裂口鲨,裂口鲨的身体结构接近与软骨鱼类进化系统主干的最原始基点,它代表了这一种模式的开端,后期所有的鲨鱼都是从裂口鲨的为基础发展出来的不同种类!云南沾益的石炭纪地层中发现过裂口鲨的牙齿化石,昆明晚三叠纪地层中还发现过弓鲛的被刺化石。
裂口鲨和现代鲨鱼的口部区别恐龙最早出现在中生代的三叠纪,距今3亿年都不到,所以说鲨鱼跟恐龙比起来不过是个后来的小弟弟而已,不过与恐龙相比,也许鲨鱼在地球上天敌应该是远超恐龙的,比如:1.四亿年前的史前巨型鱼类,身长约10M,能轻易撕裂裂口鲨!2.沧龙:中生代海洋中最大的顶级掠食者,身长达到了21M,体重超过了40吨,强大撕咬能力,鲨鱼根本就不是对手!也许是恐龙生活的太安逸了,没有熬过白垩纪晚期的小行星撞击?其实并不是,恐龙也并不只是一个物种,恐龙一样有来自大自然的很多威胁,有时候它们的威胁来自另一个种类的恐龙,比如霸王龙等!但事实上是恐龙灭绝了,而鲨鱼生存了下来!果然是这样吗?其实这个问题似乎有个毛病,恐龙灭绝了是没错,但远古鲨鱼不一样灭绝了?真正从远古物种发展到现在的,比如蟑螂? *** ?鲎?还有腔棘鱼......其实还真不少,从真正意义上来说恐龙并没有灭绝,因为现代鸟类就起源于恐龙,但各位不要搞错了,无论是现代鸟类还是蝙蝠和当年的翼龙可没有任何关系哦!鸟类就是从小型兽脚类恐龙发展而来的!六千五百万年前的小行星撞击让全球生物都没有好日子过,陆地大型动物几乎灭绝殆尽,小型的对环境适应性良好的物种得以保存下来,当然这很简单,因为无法适应环境倒毙在进化路上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孔子鸟化石标本无论撞击地位与陆地还是海洋,在海洋中生存条件依然比陆地要好得多,因为陆地受到气候影响是非常显著的,而且迁徙异常困难,而相通的海洋则没有这个问题,鱼类洄游有生殖洄游,也有环境洄游,我们很难确定鱼类的洄游特征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捕食绝对是首要地位,跟着狩猎对象走才不会饿死!毁灭恐龙的小行星直径大约10KM,并不足以造成全球生物的彻底灭绝,无论在陆地和海洋依然保存了大量适应性比较强的物种!因此可以准确的说,从白垩纪晚期的这次事件中,恐龙和鲨鱼都有部分物种生存了下来,而且一直发展到现在,只不过恐龙模样变得有点大,各位只是不认识了,但其发展自恐龙却可以在化石链中找到证据,鸟类即使想否认都不行!毕竟它们没有像棒子那样随意修改历史的智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