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谏什么意思

进谏什么意思,第1张

进谏什么意思 魏征对贞观之治有什么实际贡献?是李世民用他来标榜自己吗?

贞观之治的出现是必然的。

在强盛隋朝灭亡惨烈教训的刺激下,身为新王朝的建立者,贞观时期的君臣整体上都有很强的危机感和责任心。

当然,在君权至上的体制下,皇帝李世民个人尤为关键;但人总有弱点,为了避免独断造成战略错误,他建立了一系列的制度来进行辅助。

而魏征,则是这个体系中的佼佼者,但并非不可替代。

出现贞观之治,隋炀帝杨广“功不可没”包括李渊、李世民在内,初唐的朝廷大员,要么是隋朝的旧臣,要么出自各路起义军。

甚至魏征,在跟随李建成之前,曾当过隋朝官员,还在李密手下服务过。

身为隋末乱世的亲历者,初唐君臣对于统治失道带来的巨大灾难有着深刻体会。

因此,在史料中我们会时常看到,李世民频繁与那些隋朝老臣就杨广的为政得失进行讨论;隋朝的官方史书《隋书》正是由魏征牵头主编;而除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名言外,李世民还表达过“前事不远,吾属之师也”这样的感触。

隋炀帝为何败坏强盛的家业?原因虽然很多,但首先与他凭借个人出众才华、刚愎自用密切相关。

李世民时常阅读杨广留下的书作《隋炀帝集》,看完后发出这样的疑惑:“看他的文字,处处包含着尧舜之道,但为啥行桀纣之事?”那些隋朝旧臣(包括魏征)的口径很一致:“依仗绝世才华,刚愎自用,不听人言。

犯了错误自己却茫然不知。

”李家与杨家同为关陇贵族,李渊甚至还与杨广是表兄弟,可以说,他们本就是同行或自己人。

为了避免重蹈覆辙,李世民建立了一些列的制度来对皇权进行匡正、辅助。

贞观年间监督、制衡体系的开创性打造这里主要列举两项对唐朝政治影响最大的制度:其一,被空前重视的谏官制。

中国历朝历代都有谏官,但给不给他们说话的机会、是否听取意见,都取决于皇帝本人。

为了发挥这一监察岗位的作用,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登上皇位不久的李世民立即发布了一道诏令:自今中书、门下及三品以上入阁议事,皆命谏官随之,有失则谏。

这是什么意思?他列举的职务,都是能够参与国家事务决策的要员。

但这些人每次与皇帝讨论政务时,必须要有谏官在一旁出席;任何人若说的不合理,这些嘴炮们立即开喷,丝毫不用给面子。

这有点像如今概念性的反对派的意思。

而大名鼎鼎的魏征,起初就是担任谏议大夫。

加上他原为李建成手下,开起火来更不客气,成了最猛的嘴炮。

甚至李世民私下让他给自己留点面子,别在朝堂上怼得那么狠。

但李世民这是不是做戏?笔者认为并不是,他是真的怕走杨广的老路:弄死一个魏征轻而易举,但接下来谁还会再提意见?反之,自己能如此容忍李建成的手下,其他人还有啥顾忌?大胆提意见吧同志们!更别说事实证明,人家魏征的绝大部分意见确实正确。

第二:五花判事制“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这项制度包含两层意思:就同一件事,负责起草政务命令的中书舍人(中书省具体干事的,中书令的手下),要如实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而且要把自己的意见亲手写在相应的文件上,以便核实查证。

这在皇权高度集中的封建社会,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创举,有效的减少了人治时代独断专行带来的危害。

其结果也立竿见影:据史书记载,自实行五花判事制后,贞观年间的大小决策“鲜有败绩”。

贞观之治的出现,正是在强烈危机意识下,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创立才得以实现。

魏征只是在其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但并非不可替代,皇帝本人才是最重要的主角。

但这些制度,说到底也是皇权意志的产物,是否能发挥作用,还是得看皇帝自己。

在唐高宗时期,武后干政,谏官逐渐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后来虽在唐玄宗前期再度回归,但随着他逐渐骄奢淫逸,曾经做出过重要贡献的那些制度逐渐有名无实。

安史之乱后,唐代更是陷入了藩镇割据、宦官干政的泥潭,逐渐步向了末路。

历史人物:魏征对唐朝的贡献 历史对一代名臣魏征的评价是?表扬李世民,其次肯定的就是魏征。

不论是李世民还是魏征,因为共同对创造贞观之治做出了杰出贡献,君臣关系作为典范载入史册,千古流芳。

性情耿直经国之才魏征,河北巨鹿人。

魏征先是参加了李密的瓦岗军,后来几经周转归顺了唐朝,进入太子李建成的东宫任职,又陷入到太子之争的旋涡中,最后李建成被杀,魏征被唐太宗收服,并得到重用。

于是魏征的满腔抱负,几经辗转,终于在贞观时代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旧唐书·魏征传》说魏征其貌不扬,素有胆智,每每进谏,触怒龙颜,他却面不改色。

魏征有经国之才,性情耿直,无所屈挠。

太宗和他议政,往往欣然接纳他的意见。

魏征也感激太宗的知遇之恩,总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魏征的成功,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应该重视。

(一)他来自民间,深知民间疾苦,更能了解百姓心思。

(二)他博览群书,对《春秋》公羊学最有研究,对于“以德化民”的理论和实践,有很高的热情和很强的信心。

(三)他性格刚直,不屈不挠。

(四)他有胆量更有智慧,不仅有进谏的热情,还掌握了进谏的技巧。

魏征进谏,是一千多年以来的一段佳话。

我们可以用三句话概括魏征的进谏:敢于进谏、善于进谏、能够进谏。

贞观元年,右仆射封德彝为检点使,检点府兵。

当时兵力不足,封德彝提了个建议,要把十八岁以上的中男,也检点入军。

形势所需,皇帝就同意了封德彝的建议。

敕书发出三四次,魏征坚持不签署。

不但不签署,还要上奏,提出自己的反对理由,大概就是中男身体还没有长成之类。

封德彝也不示弱,说中男也有长得很强壮的。

太宗于是大怒,继续出敕,魏征还是不签署。

唐太宗没有办法,只好把魏征和门下省负责人王珪都招来开会。

太宗声色俱厉地说:“中男要是身形矮小,自然不会点入军中。

若体貌魁伟,当然可以征发。

你这么固执,简直不可理喻!”魏征正色说道:“竭泽取鱼,非不得鱼,明年无鱼。

”魏征是从国家更长远的利益来看待这个征兵问题,你不能把年轻人都点了兵,都点了兵,赋税怎么办?以后再需要征兵怎么办?你不能把人力一下子用完啊。

国家治理要有长远规划,不能只看眼前啊。

道理很简单,一讨论就明白了。

皇帝就立刻下令,禁止下发这个文件。

最终,皇帝被魏征说服,并奖赏魏征和王珪。

魏征敢于如此坚持,因为他站得高看得远,所以他的话才有说服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26044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8
下一篇 2022-10-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