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历史来看应当把昆曲丶徽剧和秦腔排进来。
如果按现在流行的情况,此三剧种就剔出去了,秦腔只有陕西和甘肃还流行,昆曲只有北京的北昆和上海的京昆还存在,徽剧只在皖南,观众亦寡矣。
按目前能进入前五的只有京剧丶评剧丶河南梆子丶越剧和黄梅戏。
京剧是吾国第一大剧种,历史从清乾隆年计快二百年了(一八四O年)京剧是徽调丶汉剧丶秦腔的结合发展起来的,如高拨子沅于徽调丶南梆子自源于梆子丶二簧源自汉剧等等。
京剧不但流行国内已到国际了,可以说是国剧。
京剧代表剧目有几百个,如《贵妃醉酒》丶《长板坡》丶《空城计》丶《龙凤呈祥》丶《三岔口》丶《闹天宫》等等。
京剧腔调分为西皮丶二簧,内又分导丶原丶慢丶快丶流水…等京剧代表人物太多了,国内外知名度高的如梅兰芳丶李少春丶程砚秋…。
二是评戏,原叫莲花落和崩崩,原在民国初期产地唐山地区滦县一带后下关东唱红李金顺,后又聚到天津如白玉霜丶爱莲君等再后新凤霞丶小白玉霜丶筱俊亭…五十年代评剧名角支援京丶东北丶西北丶河南等,长江以北几乎评剧占了半边天。
评剧过去主要是以才子佳人和近现代社会题材为主,如《王少安赶船》丶《珍珠衫》丶《打狗劝夫》丶《杨三姐告状》…等。
三是河南梆子现叫豫剧,是秦腔流入中原结合河南乡土风气,历史久远可能远于清代在明代时期,剧目多是历史题材和社会动态,如《叶含嫣》丶《花打朝》、《卷席筒。
主要分豫东和豫西调,代表人物陈素贞丶常香玉丶马金风丶崔兰田丶闫立品等等。
四是越剧,民国初产自浙江嵊县,原主要流行在浙沪一带后越剧名角支援外地,福建去了尹桂芳,江苏去了竺水招,天津去了裘爱花,兰州去了…等等,剧目多是才子佳人儿女情长,越剧过去无男主角一律是坤生坤旦。
代表物越剧十姐妹如袁雪芬丶徐玉兰丶王文娟丶尹桂芳等等。
五是黄梅调现叫黄梅戏,也是民国后产生,有说是湖北黄岗有说是安徽的安庆,剧目如《割猪草》丶《观灯》丶《天仙配》、《女附马》等,代表人物严凤英丶王少舫丶潘景莉等。
豫剧是唯一的全国性剧种,被称为国粹的京剧也做不到全国各省区都有演出剧团,豫剧做到了。
豫剧拥有及其庞大的专业演出团队和更大的群众基础,除了国营的院团,其民营剧团的规模也是别的剧种无法企及的。
代表剧目和名家名段太多了,河南卫视的梨园春不够下沉,不接地气,对河南戏曲的发展帮助不大。
评剧是流行于京津唐的地方剧种,前些年靠小白玉霜和赵丽蓉,这段时间靠张云雷和德云女孩。
二人转的拉场戏在东北应该算大剧种了,可能。
黄梅戏,我知道的,天仙配和女驸马。
昆曲和越剧汉剧,我很少听,只在央视戏曲频道见过。
川剧在电视电影里只剩下变脸了。
粤剧在以前的香港电影里能见到,因为洪金宝成龙刘德华都是学过粤剧的。
秦腔,被陕西人称为剧母的剧种。
说梨园行得名是因为唐明皇,就有了秦腔,呵呵,你们是忘了唐朝是谁建的了吗?李渊,梨园,会陕西话的念念。
再说秦腔的唱法,粗旷荒凉,根本不适合在室内演出,我就不信会有皇帝喜欢这种唱腔。
戏曲的源头是巫傩,是宗教的衍生品。
现在仍有古老的剧种还有这种功能,比如藏戏羌戏和目连戏。
戏曲发于乡间长在土里。
秦腔和大弦戏都一样是戏曲的原始形态,奉劝陕西人正确看待戏曲的发展,不要贬损别人,也别再自吹剧母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