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道元是什么朝代的

郦道元是什么朝代的,第1张

郦道元是什么朝代的 晋祠最早建于哪个朝代?在郦道元之前还有谁描述过?

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原名为晋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后被追封为晋王)及母后邑姜后而建。

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园林,为晋国宗祠。

祠内有几十座古建筑,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特色。

晋祠具体的建造年代,有人说建造于北魏年间,我认为是不对的,据史料记载,“东汉汉安三年(144年),太原地震,波及晋祠。

”这说明,晋祠的建造时间不晚于东汉。

我们再来看下面的文字: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周成王姬诵封胞弟姬虞于唐,称唐叔虞。

其封地在今山西翼城,后来叔虞宗族的一支迁至晋阳,在悬瓮山麓晋水发源处建祠宇,称唐叔虞祠。

虞的儿子燮因境内有晋水,改国号晋。

通过文字可知,应是先有唐叔虞祠,后有晋国,唐叔虞祠的名称沿用了1500年,一直到北魏时才改称晋祠。

晋国建立与公元前1033年,由此可以推算出,晋祠的修建年代应该在公元前1099年---公元前1033年之间。

至今还没发现有哪位名人早于郦道元描写过晋祠。

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原名为晋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后被追封为晋王)及母后邑姜后而建。

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园林,为晋国宗祠。

晋祠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园林了。

它对于太原的意义相当于故宫之于北京。

现在的晋祠是在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年—983年),宋太宗赵光义在晋祠原址之上扩展而来的,目前占地十公顷。

有祠堂、殿宇、寺庙、道观等各类古建筑近百座。

宋、元、明、清代代不绝,殿、堂、亭、台、楼、阁、桥、榭样样俱全,堪称古建筑的博物馆。

新中国建国后经三次扩建,又经多次内部修整完善,展现为现在的模样。

2003年,在太原建城2500年之际,进行了内部环境整治,拆除了不协调建筑,园内中心地带塑“龙兴晋阳”历史群雕(即唐太宗李世民及其勋臣长孙无忌、尉迟敬德、魏征、李勣、马周等功臣群雕。

李世民率群臣起兵太原,克关中,取长安,灭隋建唐,战功赫赫,声名远播,雕塑高6.99米,宽9 .5米,重2500公斤,时为太原市最大的青铜雕塑)。

北魏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说,“昔智伯遏晋水灌晋阳,其川上朔,后人蓄以为沼。

沼西枕山际水,有唐叔虞祠。

” 隋末李渊据晋阳而得天下,晋阳也被视为唐帝国的龙兴之地,国号「唐」便来源于此处的古唐国,李氏对唐叔虞也多有感念。

李世民随父亲起兵时就在唐叔虞祠祭拜誓盟,贞观二十年,太宗远征高丽回途之时在晋阳休养,时隔多年再次来到晋祠,回想起自己从戎马疆场到帝国初成的岁月,不禁感慨万千,挥笔写下《晋祠之铭并序》,并镌刻于碑上。

这通唐碑一直留存到现在,成了晋祠的一大宝贝。

明代嘉靖八年状元罗洪先为晋祠留下一首极为隐晦的诗:“悬瓮山中一派清,龙蟠虎伏隐真明,水飘火劫山移步,五十年来帝母临。

” 一八九八年,戊戌变法,四十二岁举人刘大鹏落第归家。

隐居于晋祠堡外赤桥村,历时五年,完成《晋祠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24194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7
下一篇 2022-10-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