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爱新觉罗·良弼?

如何评价爱新觉罗·良弼?,第1张

清朝灭亡之时,有个叫良弼的大臣,袁世凯和革命党都想把他杀掉。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良弼的九世祖巴雅喇是努尔哈赤的幼弟,也是满清开国功勋。可以说,良弼是根正苗红的宗室子弟。然而,在满清统一中原后,由于七世祖巩阿岱亲附于摄政王多尔衮。在多尔衮病逝后,顺治帝对多尔衮的势力进行了残酷的打压,巩阿岱也因为是其党羽,被削爵革职幽禁,其家族也被开除玉牒,贬为庶民。直到嘉庆四年,嘉庆帝亲政后,才恢复了良弼这一支的宗籍,并予以重用。

良弼出生于光绪三年。虽说此时的清政府已经千疮百孔,但身为皇亲贵胄的他,却依然靠着显贵的身份,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说起来,清朝的这些宗室子弟,他们世代都依靠先祖的荫庇,过着无功受禄的生活。这些宗室子弟除了吃喝玩乐,根本吃不得一点苦。但良弼却和这些宗室子弟不同,他自幼勤学好读。看到清王朝饱受内忧外患,他强烈地希望能通过读书改良社会。

甲午战败后,清政府开始重视洋务运动。在“以夷之长治夷”的策略下,清政府有计划地输送成绩优异的学生出国留学。留学,在皇亲贵胄们看来,自然是非常苦的事情。所以就算他们肯去,也不过是在异国他乡游山玩水。但良弼却认真读书,后来还转学到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现代化的军事管理,和武器战备等专业知识,以期回国训练一支能抵御外敌的军队。光绪二十九年,在国外苦学6年的良弼学成归国。

当时,朝廷正大力推选新政,组建新军。良弼被安排到练兵处任职。次年,由于良弼能力突出,袁世凯把他揽到麾下,让他担任陆军第八标统带官。良弼在训练新军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知识,他为清政府培养了不少优秀的军事人才。对此,《清史稿》上给予了他很高的评价,说他“改军制,练新军,立军学,良弼皆主其谋”。

不过,良弼虽有才干,却一直未得清政府重用。直到慈禧去世的那年,他才被升为禁卫军训练大臣。既是宗室贵胄,又很有才干,为什么良弼的升迁之路,却如此艰难呢?说起来,这就得说到良弼的性格了。良弼由于有才干,为人“刚果有骨气,颇自负”, 再加上他看不惯权贵们的种种劣迹,因此少与其往来。而这些权贵又颇忌惮他的才华,自然谁也不会举荐他,这就是良弼不得重用的原因之一。

此外,良弼还是个敢于执言的人。光绪帝去世后,慈禧把才3岁的溥仪立为皇帝。良弼认为,此时清王朝已是岌岌可危,应该让宗室中有才干的人来做皇帝,因此他极力反对。但由于位卑言微,他说也是白说,反而让摄政王载沣对他颇为不满。所以,在溥仪继位后,良弼依然没有机会飞黄腾达。

宣统三年,辛亥革命爆发。在这紧要关头,载沣急命陆军大臣荫昌率北洋新军前往镇压。北洋新军是袁世凯一手训练出来的,所以他们根本不听调遣。此时,各地纷纷响应,宣告独立。这失控的形势,让载沣更加有心无力,不知如何应对。良弼见清王朝命将休矣,忧心如焚,多次请求由他去平定叛乱。然而,庆亲王奕劻收了袁世凯贿赂,因此极力反对。

并在载沣面前说,良弼不过是“黄品孺子,纸上谈兵”。载沣眼看无力收拾局面,只得听从奕劻等人的建议,请当初被他赶回河南老家的袁世凯出来主持政局。而他也因此心灰意冷,辞去了摄政王的职务。没想到袁世凯把持政权后,却加剧了清王朝的灭亡。他利用手中的军政大权,与革命党达成“瓦解清政府权力即任大总统”的条件后,软硬兼施,逼迫溥仪逊位

