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出自《论语·里仁》篇。
这里的“讷”是忍而少言,“敏”是机敏、积极。
毛泽东同志熟读经典,给她的两个女儿分别取名:李敏、李讷,便是出于论语。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孔子的意思是,君子必备的修养,要尽力使自己做到话语谨慎,做事行动敏捷。
作为君子,在说话时候,一定要谨慎,思考周密后再表达出来。
但是在处理事情时候,一定要行动敏捷、果敢,防止耽误事情,防止机会失去。
其实,当今的我们每个人,不但说话时要三思而后说,行动时也要三思而后行。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弄清楚5W1H,这是管理工作中,对目标计划进行分解,和进行决策的思维程序。
这六个问题是: (1)Why——为什么干这件事?(目的); (2)What——怎么回事?(对象); (3)Where——在什么地方执行?(地点); (4)When——什么时间执行?什么时间完成?(时间); (5)Who——由谁执行?(人员); (6)How——怎样执行?采取那些有效措施?(方法)。
感谢悟空邀请。
先说这句话的出处。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出自四书之一的《论语》第四章,里仁篇。
这句话意思简介明了。
从字面讲,“讷”,是会意字,从言,从内。
表示有话在肚里,难以说出来,为“语言迟钝”之意。
《说文》解释:讷,言难也。
“敏”,是形声,从攴(pū),每声。
“敏”甲骨文左部表示女子生育,右部表示抓用、手触摸,造字之初敏字本意为:孕妇对触摸反应强烈,后来引申为“动作快”,《说文》中解释:敏,疾也。
由此可见,孔子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可用一句话概括:君子少说多做!少说多做,孔子的这句话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突出特点:重行,重实践。
重实践,务实效,是中国传统文化流传几千年的一个优秀传统。
从上古的神话到尧舜禹,从孔子到孟子、荀子再到宋明理学,“行”在中国文化中都是一个重要的词语。
重行大于重知。
《论语》中还有多处类似语句:第一章学而篇中“敏于事而慎于言”、第二章为政篇中“先行其言而后从之”、第五章公冶长篇中“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这样的语言比比可见。
由此可知,“行”这一字,在孔子代表的儒家思想中地位何其之重!孔子为什么如此强调、重视实践?原因其实很简单,说话容易做到难。
这个问题,到今天,仍然是许多人的通病。
说话时能说上天,落到行动处却连影子都没有。
所以,孔子认为,嘴上功夫不重要,是否君子看行动!满嘴仁义道德的人,不一定是君子。
不标榜自己的人,倒有可能是那个“该出手时就出手”的真君子。
后来,孔子的这一思想不断得到后人的发展,尤其到了明代,心学家王阳明更是将行的意义推到了极致。
“一念发动处即是行”,一个人,你心里想了什么、起了什么念头,其实就是你的行为,所以,要在一念发动处修养自己,这才是真正的君子。
阳明的思想固然有反对者,但一个人,如果能看到自己每念发动处的“善”和“不善”,这样的人格,一定可以称得上君子品格的。
今天,我们身边仍不乏嘴上的伟人,行上的矮人。
殊不知,人生苦短,转瞬即逝,再好的念头,再美的理想,没有实践,只是黄粱一梦。
如果您也喜欢传统文化,欢迎关注繁星国学,和我们一起寻找儒道文化的智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