阗,第1张

阗 喀喇汗于阗战争中,于阗国力明显强一些,为什么于阗会失败?

于阗怎么可能比喀喇汗国更有实力呢?双方的起点就不一样,在开始矛盾时的实力与地位也有很大差距。

甚至毫不客气的说,于阗能屡次击败喀喇汗国,是因为对方长期两线作战。

而于阗自己又招来了大量同盟军助阵。

喀喇汗国在建立之初,是一个横跨天山山脉两头的混合国家。

这个因素在后来造成了汗国的分裂,成为东西两个喀喇汗国。

但也反映了他们从一头增援另一头的难处。

于阗能长期同喀喇汗国僵持,这个地理因素是第一层原因。

其次,喀喇汗国早期的军事和战略重心,全部放在了西面。

道理也很简单,相比土地肥力有限的西域来说,中亚的七河流域与河中都是富饶的多的地方。

所以,喀喇汗国长期陷入了同河中的萨曼王朝的鏖战。

对于西域南部和东部的情况,以防御为主即可。

这就在战略上,给了于阗等反对势力以主动权。

所以,喀喇汗国通常会将部队一分为二。

大部分骑兵和步兵都用于经略河中宝地,留下少量的步兵防御西域西北部的城市。

同时准备一支骑兵部队,去给被围困的西域城市解围。

但若是对方提前准备更强的部队,这些增援部队就不能发挥作用。

只是喀喇汗国出于我们前面所说的思维,觉得这样的取舍也是可以接受的。

而于阗呢?其实本身根本不具备挑战哪怕半个喀喇汗国的实力。

所以,他们总是联络西域的佛教势力,组成反喀喇汗国的联军。

其中既有依然信奉佛教的回鹘人,也有从高原南下的吐蕃人,以及和自身实力相当的归义军实力。

从军事角度来看,于阗和他们的联军也都不是喀喇汗国的对手。

由于长期同中亚人进行交战,喀喇汗国已经大量吸收了源自波斯的中亚军事技术。

除了发展更好的具装重骑兵外,轻骑兵的装备也比东方同胞的同类型部队要好。

中亚城市的加入,又给他们带来不错的职业步兵和工兵,提升了整体军事实力。

于阗和他们的西域佛教盟友,大都还停留在前一个时代。

他们的军队在很多方面,就是盛唐军队的翻版。

因为双方同时受到了中世纪早期军事技术的影响,并且经常在军队人员方面是互通有无的。

只是这些军事技艺相对中亚人来说,就是前一个世代的产物。

所以,只要双方以完整的军事序列开打,喀喇汗国就具有明显的优势。

最后的历史也证明,于阗和他盟友们是没有能力同完整的喀喇汗国对抗的。

甚至可以毫不客气的说,于阗从一开始就没有比肩喀喇汗国的实力。

即便喀喇汗国没有去征服河中,而且甘心做萨曼王朝的附庸,也有实力去灭掉于阗。

只不过喀喇汗国的统治者有更高的视野和更大的野心,才给了于阗以暂时的可乘之机。

在中国历史上,西域地区的于阗王国抗击喀喇汗征服的战争,可谓是少有的一场宗教战争。

于阗与喀喇汗的这场战争绵延了较长时期,双方各有攻守、多次强弱转换,最终是以信仰佛教的于阗王国惨遭覆灭而告终,也标志着西域地区的主流文化由佛教文明向伊斯兰教文明转化的拐点。

在战争的前期,拥有相对完善的统治机构的于阗王国曾占有明显优势,无论在训练有素的常备军数量,还是粮食补给和运输渠道上,都远胜相对落后的喀喇汗诸首领联合体的政权,因此在战场上曾接连获胜、并有过远征喀喇汗的军事行动。

然而,由于于阗王国的王权专制以及佛教文化本身的出世性质,使得于阗王国境内的民间力量没有被鼓舞起来,加之于阗李氏王朝唯一企图引为援助的中原北宋王朝,当时正深陷对契丹辽国的军事对抗中,无力也没有意愿对远在西域的于阗王国提供有效的军事援助。

而于阗王国自身也没有抓住前期军事优势时的战机,没有集中主力去攻打喀喇汗的大本营——喀什葛尔,而是屡屡在获胜后,纵敌退却,坐等敌人纠集起新的力量再来攻打自己,后期的战场均在于阗周围,严重损毁了于阗自身的经济实力。

相反,喀喇汗政权的基础是激进的伊斯兰宗教团体,这使得被他们称之为“圣战”的这场战争,几乎获得了中亚所有同教政权及教团的援助,喀喇汗原本纪律松散的军队在屡次被于阗击溃后,总是能迅速得到大量来自中亚的各种支援,更有大批教徒自然充当义务军士,这样在长期的抗衡中,孤守一隅的于阗政权实际上曾了对抗整个中亚宗教势力的前哨,它的失败也就近乎必然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25800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8
下一篇 2022-10-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