良弼不愿意清王朝就此葬送。悲愤之中,他利用自己在军中的影响,组织了一批忠于清政府的人,成立了捍卫清王朝政权的“宗社党”。同时,良弼还给袁世凯送了一封信,表示袁世凯若想断送清王朝政权,他就绝不会容忍。哪怕和袁世凯同归于尽,也在所不惜。

良弼的行为,一方面给袁世凯对清廷的逼宫带来了阻力;另一方面,革命军为早日推翻清政府,也把良弼视为眼中钉。这样一来,良弼就成了革命军暗杀的对象。1912年1月26日,一个叫彭家珍的革命党潜伏在良弼家门口,在良弼回家的时候,向他投掷炸d。当时,良弼被炸断了左腿,而彭家珍却被d片击中后脑勺,当场毙命。本来,良弼由于医治及时,在截肢后,他的情况有所缓解。

然而仅过了两日,却突然病情恶化,最终不治身亡。良弼去世后,朝中再无人敢反对共和,一些皇亲贵胄和王公大臣们更是吓得逃往异地。既然没有了障碍,袁世凯很快说服了隆裕太后。所以在良弼去世仅10天,隆裕太后便颁布了《退位诏书》。延续了200多年的清王朝,也随之落下了帷幕。(参考史料:《清史稿》等)

历史总有传奇在,有的让人惊叹,有的让人唏嘘,还有的传奇,则会让人五味俱全,如鲠在喉,却又不知说些什么……

公元1877年的一天,已故大学士伊里布家,传来了婴儿的啼哭,一位男孩出生了,他便是爱新觉罗. 良弼。跟其他八旗子弟一样,良弼的童年无忧无虑,衣食丰盛,但他却又跟别的八旗子弟不一样,因为良弼自幼就非常喜欢读书。

可惜,这个家族却随着良弼父亲的去世,不可避免的衰败了下来。哪料这一切,却更刺激了良弼求学之心。公元1899年,良弼自费去了日本留学。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对于衰败的良弼家来言,实在有些难以承受。

很快,良弼自费留学这事,就惊动了张之洞,一个电报发到了驻日公使的手里,上面只有一行字:良弼留学的一切费用,由你们资助!

有句话叫:书非借不能读也。当其他留学日本的八旗公子,放荡形骸,把留学当成游乐时,良弼却在玩命学习。他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同时更有一份雄心在心底燃烧,更要改变大清的命运!

就这样当良弼学成归国后,恰好遇到施行新政, *** 练新军。良弼这位根正苗红的大清八旗子弟,顺理成章的飙升而起,以至于连袁世凯都侧面,认为他是自己最强悍的对手。果然,良弼没有让任何人失望,新式的军事教育体系,大多是在他创建的。

良弼终于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这更坚定了他改变清廷命运的理想。但可惜他却忘了,清廷之殇,非一人可变,哪怕有再大的才华,再远志向,也无法改变这种千疮百孔,风雨飘摇的局面。

公元1911年,武昌的q声响起!大清朝野震动,人人自危,但良弼却大怒:谁敢动我祖宗基业,谁就是我的敌人!于是良弼找到了庆亲王奕劻,慷慨陈词要求领兵前去平叛。

奕劻却冷眼看着良弼,说:“你是认真的吗?”

良弼点头,刚要再表雄心壮志,哪料奕劻却站起了身,说道:“黄口孺子,纸上谈兵!”跟着走来盯着良弼,“你哪里也不要去,就在京城,就这么定了!”

良弼垂头丧气地走出亲王府,一声长叹。如今这局面都是汉臣所致,我就不明白,为何却还是那么重用袁世凯?良弼在追问,但没人回答他,虽奕劻知道。

因为庆亲王奕劻已跟摄政王载沣,也就是当今皇上溥仪的生父,商量过了:放眼整个八旗子弟圈,真正能指望上的还是良弼。他断不可离开京城,不然一旦发生什么意外,谁来保卫京都,保护咱们呢?

