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布

季布,第1张

季布 季布是一个怎样的人?

季布是一个任侠,所以不管他是上阵打仗、朝中做官还是平时的人际交往都不能摆脱这一属性。

最开始他是项羽手下的一名将军,他在项羽手下做事尽职尽责,多次把刘邦逼到绝境。

也是因为这件事,刘邦统一天下之后,为了个人恩怨,他不惜重金购买季布的头颅。

季布早年时候就有名声,而且很多人都曾经受过他的恩惠,所以他不至于走投无路,之后他藏到了濮阳的一个姓周的人家中。

什么才叫勇敢的人?面对死亡从容不迫是一种勇敢,能够为了某种信念忍辱负重的活下去也是一种勇敢。

我们不去比较这两种勇敢哪个程度更深一点,但是我相信两种做法同样值得尊重。

季布不愿意就这样死去,他自认为自己是一个可以成就一番大事的人,于是他宁愿剃掉头发,把自己打扮成为奴隶被装进棺材里面,然后被运送到了鲁地的朱家。

季布在朱家的帮助下终于被赦免,他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也来了。

他首先被封为郎中,等到孝惠皇帝的时候就成为了中郎将,地位已经很高了。

匈奴写信侮辱吕后,作为吕后妹夫的樊哙夸下海口:带领十万军队横扫匈奴,为吕后出气。

当时在做的所有大臣为了奉承吕后,都同意樊哙的意见。

季布审时度势,当场就否定了樊哙的提议。

他就是这样一位忠心的大臣,在项羽手下的时候,他是如此,在汉朝为官的时候,还是如此。

在这件事也看出他耿直不阿的一面。

孝文皇帝的时候,季布为河东守。

人们有的说季布贤能,有的人说他不近人情。

于是孝文皇帝陷入了两难。

让季布等待了一个月,没有见面就让他返回河东。

季布当然知道背后有人诽谤他,如果是别人,也许就默默的离开了,但季布是一个敢于直言的人,他当众质问孝文帝,让孝文帝面有愧色下不来台,然后扬长而去返回河东。

季布的身上时不时的就会显露出侠的那种脾气秉性-刚毅正直,作为人可能是良好的品行,但是在政治上有可能成为缺点。

季布很看重人的名声,有一个叫做曹丘的人谄媚权贵,季布对他嗤之以鼻。

这个曹丘知道季布看不起他之后,反而上门拜访,听了恭维的话,季布竟然和他结交成为朋友。

季布的名声越来越大,和曹丘的宣传也很有关系。

对于结交的人,季布是不加选择的,他自己本身就是出身市井,有着草莽气息,所以他一生的角色不论如何转变,他归根结底都是一个侠。

汉朝是一个英雄辈出、群星璀璨的时代,在400余年的历史中,奇人异士层出不穷,其中,名将季布堪称典型。

那么,季布是何许人也?他有哪些传奇经历?季布是战国末期楚国人,为人尚义任侠、重诺守信,一旦答应别人的事情,必定会办好。

楚国人很欣赏季布的作风,纷纷称赞到“得到黄金百斤,比不上得到季布的一句诺言”,由此可见他的为人和知名度(“楚人谚曰‘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

”见《史记·卷一百》)。

秦朝末年,季布跟随项羽起兵,并多次率军攻击汉王刘邦,屡屡把后者逼上绝境。

所以等到刘邦消灭项羽后,便悬赏千金捉拿季布,并下令有胆敢窝藏者,必要遭诛灭三族的惩罚(“季布者,楚人也。

为气任侠,有名於楚。

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

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及三族。

”引文同上)。

季布为了躲避抓捕,便逃到好友濮阳周氏家中,而后者让他以奴隶身份进入游侠朱家的府中,由后者帮他转圜。

朱家不负重托,利用跟汝阴侯夏侯婴的亲密关系,请求他替季布求情。

夏侯婴既欣赏季布的能力,又不想辜负好友的重托,便在刘邦面前替季布开解,成功地说服皇帝答应释放季布。

事后,季布向刘邦表示臣服,并被任命为郎中。

季布为人刚直,在朝堂论事时从来不避讳权贵。

汉惠帝刚即位时,匈奴冒顿单于写信给吕太后,希望能跟她结为夫妻,言辞非常轻佻。

吕太后受不了羞辱,便召集重臣商议该如何应对,此时,大将樊哙为替内姐出气,便请求率十万大军讨伐匈奴,结果遭到中郎将季布的怒怼。

季布替太后分析此时国内的形势,认为在王朝草创、满目疮痍的情况下,应该务实的采取退让之策,不可以对蛮夷之邦逞一时之气,否则将使双方兵连祸结,给帝国带来大动荡。

季布同时又说,樊哙轻言出战,其罪当诛。

吕后觉得季布所言有理,便打消出征匈奴的念头。

数年后,季布被拜为河东郡守。

等到汉文帝即位后,便有人向他推荐季布,称他的才能可以胜任三公九卿。

文帝闻言大喜,便下诏将季布招入长安,准备任用他为御史大夫。

但就在此时,却有人劝阻皇帝,说季布虽然为人勇猛、守信用,但平日里酗酒、爱撒酒疯,不配进入朝堂。

文帝闻言后很是担忧,便搁置了对季布的任命,一个月后又让他回去。

季布辞行前得到文帝的召见,于是利用这个机会对皇帝讲:“陛下不嫌弃微臣才能低下、功劳甚寡,让我在河东郡任职。

如今陛下无故将微臣召入长安,这必定是有人过度赞誉我;然而微臣停留在长安一个月,陛下却没有任何指示便让我回去,这一定是有人在背后诋毁我。

”季布见文帝没有说话,便接着说道:“陛下因为某人谬赞我,便将微臣召入长安,又因为某人诋毁我,又让我回到河东。

如此反复无常,若是有识之士听闻此事,难免会非议陛下的用人之道,而心怀叵测之人,也会借机钻营。

微臣言辞过于激切,还望陛下恕罪!”季布把文帝怼得哑口无言,皇帝的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半天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过了很久,文帝才支支吾吾地跟季布讲:“爱卿多虑了,因为河东是国家的股肱之郡,朕之所以召你来,就是想了解一下那里的情况。

”随即,文帝又虚情假意地问了些河东郡的情况,然后才跟他辞别。

至,留邸一月,见罢。

季布因进曰:“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

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

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

”上默然惭,良久曰:“河东吾股肱郡,故特召君耳。

”布辞之官。

引文同上。

关于季布的结局,史书并无记载,我们只知道他还有两个弟弟,其中一位叫季心,为人“气盖关中,遇人恭谨,为任侠,方数千里,士皆争为之死”(引文同上)。

另一位叫做丁固,曾经也做过项羽的大将,但在围攻刘邦时却大玩“两面派”手法,把对方放走。

刘邦称帝后,丁固前去求官,结果被刘邦以“背主求荣”的罪名处死,这也是题外话了。

史料来源:《史记》、《汉书》、《资治通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26585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8
下一篇 2022-10-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