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juvant

adjuvant,第1张

adjuvant 肺癌患者术后不化疗可以吗?

手术、放疗、化疗是肿瘤传统治疗中的“三驾马车”,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外科手术是早中期(I-IIIA)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的主要手段,其单纯外科手术的长期生存仍不能令人满意,即使I期NSCLC患者5年生存率也只有73%,而IIIA期则降为24%。

约50%的根治性手术患者在术后5年内出现复发或转移。

所以对于NSCLC患者术后辅助化疗早已经达成共识。

术后辅助化疗的原理为根治术后的NSCLC患者可能存在微小转移灶进而出现远处转移的风险,术后治疗的目的就是消灭这些微小转移灶。

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化疗并不针对所有患者,完全切除的II期和IIIA期NSCLC患者推荐进行术后辅助化疗,IA、IB期患者不推荐常规应用术后辅助化疗,但具有高危因素的IB期病例可以考虑选择性的进行术后辅助化疗。

高危因素包括:分化差、神经内分泌癌(除外分化好的神经内分泌癌)、脉管受侵、楔形切除、肿瘤直接大于4cm、脏层胸膜受累以及淋巴结清扫不充分等。

化疗药物选择通常为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药物,包括多西他赛、培美曲塞、紫杉醇、长春瑞滨、吉西他滨。

也并不是所有以上分期的病人都必须进行术后化疗。

对于高龄,年龄大于70岁以上,体质较差,体重过轻,基础疾病较多的病人,化疗需谨慎对待,化疗前需充分评估各脏器功能,包括肺功能,心功能,肝肾功能等。

如果评估后认为化疗收益较小,或毒副作用可能无法耐受,建议不必行术后辅助化疗。

目前,分子靶向药物地位越来越高,2017年11月 22日,中国肺癌著名学者吴一龙教授的ADJUVANT研究全文获顶级肿瘤学杂志《柳叶刀肿瘤》在线发表。

研究指明,与传统化疗辅助治疗相比,肺癌患者术后使用靶向药物进行辅助治疗不仅可以延长无瘤生存期,并且生活质量显著提高,这一研究结果为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辅助治疗提供了一个重要选择,无数肺癌患者将从中获益。

对于携带EGFR突变、淋巴结转移的患者,II-IIIA期患者可以选择TKI类靶向药物作为术后治疗手段,IB期患者不作为推荐,目前认为术后辅助TKI需要服用2年。

肿瘤治疗正面临着革命性的变化,基于患者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改变的个体化靶向治疗使得患者的治疗选择更精确、更有目的性。

传统的化疗与分子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有效结合,将会进一步改善肺癌患者的生存。

并没有说肺癌患者术后一定要化疗,得看具体情况:病情本身、病人体能状况。

1、肺癌术后是否化疗,最主要看分期以及是否有高危因素。

早中期肺癌(I期,II期,部分III期)最主要的治疗手段是手术,但即便做了彻底的病灶切除(也就是切缘阴性,没有病灶残留),也还是可能会有复发,因为所谓“彻底切除”只是相对的,并不能保证体内肯定没有癌细胞,通常分期越早,复发概率越低。

基于这种考虑,为了减少复发风险概率,术后有时要考虑给予辅助化疗。

但并不是所有病人都能从辅助化疗中获益。

相关临床试验和meta分析显示,对于有淋巴结转移或者大体积或局部侵犯的肺癌(II期,III期,部分I期)进行术后辅助化疗,可能会有生存获益。

通常对有淋巴结转移,肿瘤大于4cm,有局部侵犯者,建议术后辅助化疗。

即便如此,也不是所有这些患者都能从化疗中获益,因此还需要综合其他因素(比如患者意愿,患者体能状态)来考虑。

2、肺癌术后是否化疗,还要考虑患者体能状况,合并症情况。

如果患者身体状况差,合并症多而严重,经评估难于耐受化疗,那也不要化疗,尽管从病情本身考虑推荐化疗,但如身体状况不允许化疗,则弊大于利。

综上所述,肺癌术后是否化疗,一是看肺癌本身的分期以及复发高危因素,是否“需要”化疗;二是看患者的身体状况是否能“承受”化疗。

当然,患者个人意愿也要考虑。

因此,需要具体来看,不能简单地说术后要化疗或术后不要化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24416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7
下一篇 2022-10-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