这其实,就是当时清廷的窘迫,八旗子弟绝大多数不成器,唯有汉臣能担当,却又用着不放心。所以关系到身家性命这等大事,自然要交给良弼这样的“自己人”。

但所有人都错了,形势发展得出乎预料,一天一变。这天,良弼突然接到一则消息,袁世凯正在逼迫清帝溥仪退位,终结大清两百多年的天下。良弼悲愤不已,为了阻止这悲剧发生,便开始组建 “宗社党”。

同时,良弼也派人给袁世凯送去了一封信,上面有这样一句话:欲将我朝天下断送汉人,我辈决不容忍,愿与阁下同归于尽!

良弼的行动,很快引起了各股反清势力的注意,于是“恩铭、端方、铁良和良弼”便都登上了“必杀名单”之中。由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而彭家珍则自告奋勇,前来刺杀良弼。

公元1912年1月26日,彭家珍身穿军服的人来到金台宾馆,拿出崇恭的名片,言称:自己就是崇恭,前来拜见良弼,有紧急军务汇报。崇恭是良弼的心腹,远在沈阳。京城里很少有人见过,却都知道他,自然无人怀疑。

就这样彭家珍顺利进入了良弼府,当良弼听闻崇恭前来后,以为沈阳那里也发生了什么大事,急忙驱车赶回,刚一下车就发觉不妙,因为来人身材矮小,而崇恭却是魁梧之人。可惜一切都晚了,彭家珍抬手就是一枚炸d扔来……巨大的爆炸声,震动了整个朝野。

彭家珍当场壮烈牺牲,而良弼则被炸成了重伤,三天后(公元1912年1月29日)不治身亡。临死前,良弼用尽最后的力气,大喊道:“今我死,清室亦亡,刺我者,真知我者也!”

随着良弼之死,清廷最后的依靠,也就轰然倒塌。在他死后的第14天,即公元1912年2月12日,清帝溥仪,宣布退位,清朝随之灭亡……

说到良弼其实就是指的清朝时期的爱新觉罗.良弼了,但是他很多悲惨,话说他的死给清朝当时带来了非常大的打击了,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爱新觉罗.良弼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呢?下面我们不防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

公元1912年1月26日的晚上,同盟会京津保支部的杀手彭家珍来到了北京光明殿胡同的一所住宅门口,这时候从胡同口的驶来了一辆马车,一位身着清朝军服的男子刚从马车上下来,彭家珍立即扔出了手中的sld把那名男子炸成重伤,而彭家珍也因为被d片击中头部而牺牲。

那名被刺的男子就是号称清末满洲五虎的爱新觉罗·良弼,他一手创建了宗社党,良弼被彭家珍炸伤了双腿,在两天后就伤重去世,良弼之死给清政府的打击非常大,他去世后十余天,清廷便宣布退位。

良弼1877年出生于四川成都,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弟弟巴雅喇的八世孙,巴雅喇的儿子后来因为依附多尔衮而被消爵,直到嘉庆四年才被恢复宗室,重新赐予他们红带子。

在光绪二十五年的时候,良弼赴日留学,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从学校毕业后便回国为清廷效力,因为良弼性格刚正并且很有治军才能,和那些喜欢提笼遛鸟的八旗子弟截然不同,是满人中的骁楚,因此受到了清政府的重用,在官场生涯中一路节节高升。

辛亥革命爆发之后,良弼等皇亲国戚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并在1912年1月12日成立宗社党,以溥伟、载涛和铁良等贵族子弟以主要骨干,并推举良弼为宗社党领袖。

