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拇指测距法原理

大拇指测距法原理,第1张

大拇指测距法原理 为什么战争片里八路军能用大拇指距离,什么原理?

战争题材作品是我国电视剧类型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类,他们大多表现抗日战争或是解放战争时期战士们在艰苦条件下英勇奋斗,抗敌保国的伟大事迹。

但是在这些电视剧类型中,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很小的细节。

就是在八路军抗战时候,中国军队的军事装备远远不敌日军,他们击杀日本士兵的时候,经常会将大拇指放在眼前测量距离,这样真的能够准确计算敌军的距离吗?原理又是什么?其实这种测距的方式并不是影视作品胡编乱造的,而是具有非常严谨的科学原理,它还有一个非常高大上的名称叫做跳眼测距法。

在真实的战争当中,比如在上甘岭战役中,中国的志愿军战士就都用这样的方式。

因为当时他们没有瞄准器,就只能自己慢慢摸索,在一次次的实践中用跳眼测距法对抗敌人。

有的战士们使用这种方法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即使没有瞄准镜他们也可以击杀敌军,而且比用瞄准器的敌人更准确,更快速。

在朝鲜战争的战场上,曾经有一位狙击之王,用这种最简单的方法,一举狙杀了200多名美军,创下了当时战争的记录。

说出来可能没人信,其实这种方法非常简单,它只是一个简单的数学知识,那就是根据三角函数原理测量目标到底离我们有多远。

因为一个人的大拇指长度,手臂长度以及两眼之间的距离已经确定,我们只需要伸出手臂,将大拇指与目标人物放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臂长除以双眼间的间距,就大约等于目标距离除以相对拇指位移的距离,这个结果大约等于10。

这样介绍有些人可能还是不太明白,其实只要我们将这些具体的物象转化为一条条直线,那么这个方法就是非常简单的三角形相似的原理。

一个成年男子的眼睛间距与手臂长度基本上就是可以确定的,这两者再加上人的拇指就可以组成一个三角形。

我们将人的左眼用字母a来表示,将人的右眼用字母b来表示,ab两者之间的直线距离是可以确定的。

下一步就是将右臂伸出将右臂和右眼至于同一条直线上,而右臂的长度也是可以确定的。

这时候将大拇指向上伸出,在大拇指的正前方找到目标参照物c,这时候b点和大拇指以及c点是处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时候我们需要将目光转移到要击杀的敌人身上。

大拇指跟随右眼的目光从水平线上平行朝着击杀目标点位移,直到大拇指完全将目标点覆盖。

这时候大拇指移动过的距离就是基准点c离计算目标距离的大约十分之一。

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简单的计算出c点和目标之间的距离,那么c点与大拇指的距离和目标点距离大拇指的距离,就可以根据ab以及大拇指这个三角形相似原理轻易的计算出来。

虽然这样的计算方法过于粗糙,第一次使用起来可能会存在很大的偏差,但是经过多次试验,士兵们就能够明白真实距离与计算得出来的距离,存在的偏差大约是多少。

经过多次的反复,不需要很长的时间,士兵们就能很轻松的得出目标距他们到底有多远,甚至有时候这种方法比瞄准器更加精准,而且更加快速。

特别有趣的是,在解放战争后期阶段,解放军战士们的装备虽然升级了,但是他们已经习惯了用这种简单的方法测距,即使有了瞄准器,这个工具也就像一个装饰品一样,对解放军战士们来说毫无用处,就是通过这样简单的数学方法。

中国的战士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

即使是艰苦的环境,他们也毫不放弃一次一次用自己的经验和智慧改变了军事装备落后的现状,将不利局面转为有利局面,一次一次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最早知道“跳眼法”手指测距,是在电视连续剧《亮剑》中 ,八路军炮手王承柱、独立团团长李云龙、政委赵刚都用过这种方法。

电视剧中只是轻描淡写的比划了一下,并没有展示具体的方法,更不可能介绍其原理。

所以,当时就写了一篇文章,现将原文整理一下,推荐给大家。

方法:人正对目标,将手臂向前水平伸直,竖起大拇指,闭上左眼,右眼的视线贴着竖起的大拇指的左侧对准目标左侧(基准点)。

头和手保持不动,闭上右眼,左眼的视线贴着竖起的大拇指的左侧,记住观察到的实地某一点。

目测目标左侧(基准点)至该点的宽度,将目测的宽度乘以10,即为目测者到目标的大致距离。

据说,这种方法是我军炮兵战士,在实战中总结出的方法,有效解决了我军炮兵观测工具缺乏的问题。

原理:“跳眼法”手指测距,根据是光的直线传播和三角形相似的知识。

如下图所示,A、B分别表示人的左右眼,C、D分别表示目标的左侧(基准点)和实地某一点,O为竖起的大拇指的位置。

两次观察时分别从基准点和实地某一点射入人眼的光线分别是COA和DOB、两眼的连线AB和基准点与实地某一点的连线CD,构成两个三角形△OAB和△OCD。

很显然,△OAB相似∽△OCD,则有OA/OC=AB/CD,所以OC=(OA/AB)·CD因为人的手臂的长度OA大约是两眼瞳孔的距离AB的10倍,即OA=10AB,所以,OC=10CD因为在实际观测中,OC>>OA,所以AC≈OC=10CD。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26271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8
下一篇 2022-10-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