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荫的意思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荫的意思,第1张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荫的意思 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为什么改成“树头新绿”了?

花落未必能见新叶,而新绿是芽或叶很小所以还不能成阴。

谢邀!此诗有两个版本。

题主所说的那一句“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是第一个版本,也是错误的版本。

而“枝头新绿未成阴”是诗人修改后的句子,算是最终版本。

为什么要改成枝头新绿?因为原诗逻辑不符。

在古诗文中,我们听过花落成尘,成泥,成蹊,成冢,成地衣,但从未听过成“阴”,这个阴,实际上是“荫”字,就是树枝树叶盛开茂密之后形成的、面积比较大的,可以遮住阳光的枝叶层。

比如屈原《九歌》“饮石泉兮荫松柏”、比如陶渊明《桃花源诗》“桑笙垂余荫”,比如杜甫《堂成》“背郭堂城荫白茅”,比如陆游《幽居示客》“长松荫草庐”。

我们回头再看这首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此诗是写春天,树头花落未成荫有歧义,因为树上开的花儿落了下来,所以形不成“荫”,然而实际上不大可能,因为从全诗来看,这颗树是种在院子里的,不是大树也不是高树,能开出多少花儿呢?而且从字面上讲,也可以解释为落下的花儿并不多。

更重要的是,阴是有遮光属性,落下的花儿如何遮光?新绿,就是绿叶,嫩芽,是不会落下来的,因为初春时节,所以树枝上的叶子很少,开得还不茂盛,形不成大面积的“阴”,遮不住太多的阳光。

逻辑上成立,毫无破绽。

同时,第四句已经有一个“花”字,如果第二句还有一个“花”字,则略显重复。

古人做诗,不是不允许重复,而是这种重复只有必然才可以重复使用。

否则算是一个违忌,不是每个诗人都是李商隐,可以把重字重词玩得那么精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25029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8
下一篇 2022-10-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