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李坤,李贺,李益,李颀,李商隐。
杜甫,杜牧,杜秋娘,杜审言,张继,张藉,张旭,张祜,张久龄,张若虚,王勃,王维,王湾,王昌龄,王之涣,刘禹锡,刘长卿,韩愈,韩翃,韦庄,韦应物,卢纶,卢照邻,骆宾王,贺知章,孟浩然,柳宗元,温庭筠,陈子昂,宋之问,戴叔伦,楊炯,崔颢,高适,丘为,元镇,元吉,钱起,顾况。
这个问题,不同时代的人有不同的回答。
唐代人自己对诗人的评价来看,以王维,孟浩然最高。
后世极为推崇的李白,杜甫,地位却很低。
唐代人自己编选的诗集当中,李白与杜甫的诗歌收录都很少。
李白地位相对还高一些,杜甫则是完全不受重视。
很多诗集一篇都不熟。
原因非常简单,王维和孟浩然的诗歌,最能反映唐代人的思想气象,李白的诗歌也有唐代气象,但是不如前两者浓厚。
至于杜甫,实际上是唐代诗人当中的异类,因此不受本朝人待见也就很正常。
从宋代开始,杜甫的地位陡然升高。
这主要是由于宋代人的审美倾向发生改变导致的。
杜甫的诗歌,深沉忧郁,契合了宋代人的审美需求。
所以从一个唐代时不受人待见的诗人,一下子成为诗圣。
在宋代,对于杜甫的推崇形成了一个高峰,当时有所谓千家注杜的说法。
也就是为杜甫诗集作注的人,极其之多,以千计。
宋代以后,中国社会风气日益保守。
杜甫以诗记史的忧国精神,愈发受到儒家正统知识分子的推崇。
其地位越来越高。
而其他是,包括李白,王维和孟浩然等人,则由于各自的思想倾向受到正统儒家的批判。
比如李白有浓厚的道家思想倾向,王维则是虔诚的佛教徒。
所以这些人在文坛的地位,就日益衰落。
在明清时期,可以说,杜甫成为诗人的典范,在诗歌写作上模仿杜甫成为了当时的主流。
在红楼梦中,贾宝玉就明确说自己不喜欢杜甫,这实际上是作者在暗示贾宝玉对于封建教条的不满。
从这个细节也就反映了明清时期,诗歌创作的一个社会主流氛围。
其实从当代人角度来看,完全不需要遵循这种古板的排名式的论调。
从文学角度来看,是不可能真正排名出1234的。
古人常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确实如此。
从对后世的影响来看,杜甫当然是当之无愧的唐代诗人第1人,而李商隐是后世影响力仅次于杜甫的。
李商隐的诗,格律工整,用典有序,模仿起来较为容易,又能体现自己的文化修养,后世的拥趸也不少。
而李白,王维,孟浩然三人,虽然诗歌文学艺术成就很高,但是但气质极为独特,旁人难以模仿,因此后继乏人。
贾岛孟郊两人,是著名的苦吟诗人。
从艺术成就上讲,在唐代诗人当中难成一流,但是其写作方法,却很受推崇,在后世也有不少影响力。
白居易的诗虽然通俗易懂,实则功力深厚,看似好学,却极容易走上歧途,所以后世模仿者寥寥,但诗风难以传承。
韩愈,柳宗元二人,在后世以古文闻名天下,诗歌的影响力反而被掩盖了。
而两人诗歌创作上面,也有古文风格,意境深远,宋代哲理诗一派,受其影响较深,但明清时期,文人眼界愈发闭塞,哲理诗的传承也就难以为继。
刘禹锡和杜牧两人的咏史诗,别有新意,在后世也有一定的推崇和模仿者。
不过后世模仿者,只得皮毛,未得其髓,只有悲叹,没有深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