那些贵族子弟建立宗社党的主要目的就是对抗辛亥革命,他们反对南北议和和清帝逊位,是不折不扣的“保皇党”。

除此之外,良弼等人还主张主张罢黜袁世凯,并拉拢了一帮忠于清政府的士兵,让铁良担任总司令,力图与南方的革命军抗衡。

当时的宗社党成员确实给袁世凯的“逼宫”带来了很多阻力,他们坚持反对清帝逊位,并且对袁世凯带有深深的敌意,在一次商讨是否退位的御前会议中,宗社党骨干溥伟还发表了了:“臣等宁决死殉国,不服共和。”的过激言论,让当时清朝的实际掌权者隆裕太后很为难。

良弼因为从军多年,并且颇有才干,他无论是在军中还是在清廷中,势力不在袁世凯之下,是当时唯一可以和袁世凯抗衡的贵族子弟,袁世凯对他也十分忌惮。

但是随着良弼被刺身亡,宗社党群龙无首,溥伟和铁良等人根本无法和袁世凯抗衡。

据说良弼在伤重去世之时还留下了一段感慨之言,他在临死前曾叹息道:“炸我者,英雄也。我死,大清遂亡!”

后来良弼临死前的预言果真实现了,在袁世凯的一步步“逼宫”下,良弼去世仅仅十余天后,清政府便颁发了退位诏书,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就这样结束了。

扩展阅读:

良弼是清王朝的最后一匹良驹,人生结局却带着血色的悲凉

1912年1月26日,农历辛亥年腊月初八。是日深夜,北京红罗厂附近已进入梦乡的人们,被一声猛烈的爆炸声惊醒。爆炸发生在清宗社党领袖良弼宅第门前,掷出炸d的革命党人彭家珍当场牺牲。良弼被炸断左腿,抢救两日后于29日去世。那么宗社党是个什么组织呢?良弼是谁?

清宗社党就是良弼与溥伟、铁良等人在1912年1月12日组织“君主立宪维持会”,主要由由清室贵族组成,俗称“宗社党”。他们的目的是反对南北议和与清帝逊位,想挽大厦于将倾。同盟会杀手彭家珍炸死良弼后,在京满族权贵惶恐不安,2月12日,清宣统帝宣布逊位,宗社党遂告解散。

良弼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幼弟贝勒巴雅喇八世孙。祖上原系宗室,顺治年间七世祖巩阿岱(贝子拜音图之弟)以附睿亲王多尔衮故,被削爵、幽禁、黜宗室,直到嘉庆四年始命复宗籍,赐红带子。早年丧父,与母亲杭阿坦氏相依为命,从小接受正统的忠孝伦尚教育,侍母极孝。

良弼22岁留学日本,入士官学校步兵科。毕业回国后,入练兵处,旋充陆军部军学司监督副使升司长。禁卫军成立,任第一协统领兼镶白旗都统。以知兵自诩,他参与清廷改军制,练新军,立军学,尤注意延揽军事人才,与铁良等被称为清季干将。被称为清王朝的最后一匹良驹。

清朝末年,革命风起云涌之时,良弼竭力宣传、推动君主立宪。在1911年3月,广州将军孚琦被革命党人温生才炸死时,良弼忧心忡忡地说:“长此不变,祸在眉睫。”提出要释放被关押的革命党人,开国会,尽快实行君主立宪等,以消弭革命风潮。

时间不等人啊,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就爆发了,良弼既反对起用袁世凯,又反对革命,冀图“以立宪弥革命,图救大局”十一月,袁世凯进京出任内阁总理大臣,调冯国璋任禁卫军统制,良弼被夺去统领禁卫军实权十二月,授军谘府军谘使,兼镶白旗汉军副都统。次年初,又联络一帮贵族组织君主立宪维持会,十几天以后就遇刺了,因为革命党认为良弼成了革命道路上的拦路石了,遂被选为暗杀目标。

金梁《光宣小记》对良弼给予这样的评价,“权贵皆畏葸无远志,君以一身撑拄其间”。然大厦将倾,非一木可支。良弼死后,“亲贵丧胆,逊位议定。呜呼,君其瞑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584071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4
下一篇 2023-02-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