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树的特点

梨树的特点,第1张

梨树的特点 梨树的树形主要有哪些?

梨树在不同树龄应该进行不同的整形修剪,下面介绍一下各个树龄的修剪方法:1.幼龄树这一时期修剪任务是整形,主要是选留和培养骨干枝。

(1)定干 定干高度一般60~70 cm,也有将定干高度定为40 cm的。

定干时,剪口要留7~8个饱满的芽,如不够定干高度,可离地面6~10 cm处短截,以便第2年重新定干。

(2)骨干枝的选留和培养 定干后第1年冬,选顶端直立的枝条作为中心干,逐年加以培养,如果枝条生长弱,可适当重剪。

树冠达到一定高度,具有数个固定主枝时,便可封顶落头。

为促进第1层主枝生长,中心干延伸时可采取换头弯曲上升,去强扶弱作中心干延长枝;定植苗1年后,如选留主枝的枝条不足3个时,可对中心干再行重剪,促使发枝,第2年冬选留方向和角度适合的枝条作为第1层主枝培养。

修剪时,为保持3主枝生长平衡,弱枝轻剪长放,养壮以后再缩剪,促发强枝。

同时要注意主枝的开张角度,若角度过小,2~3年生的梨树可采用拉、撑、拿、吊,4年以上的树可采用“里芽外蹬”、换头等方法。

(3)结果枝组的培养和修剪 结果枝组的配置应该上疏下密,外疏内密,下大上小。

培养枝组的方法一般有以下4种。

①先缩后放:枝条缓放拉平后可较快形成花芽或提高徒长枝的着果率,结果后回缩,培养成枝组。

对生长旺盛的树,可提早丰产。

②先截、后放、再缩:对当年生枝留17~20 cm以下短截,促使靠近骨干枝分枝后,再去强留弱,去直留斜,将留下枝缓放或强枝拉平缓放,再逐年控制回缩成为大中型枝组。

③改造辅养枝或临时性骨干枝:随着树冠扩大,大枝过多时,可将辅养枝或临时性骨干枝缩剪,控制并改造成为大中型枝组。

④短枝型修剪法:将生长枝于冬季在基部潜伏芽处重短截,翌年抽梢如仍过强,则于新梢长30 cm以下部位,再用同样的方法重短截,直到形成1个中小型枝组。

2.初果期 (1)骨架枝的整形培育 培育树架时要求尽量实现“3大枝开心形”,但也要从实际出发,因树修剪,随枝整形,加速完成骨干枝的培育。

随各大主枝的不断延伸,要及时选留副主枝。

离主枝基部60 cm处一侧留第1副主枝,夹角50°,距第1副主枝外侧30 cm再选留第2副主枝,夹角60°。

不同主枝的副主枝之间间隔80~100 cm。

各主枝的第1副主枝或第2副主枝要求顺同一方向选留。

主枝延长枝一般剪除当年生长量的1/3,以保持一定的生长势,留里芽,剪口以芽尖相平、朝外呈45°。

(2)非骨干枝的修剪非骨干枝中有一些徒长枝、背上枝、竞争枝等,往往影响骨干枝的生长,扰乱树形。

这类枝条一般应从基部剪除。

中下部有空间部位的地方可适当选留拉平,缓和树势,促使形成花芽。

在幼年树和初结果树期间,应选好过渡性枝条,拉枝培育为辅养枝。

结果枝的选留在主、副枝两侧,一般间隔30~40 cm,培养一个单轴结果枝。

除中长结果枝外,还可利用生长发育枝,拉成70°~80°,缓势成花结果。

也可利用空间,把徒长枝、竞争枝、背上枝剪除后的虎口芽,在7~8月拉枝培育成结果枝。

(3)加强枝组的培养 枝组分为大、中、小3种,小型枝组有2~5个分枝,中型枝组有6~15个分枝,大型枝组有15个以上分枝。

枝组由1年生枝经过缓放、短截等修剪过程培养而成。

如培养大型枝组,对强发育枝、徒长枝,要在饱满芽处短截,翌年还要正常短截,使之继续分枝,扩大体积;对中型枝组,在饱满芽处打头,翌年延长枝短截,促生分枝,其余长放或去强留弱,使其迅速分化花芽;对小型枝组,可轻短截或不动。

3.盛果期 (1)调整树冠骨架,保持中庸树势 对中等健壮的梨树,一般不动较大的手术,通过枝组的轮替复壮和外围枝的短截,保持地上部分均衡生长,维持中庸的树势。

对树势较弱的梨树,采用多截少放,重缩轻疏,去弱留强。

花量大的年份,注重疏花疏果。

对强树强枝则用相反的方法予以缓势,并加强生长期间的修剪。

(2)调控树冠改善光照 对外围枝发生过多的要轻截外围枝,增加缓放,适当疏枝,使生长势缓和。

对枝条过密的树,区别情况逐年疏除。

引进斜射光,疏除下部裙枝、拖地枝、过密枝,解决反射光。

对无生存空间的辅养枝逐步回缩,由大变小,由长变短,逐步疏除。

将前部强枝、重叠枝及背上直立枝、不适宜的大枝压缩改造,前稀后密,促进后部光照和枝组复壮。

(3)更新复壮枝组 对幼龄结果枝组,有发展空间的,留有带头枝向有空间的方向发展;前强后弱的缓前壮后,长放前端枝,让前端先结果,短截后部分枝,促新生分枝,作为回缩后的预备枝;生长较弱的抑前促后,疏除前端旺枝,以弱枝带头,后部枝不截,培养成花。

