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试不爽是什么意思

屡试不爽是什么意思,第1张

屡试不爽是什么意思 为啥古代中国,反间计屡试不爽?

反间计属于败战计,是敌强我弱或者势均力敌、敌方势力很强大的情况下,采用的策略。

之所以屡试不爽,根本而言,还是反映了人性的弱点。

那就是人性多疑,不相信自己的盟友或者部将、臣僚,彼此之间产生嫌隙,自相残杀,为敌所乘。

反间计也称为离间计,采用此计的前提是有“间”可离。

如果敌人密不可分,那么离间计就无法使用。

这一计谋在历史上比比皆是,就以曹 *** 离间马超、韩遂为例,简单说一下吧。

建安十六年(211年),以韩遂、马超为首的十部联军,聚集十余万人马,据守潼关抗拒曹 *** 。

当时,韩遂的儿子、马超的父亲兄弟都在许都作为人质。

韩遂与马超的父亲,曾经是铁杆的兄弟,因为利益问题哥俩闹茬了,马超的母亲还被韩遂杀死。

马超与韩遂是有杀母之仇的,但为了利益,马超不顾父亲兄弟的性命,对韩遂说:“我不要父亲,你也别要儿子了,我给你做儿子,我们一起对付曹 *** 。

”韩遂就信了,联合马超抗拒曹 *** 。

韩遂、马超首战就被曹 *** 击败,马超就想划河为界与曹 *** 议和,被曹 *** 拒绝。

马超求胜不得,就提出送子为人质,再次求和。

贾诩就建议曹 *** 假意应允,麻痹对方,采用离间计,离间马超、韩遂。

结果马超中计,与韩遂翻脸,相互残杀。

曹 *** 见时机成熟,对关中联军发起进攻,大胜而归。

这就是典型的反间计,曹 *** 之所以成功,就是利用了人性的弱点,盟友之间缺乏互信,彼此之间存在嫌疑,让曹 *** 有机可乘。

如果韩遂与马超之间是铁板一块,密不可分,滴水不漏,针插不进去,曹 *** 就无计可施。

但以利益为目的结成的联盟,往往不那么牢固,常常经受不住考验。

特别是在性命攸关的时刻,更容易引起相互猜忌,这是普遍的人性的弱点。

人与人之间,本来相互信任就很难。

出于利益考虑及自我保护意识,很容易“宁信其有,不信其无”。

一般而言,多长个心眼是没错的。

普遍的信念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普通人尚且如此,作为带兵主帅岂能没有这个心眼。

之所以马超被曹 *** 糊弄了,并非是马超有勇无谋,是因为曹 *** 太狡猾,假戏做得就跟真的一样,岂能不引起怀疑。

马超犯了一般人都会犯的错误,这是人性使然,也就是反间计屡试不爽的原因所在。

何止是中国,在整个人类历史上,反间计一直屡试不爽!《孙子兵法》第十三章,叫做《用间》,专门论述间谍的重要性和如何用间,认为打仗就要“多用间”!就是要高度重视使用间谍。

关于间谍的重要性。

孙子讲到,孙子曰: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 *** 事者,七十万家。

相守数年,以争一日之胜,而爱爵禄百金,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人之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

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

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

大致意思是,打仗是特别烧钱的买卖,关系天下苍生。

必须要提前掌握敌方情报。

而提前掌握情报,必须依靠了解敌人情况的人,也就是间谍。

间谍共分五种故用间有五: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

五间俱起,莫知其道,是谓神纪,人君之宝也。

因间者,因其乡人而用之。

内间者,因其官人而用之。

反间者,因其敌间而用之。

死间者,为诳事于外,令吾间知之,而传于敌间也。

生间者,反报也。

这里主要说一说,反间!反间是对敌人派来的间谍,我方因势利导反过来加以利用。

往往能收到奇效。

因为敌方派过来的间谍,本身就得到了敌人的信任,了解敌人的弱点,破坏性更大。

反间计有两种具体办法,一种是将计就计。

我方已经发现对方派来的间谍,但是并不戳破他,而是故意泄露一些错误或者虚假的情报,利用他将这些错误、虚假的情报传递给敌人。

从而欺骗、诱导敌人。

最有名的例子,就是《三国演义中》蒋干盗书的故事。

周瑜识破了蒋干的间谍身份,将计就计,故意让他偷走两封书信,致使曹 *** 上当受骗,杀死蔡瑁张允,自断一臂。

还有一种,就是策反敌方间谍。

这种很常见。

一方间谍被发现以后,被敌人策反。

反过来为另一方服务,向原来的阵营传递假消息,为现在的阵营刺探情报等等。

这就叫做双面间谍。

历史上的双面间谍有很多很多。

最厉害的一位,据说是五面间谍。

在国民党、日寇、汪伪、苏俄之间游刃有余,但他最深层的身份其实是我方情报人员。

这才是高手高手高高手。

反间计之所以屡试不爽,就是因为争霸天下的势力历来都很重视间谍,都会派出大量间谍。

同时,反间谍工作又是情报工作的重中之重,用大量的精力来破获对方的间谍网络,策反对方间谍人员。

而由于间谍的特殊性质,一旦被破获或者策反,将产生难以估量的破坏效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26647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8
下一篇 2022-10-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