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黄土高原的风成说,黄土高原的黄土来源是风吹过来,粗的颗粒先沉积,然后是细的颗粒逐步沉积,最后遇到青藏高原、秦岭、太行山、阴山等山脉阻挡,风中的黄土完全沉积下来。
从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想象,黄土沉积下来厚度是有差别的,其初始地貌还会跟原始的基岩地形有关。
当黄土颗粒覆盖在平坦宽阔的高地、台地、河流阶地上时,就会堆积出顶面平坦黄土高地,称之为黄土塬。
当黄土颗粒覆盖在长方形丘陵上,堆积出“黄土梁”。
而在单个分散的丘陵则形成黄土峁。
也就是说黄土高原区的形成过程中,就是充满沟谷的。
黄土高原的地貌并不是局限于初始状态,由于黄土高原区属于半干旱气候,植被覆盖低,雨季和旱季分明,且降水集中,水流侵蚀动力非常强烈的。
例如2017年7月25日-26日,无定河流域降下暴雨,形成高含沙量的洪水,含沙量达到惊人873公斤每立方。
因此黄土塬周边沟谷环绕,塬面边缘被侵蚀和切割得支离破碎,甚至将整个塬分割成几块,进一步发育成残塬或峁。
这种侵蚀同样发生在黄土梁上,有些梁的两则被侵蚀严重,几乎将梁脊切穿成为了“崾险”。
当然黄土高原侵蚀动力不单单有水流侵蚀动力,还有风、重力侵蚀等。
重力侵蚀表现为滑坡、崩塌等,风力侵蚀表现为风蚀穴,风蚀残丘等。
所以回到题目,黄土高原沟壑形成要多长时间?提供给黄土的基底就是有诸多沟壑的,黄土只不过顺势堆积。
除了原始地貌,后来的外部营力又在塑造着黄土高原地貌。
当然这外部营力也有来自人类,人类在黄土高原区砍伐森林,农业垦殖,大大降低了黄土抵抗水流侵蚀能力,加速了黄土侵蚀速度,据估计年平均有1厘米厚度的黄土被侵蚀掉。
因此可以看出,形成沟壑的时间在每个时期是不一样的,要看当时的气候环境及人为干预程度。
科学视野,不同解读,欢迎评论和关注!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对黄土高原的基本情况作一下盘点!众所周知,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北部,它作为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以64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在我国四大高原中排名第二,仅次于有着世界屋脊之称的面积约250万平方公里的青藏高原,是地球上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的黄土堆积区,平均厚度在50~80米左右,在核心地带甚至可达150~250米。
从黄土高原的形成来看,目前主流媒体普遍认为是由大风“刮”来的,即“风成说”,主要由两个方面的因素,其一是大约发生在第四纪冰期,由于气候干冷,位于以西的亚欧大陆内部的广阔区域植被稀少,岩层、沙砾裸露风化,形成的更为细小的颗粒被西北风和西风带北支流带至黄土高原附近;其二是在贺兰山、六盘山、秦岭以及太行山等地形的阻挡下,风速降低,被风携带的细小颗粒便在此堆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便形成了黄土高原。
资料显示,第四纪冰期始于距今约200~300万年前,结束于约1~2万年前,也就是说黄土高原的形成经历了大约200~300万年,但是造成黄土高原大面积水土流失却始于秦汉,主要是由于这一历史时期社会相对稳定,随着人口的大幅增长和少数民族的内迁以及大兴土木而出现的大面积的毁林开荒所致。
我们都知道,植被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由于人为的破坏植被减少甚至消失,造成土质本来就疏松的黄土高原失去了植被的保护而造成水土流失,而黄土高原也位于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每年的7、8月份由于暴雨形成的比较大的地表径流由于地势起伏较大水流较快,加速了流水的侵蚀作用,最终形成了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支离破碎的地貌特征。
因此,若以秦汉开始算,黄土高原上的沟壑大约已经形成了2200余年,而之后的历朝历代由于战争、人口迁徙等则加剧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以至于每年约有16亿吨泥沙汇入到黄河干流,土壤也变得越来越贫瘠。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近十几年来随着对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强,在黄土高原水土治理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步,通过退耕还林还草、打坝淤地、修建梯田降低坡度等措施,有效降低了水土流失。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讲到这里,欢迎点评、分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