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的拼音是

但的拼音是,第1张

但的拼音是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这句话该怎么理解?

无为而无不为。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不是说真的不关心前程,而是说,只要你一直在做正确的事情,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前程自然而然就会到来。

也有其他类似的话,比如:“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董仲舒),“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曾国藩),“世事我曾努力,成败不必在我”。

我们都想要把学习、工作搞好,都想要多赚钱,但我们每天心心念念的,却不是学习、工作、赚钱,而是游戏、娱乐、吃喝,乐此不疲。

即使做了一些事,却希望很快看到成果,希望一劳永逸,而不肯付出耐心,不愿意付出长久的坚持。

这是人生中最大的悖论。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这句话在蒙学教材《增广贤文》、《名贤集》都有收录。

但其最早的出处,应当是五代时期冯道的《天道》一诗(见《全唐诗》卷737_1 ):穷达皆由命,何劳发叹声。

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

冬去冰须泮,春来草自生。

请君观此理,天道甚分明。

其后,宋朝的《五灯会元》中也有涉及,具体在该书《卷十七·保宁圆玑禅师》一节:金陵保宁寺圆玑禅师,福州林氏子。

僧问:“生死到来,如何回避?”师曰:“堂中瞌睡,寮里抽解。

”曰:“便恁么时如何?”师曰:“须知有转身一路。

”曰:“如何是转身一路?”师曰:“倾出你脑髓,拽脱你鼻孔。

”曰:“便从今日无疑去也。

”师曰:“作么生会?”曰:“但知行好事,不用问前程。

”师曰:“须是恁么。

”(金陵保宁寺圆玑禅师,福州林家子。

有僧人问:“生死到来的时候,如何回避?”圆玑答:“在僧堂中打瞌睡,在寮房里解衣服。

”僧人问:“就这样的时候怎么样?”圆玑回答:“要知道有转身那条路。

”问:“什么是转身那条路?”答:“倾出你的脑髓,拽掉你的鼻子。

”(注:当生则生,当死则死,无须回避,亦无可避)。

僧人说:“我从今日起就再无疑惑了。

”圆玑问:“怎么领会的?”答:“只知行好事,不用问前程。

”(注:活在当下。

生当尽心,死而无憾)圆玑说:“是这样的。

”)在传统文化的语境中,“好事”一般即为善事。

人们应该多多行善,自然前程无忧。

这种观念在《增广贤文》中就多次出现,如:“人有善愿,天必佑之”,“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

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种麻得麻,种豆得豆。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不可否认,这些内容有一些宿命论的消极味道,可它倡导人们行善,仍然是值得肯定的。

而经典的好处,就在于常读常新,可以随时代的演进而做出全新的解释。

所以我们可以把这里的“好(hǎo)事”理解为“正确的事”,比“好事”的内涵更加丰富。

正确的事一定是好的,但好的未必是正确的。

成功的关键,首先在于随时随地“做正确的事”(战略、效能),其次才是“正确地做事”(战术、效率)。

如此日积月累,等到将来有一天功夫够了,自然水到渠成。

按你的喜好去做的事,你就认真的做下去,至于能不能达到其目的,你就别在做的当中患得患失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24364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7
下一篇 2022-10-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