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后和小时候的感悟

长大后和小时候的感悟,第1张

长大后和小时候的感悟 读高尔基的《海燕》,小时候和长大后的感受是不同的,为什么?

读书,不同的阅历,不同的经历,不同的年纪,对同一本书的理解绝对不同。

少年时读《海燕》,只惊叹于文笔的优美,想象力的丰富,和读起来朗朗上口的咏叹气势。

长大后品《海燕》,每读一遍,便会有新的收获,新的感悟,新的思索。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特点,也都有特定的记录方式,文学是最好的表现形式之一。

《海燕》以其磅礴的气势,逼真的描摹,战斗的呐喊,前进的呼号。

表面上是对暴风雨来临前的描写和咏叹,实际上是对俄国十月革命即将到来的祈盼,是对新社会即将代替旧社会的希冀。

综合运用象征、比拟、拟人、对比的修辞手法,是散文和散文诗惯常的方式,在《海燕》里得到最好的体现。

记得禅学里有一句: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这就是原因。

在中学时代,语文学习过《海燕》一文。

40多年过去了,但《海燕》这篇文章,在脑海里还有很深的印象。

小时候和现在,由于阅历,时代,经历都不同,想法不同了,再读这篇课文感受也不同了。

《海燕》是俄国作家高尔基创作的一篇散文诗,它描绘了海燕面临狂风暴雨和波涛汹涌的大海的壮丽场景。

高尔基通过对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际勇敢形象的描写,深刻地反映了俄国革命前夕急剧发展的革命形势,热情歌颂了无产阶级革命先驱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预言黑暗统治必然崩溃,预示无产阶级革命即将到来,并取得胜利的前景。

号召广大劳动人民积极行动起来,去迎接伟大的革命斗争。

《海燕》体现了诗人革命浪漫主义的特征。

作者以宏伟壮丽的大自然作背景,塑造了海燕这个"高傲的,黑色的精灵"的艺术形象。

表现了作者具有鲜明的革命浪漫主义特点。

他把诗与散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同时表现了作者气势磅礴的浓重情感,给广大读者留下了极大的艺术魅力!"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小时读这篇课文,只感受海燕搏击海浪,在大海的上空高傲的飞翔,只知道海燕很顽强。

而现在读来,感到了作者的艺术感染力,感到海燕不只是海燕,而是作者的艺术形象,预示革命的暴风雨即将席卷全球,广大劳动人民将积极的参与到革命中来,与黑暗势力做不懈的斗争,直到革命取得全面胜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23545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7
下一篇 2022-10-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