殉国

殉国,第1张

殉国 清朝灭亡时,有哪些人选择殉国

清朝灭亡之后,还是有一些选择殉国的大臣的,虽然比较少。

说三个吧:松寿,满洲正白旗人,清亡时为闽浙总督。

《清史稿》对他的评价是“律己以廉,临下以宽”。

武昌起义后,各地新军都举旗响应,福建的新军也不例外。

新军要求闽浙总督松寿交出驻防军械,松寿拒绝,反而组织了一支旗军对抗革命党和新军,最后被击溃,忧愤之下选择了吞金自杀。

上图就是松寿。

朴寿,满洲镶黄旗人。

光绪末年官至福州将军,负责整理旗务,训练军队。

武昌起义以后率领旗军和新军作战,兵败被俘,被肢解弃尸山中。

文瑞,满洲镶红旗人,钮钴禄氏。

清末是西安将军。

和朴寿一样,也是率领西安的旗军和新军激战,当时战斗十分激烈,旗军d尽粮绝,坚持巷战。

当时儿子劝他出城逃命,文瑞说“吾为统兵大员,有职守不能戡乱,重负君恩,惟有死耳。

”随后口述遗嘱,让儿子记录下来,整理衣冠投井而死。

和南宋灭亡时的陆秀夫、文天祥,明朝灭亡时的崇祯、史可法等相比,清朝灭亡后选择殉国的人,不管是人数和知名度都相差甚远。

个人看来,一方面是因为清朝灭亡过快,4个月内土崩瓦解。

另外也是因为已经步入近代,思想开化,认同“愚忠殉国”的人并没有那么多。

当然,也有很多人是不承认民国政权的,在清朝灭亡之后以“清遗民”自居。

其中不乏康有为、严复、王国维、郑孝胥等文化名人。

说明当时不认同民国政权,的确是很大一部分人的共识。

关于遗民的心态和生活方式,是个特别有意思的研究话题,台湾青年学者林志宏著有一本《民国乃敌国也》,研究了几百位遗民的生平资料,感兴趣可以找来看看。

以上。

与宋明灭时,大批宗室、遗民同朝廷一起殉国相比,清朝灭亡时,为其殉国的人太少了。

这不是我说的,而是清朝遗民编写的《清史稿》,殉国之人寥寥无几,被大书特书的几个人,还都是县令级别的小官。

官交大殉国的人中有个人叫冯汝骙,时任江西巡抚。

武昌起义震惊全国,南昌军也遥相呼应,于是胁迫冯汝骙做新军都督,参加革命,被其一口拒绝。

新军觉得这位巡抚大人是个好官,也没有勉强,便把他放了,冯汝骙自知大清将亡,服药自尽。

同样是少数民族政权,相比元朝,满清的殉国的宗室和大臣都少的尴尬,《元史》中记载的国灭殉国的人不在少数,且大多身居高位。

为了防止这种尴尬,遗老们搜罗了大批清朝灭亡时殉国的人,可是记录下来的竟然大多都是“被动殉国”的,比如一些外放的满人官员,革命党完全没有给他们投降的选项,而是一q击毙,这也被算成了“殉国”。

辛亥革命时,西安的满城出现过一次屠城事件,而《清史稿》里“为国殉难”的成员里,西安被杀者占了几乎半壁。

宗室、八旗更是夹起尾巴做人,主动改汉姓。

宗室里殉国的有一个人叫爱新觉罗·德祜,是凤翔知府,西安兵变时,组织团练守城。

然而,革命党的势头强劲,部下簇拥德祜逃走,但这位宗室大义凛然的拒绝说道:“此吾死所,尚何避为?”这是国破时爱新觉罗家最后的血性。

革命党很快攻破城池,向全城喊到:“知府满人,且宗室,宜速杀之!”德祜殉国,我认为这是一个真正殉国的人,自他后,宗室再无一个血性殉国之人。

所以那个号称是雍正后人,天天穿龙袍的那个货色,你就感谢自己生在兼容并包的新社会吧。

清朝延续了近三百年,在灭亡时,誓死保卫以身殉国的人却寥寥无几,着实有些可悲。

究其原因,可能和宋明时,君臣关系仅是君臣关系。

关系处在“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的基础之上,所以国灭,大臣百姓有由衷的悲愤,因此以身殉国者多。

再观满清,君臣关系已经演化成主奴关系,主子一亡,那么奴才们不作鸟兽散,投靠新主又会怎么样呢?因此,满清覆灭,殉国之人寥寥无几也就不奇怪了。

关注明离子,看更多历史故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24079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7
下一篇 2022-10-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