对中期结果枝组,要维持枝势稳定健壮,培养结果枝、成花枝、预备枝各占1/3。

当枝组衰弱时,及时短截后半部的分枝,疏除过多花朵。

对后期结果枝组,要回缩枝轴至壮枝壮芽处,由长变短,然后疏除枝组内弱枝和过量花芽,选壮枝带头,中截促长更新。

对短果枝群的修剪,必须细致疏剪、回缩,防止分枝太多过密,保留健壮的短枝,做到去弱留强、去上留斜、去远留近,以维持结果枝群体的健壮。

4.衰老期 梨树进入衰老期后,树势逐年减弱,内膛出现空秃,叶幕层薄,生长量逐年减少。

主要表现在树冠外围枝条生长势弱,抽生新梢很少,骨干枝光秃,结果枝细弱,结果不良,产量下降,枯枝明显增加。

这一时期在加强充足肥水管理的基础上,修剪的主要任务是更新复壮,增强树势,延缓骨干枝的衰老死亡。

(1)深翻施肥,复壮更新根系 秋冬季通过梨园深翻,切断部分老根,然后重施基肥促发新根,增强根系吸收功能,但注意不可使根部受伤过重。

早春及花后及时追肥、灌水,促发健壮枝条。

(2)调节好复壮与结果关系 地下部分增加养分供应,地上部分减少营养消耗,剪去过密枝及过多短果枝,充分利用短截,少留花芽,减少树体营养消耗,促进萌发健壮新枝,充分利用枝叶积累养分。

同时要控制花果量,回缩骨干枝、外围枝和枝组,调节好结果和树体复壮的关系。

树势极度衰弱,主、侧枝抽生短枝生长势很弱,甚至不能抽生新枝,这种情况回缩要重,缩剪到2~3年生枝段上,选用向上生长的壮枝作带头枝,并在饱满芽处短截,以恢复主、侧枝的生长势。

(3)骨干枝的更新 骨干枝更新应从上层开始,然后是下层。

更新前应停止刮树皮2~3年,因为刮树皮时可能把潜伏芽刮掉,影响发新枝。

更新回缩大枝时,应回缩到有良好分枝处,待长出新梢时再调整方位。

如果有可利用的徒长枝和背上直立枝,配合大枝更新,尽可能加以利用,培养成新的树冠。

内膛骨干枝上枝组死亡,出现大面积光秃时,可用皮下接、腹接的补接方法嫁接新的品种。

(4)枝组回缩复壮 衰老树的结果枝组延长头,多因结果过量而下垂,或先端衰弱无力,这样的枝组要重回缩到有良好分枝处,才能起到复壮作用。

回缩更新下垂枝和结果枝,应由上而下、由外往里逐年回缩,不可 *** 之过急。

下垂枝的背弯处,如有萌蘖枝,可加以培养并在其前端进行回缩;在伤口部位萌发的枝,也可以适当加以利用。

(5)充分利用徒长枝 利用徒长枝代替结果枝组,形成大、中、小枝组。

在原枝组衰退的情况下,在适当的位置选留徒长枝,缩剪原枝组,采用边回缩边培育,原枝组回缩完,新枝组也培育成了,占领了原枝组的空间。

对这样的徒长枝先长放或适当轻剪,使其形成花芽结果,结果后再逐步回缩,降低发枝部位,再通过去弱留强、甩放等措施形成中、短果枝群和结果枝组。

对树冠不完整、缺枝少杈的衰老树,可利用徒长枝培育新的树冠。

对徒长枝应适当偏重短截,刺激其多发枝、发强枝。

徒长枝上的二次枝要尽量保留作侧枝,并对其中截,促进继续发生健壮分枝。

经过2~3年的生长培育,扩大分枝范围和叶面积,再有计划地逐步开张角度,代替原主枝枯萎造成的空白,使缺损的树冠重新得到恢复。

梨树采用的树形与它的枝干生长特性有关系。

尽管梨树各品种生长特性有一定差异,但总体特性一是梨树干性强,幼树的离心生长特别明显,成枝能力差,萌芽能力强;二是新梢一般除先端二、三个芽抽发为枝条外,其余下部各芽可以萌发比较多的短枝;三是树冠层形明显;四是先开花后展叶或花叶同时开放,同一花序的外围花先开放。

我国梨树栽培区通常见到的树形有以下三种:第一种,多主干自然圆头形:这种树形在华北各地常见,其树冠结构为,主干比较高,没有中央领导干,在主干顶部有五、六个大主枝,向周围开展,各个主枝自然斜向伸展,在主枝的旁侧再形成二、三级枝条,整个树冠为稍下垂形。

这种树形的特点是,主枝不分层,通风透光差,内膛容易秃光,树体虽然大,但有效结果面积比较小,结果的位置通常在树冠外围。

第二种,多主干开心形:由于这种树形的主干多少不同,又叫“三挺身”或“四挺身”。

树冠结构为,主干比较矮,有主枝三、四个,斜立向外,斜开角度在30-40度之间,这就构成树冠的骨干枝;在骨干枝上再向外生长二级侧枝,通常为水平向外错落伸展共有三、四层,就构成一个空心的半圆形。

这种树形的特点是,通风透光好,内膛小枝不容易早枯,结果部位比较多,树冠结构紧凑,抗风力强;缺点是树冠成形晚,结果比较迟。

第三种,疏散分层形:这种树形通常在新建立的梨树果园采用。

树冠结构为,主干低,有中央领导干,以干为轴,有主枝4-5层;第一次主枝三到四个,第二层二个,以上各一个;每层间距离,下层比较多,向上逐渐变小;在各主枝上再生长二、三级枝条。

这种树形的特点是,树冠形成比较容易,结果比较早,能够通风透光和内外结果,整个树冠比较紧凑。

但由于有些品种的枝条直立性很强,不容易整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23335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7
下一篇 2022-10-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