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回答:1,车穀。
2,陶器容器。
3,房屋空间。
4,卫星空舱。
学习《道德经》第十一章,请你举出四个因为“无"而产生作用的物品。
先来看看《道德经》第十一章的原文: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通常的翻译是,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
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
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
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这一章旨在让人们去认识一切事物存在的“有”与“无”的关系。
着重让人认识“有”与“无”二者之间“无”的重要作用。
老子为我们举了制造车轮,制造陶器,制造房子三个生动的例子,其实这样的例子还很多。
第一个,空杯理论。
一位大学教授找南隐禅师学禅问道,神态却十分高傲。
南隐禅师一言不发,提起茶壶为他倒茶,茶水很快注满了茶杯,但禅师视若无睹,直至茶水四溢。
教授终于沉不住气了,说:“已经满了,大师!不要再倒了!”南隐禅师这才放下茶壶,注视着学者说:“你的心如同此杯,装满了你自己的思想。
你不先把它倒空,叫我如何对你说禅呢?”第二个,奇点大爆炸产生宇宙。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德经)。
我们的宇宙不仅从虚无中诞生。
而且直到现在,它的99%仍然是虚空。
也正是因为它有巨大的虚空,所以才能承载了无数的星球。
第三个,U盘。
这个不用多说了吧?“无"才能使它存储更多的东西。
最后一个,请想象一下一线城市中拥堵的道路。
只有“无"才能让道路通畅,而“有“,甚至是“大有",则让道路失去了作用。
不知以上四个例子,题主还满意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