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勇军进行曲作曲者

义勇军进行曲作曲者,第1张

义勇军进行曲作曲者 从专业的角度来看,《义勇军进行曲》的编曲水平如何?

一个只唱过歌、甚至是也学习过歌曲创作的人,不一定就有资格去评价一个音乐家的水平,就像一个上过大学的人并不就有资格去评价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一样,所以有资格评价的人不多。

我只知道,《义勇军进行曲》是全国第一届政协会议上那么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大师和各界代表共同欣赏和推举的,是全国人民最喜爱的歌曲,也是全世界堪与法国的《马赛曲》等名曲相媲美的国歌。

从道德和法律角度上来讲,作为国歌,我们每个公民都应该高度尊重。

怀疑、非议、侮辱国歌、国旗、国徽都是违法的。

从专业的角度来看,我以为探讨《义勇军进行曲》的“作曲”水平如何,比“编曲“水平如何更有意义?!“作曲“与“编曲“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其含义具有根本的区别:1.作曲是由歌词到歌(乐)曲的一种“创作”的过程。

编曲是在作品创作完成之后,对作品创作的主旋律进行乐器种类的选择与搭配、和弦的编配等等的一种“ *** 作“过程。

2.作曲实现了由歌词到歌(乐)曲的飞跃。

编曲是对创作完成的作品进行的锦上添花的一种编配。

3.作曲独立于编曲之前完成作品的创作。

编曲 *** 作于作曲之后,必须以创作完成的作品为基础,没有作曲就没有编曲。

4.一般而言,作曲家大多可以进行编曲。

编曲者不一定全部都能创作出作品。

由此可见,“作曲“与“编曲二者之间是“源”与“流”、“本”与“木”的关系。

《义勇军进行曲》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

诞生于抗日战争年代!是聂耳为上海电影公司拍摄的影片《风云儿女》所谱写的原创主题歌!1949年9月27日,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一致通过,确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代国歌。

在《义勇军进行曲》中,曲作者聂耳采用了大调式的分解主和弦的上行跳跃的旋律,进行曲式的2/4节拍,稍快的速度,曲中三连音的运用,密切配合歌词,形成了慷慨激昂的情感。

要看到,《义勇军进行曲》之所以被选定为代国歌,完全是由曲作者创作的旋律所决定的!而与作品完成后演奏乐器种类的选择与搭配、和弦的配置等 *** 作,没有直接的关联!就是说,即便没经过“配器(编曲)”这一道工序,采用任意种类的乐器演奏,或者人声演唱单一声部的主旋律,都会是慷慨激昂的情感!只不过经过“编曲”,加入了和弦之后,音响效果更加丰满而已。

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去从源头上探讨歌曲创作者的“作曲”水平如何,而非要去探讨什么“编曲”水平如何?岂非舍本逐末?这里存在两种可能性:1.题主不了解“作曲”与“编曲”这二者根本不同的功能,把二者混为一谈了。

2.由于笔误,误把“作曲”错打成了“编曲”。

通过以上“作曲“与“编曲“的对比,可以明显的看出来,二者具有完全不同的功能!因此,不论出于什么原因,提问中的“编曲”,都应该改为“作曲”,才符合最基本的逻辑关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23874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7
下一篇 2022-10-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