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在三国时期称为什么

台湾在三国时期称为什么,第1张

台湾在三国时期称为什么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在古代时有哪些名称?有何依据?

远古时代,台湾与大陆相连是一个整体,后来因地壳运动、地震活动,海水冲涮等原因,台陆相连接的部分沉入海中,形成海峡,没有沉入海底的出现台湾本岛。

台湾东临太平洋,东北邻琉球群岛,相隔约600公里;南界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相隔约300公里;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最窄处为130公里。

台湾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太平洋地区各国海上联系的重要交通枢纽。

据载:1971年和1974年,分别两次在台南县左镇乡发现了迄今为止台湾最早的人类化石,被命名为“左镇人”。

据考古学家考证,“左镇人”是在3万年前从大陆来到台湾的,与福建考古发现的“清流人”、“东山人”同属中国旧石器时代南部地区的晚期智人,他们有着共同的起源,都继承了中国直立人的一些特性。

证明台湾早期住民中,大部分是从中国大陆直接或间接移居而来的。

当然,还有少部属于尼格利陀人种的矮黑人和属于琉球人种的琅峤人种。

他们是台湾早期住民,是现今台湾少数民族的共同祖先。

台湾简称台。

历史变迁中,产生了很多名称,叫法。

今试着列举几个,加一说明。

台湾战国时期称“岛夷”;秦时称“瀛洲”。

两汉、三国时期称“东鲲”和“夷洲”。

公元230年,三国时期的孙权派卫温等率军浮海至夷洲。

吴人沈莹的《临海水土志》留下了世界上对台湾最早的记述。

隋、唐时期(公元589—618年),称“琉求”。

隋炀帝三次派人去驻守、管理和慰问。

史籍记载:公元610年(隋大业六年),汉族人民开始移居澎湖地区,也有少量汉民开始向台湾本岛发展。

宋、元时期(公元960—1368年),在澎湖、妈祖地区的汉族人民已有很多、台湾本岛也有相当数量的汉人生活。

他们带去了当时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当地生产力发展,经济收入也有了明显地提高,带动了与大陆内地沟通与联系。

公元12世纪中后期,南宋将澎湖划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并派兵戌守。

元朝称“琉球”,也曾派兵前往台湾驻守。

元世祖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台湾,负责巡逻、查缉罪犯,并兼办盐课。

明朝万历时期,台湾正式定名为“台湾”。

明天启四年(1624年)和天启六年(1626年),西班牙人、荷兰人分别侵占了台湾北部和东部的一些地区。

1642年西班牙被被荷兰人赶走,台湾沦为荷兰的殖民地。

荷兰殖民者的统治,激起了台湾人民的反抗。

1652年9月,台湾农民领袖郭怀一领导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武装起义。

这次武装起义虽然被镇压下去,但它表明荷兰的殖民统治已经出现危机。

明末清初(1661年),郑成功率军横渡台湾海峡,翌年(1662年),郑成功击败了荷兰驻军,从荷兰手中收复了台湾。

当时,明朝政府的福建当局和郑芝龙集团曾经有组织地移民台湾。

1683年,清朝施琅进军台湾,1684年清政府设立台湾府,清政府设置分巡台厦兵备道及台湾府备,隶属于福建省。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被迫签订《天津条约》,把台湾、淡水两地作为通商口岸向列强开放。

1884—1885年的中法战争期间,法军进攻台湾,遭到刘铭传率军重创,到1885年6月《中法新约》签定,法军被迫撤出台湾。

同年,清政府鉴于台湾在国防上的重要地位,设台湾行省,加强管辖。

刘铭传为第一任巡抚。

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翌年(1895年)于4月17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给日本。

从此,台湾被日本统治长达半个世纪之久(1895-1945年)。

期间,台湾人民在著名的爱国志士丘逢甲、徐骧等带领下,进行了英勇的反割台斗争,刘永福的黑旗军也作了英勇抗击。

1943年,中、美、英三国首脑在开罗会晤,签署了《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包括琉球群岛)必须归还中国。

据《波茨坦公告》第8条的补充规定:“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

抗日战争结束后,根据《开罗宣言》的精神,台湾(包括琉球群岛)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华民国复置台湾称省。

1972年,美军擅自将琉球群岛移交给日本托管(主权不属于日本),琉球民众曾聚众抗议美军剥夺他们独立自主的权利。

解放战争时期,台湾人民举行了英勇的“二·二八起义”。

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败退台湾。

朝鲜战争爆发后,派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台湾。

如今,台湾在民进党等分裂组织的鼓噪、 *** 弄下,有人妄图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相信所有的中华儿女都是坚决不会答应的!

什么是台湾?什么是台湾人?在这里我想首先为大家解释一下三个既相关而又不完全相同的概念:台湾岛、台湾省、台湾地区。

所谓台湾岛是指面积约为3.58万平方公里的中国第一大岛,而台湾省是由台湾岛、澎湖列岛以及周围附属岛屿组成的(面积约3.6万平方公里)。

台湾地区是指台湾当局实际控制下的地区:金门、马祖在行政区划上隶属福建省,东沙群岛在行政区划上隶属广东省,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导致这些地区实际处于台湾当局控制之下。

截至2019年台湾地区的人口统计数据为2360万人。

这其中98%是来自中国大陆的汉族移民,另外2%则是在汉人移居台湾之前就已定居于此的原住民。

台湾原住民族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住在西部平原与外界接触较早的平埔诸族大多已与台湾的汉族居民融合;住在山区或东部平原的诸族尚能保持其固有风俗与语言。

台湾的汉族居民分为本省人与外省人两大群体,事实上本省人和外省人均来自中国大陆,只是在移居台湾的时间上存在差异而已。

所谓台湾本省人是指从明末清初以来陆续迁入台湾的汉族居民。

本省人族群内部又分为闽南人和客家人两大群体:闽南人自然是从福建南部地区迁入的,他们约占全台总人口的70%;客家人主要是从广东东部地区迁入,约占全台总人口的14%。

当然闽南人群体内部又可以根据具体的祖籍地细分为漳州系、泉州系等不同群体。

所谓台湾外省人是指1945年后从中国大陆各省随国民党政权迁移来台的人士,这些人的后代如今大约占全台总人口的14%。

台湾人素有“河洛郎”的自称。

“河洛”即指中原地带。

很多福建人和台湾人供奉着相同的远祖——“开漳圣王”陈元光。

公元657年陈元光出生于光州固始(今河南固始)。

唐高宗年间陈元光随父亲陈政入闽平定当地山越部族的叛乱。

陈元光在入闽的第14年上书奏请朝廷设置州郡,两年后武则天批准在泉州、潮州之间设置漳州,而陈元光就被任命为漳州历史上的首位刺史。

陈元光担任漳州刺史期间对山越人恩威并用而以招抚为主,从而促进了中原文化与闽越文化的融合。

陈元光作为漳州历史上的首位刺史对漳州进行了最早的大规模开发建设。

陈元光的子孙后代又陆续多次迁移至台湾。

如今台湾的第一大姓氏就是陈氏。

1953年台湾官方的户籍统计数据显示:当时户数在500户以上的100个大姓中有陈、黄、丘、宋、林等63个姓氏的族谱上均记载其先祖来自河南“光州固始”。

这63个姓氏共670512户,占当年台湾总户数828804户的80.9%。

这意味着每5户台湾居民中就有4户先民来自固始。

所谓的台湾本省人这一群体主要就是由这些人构成的。

1945年国民政府光复台湾后就有一些中国大陆各省的居民与官兵来到台湾。

1949年国民党政权败退台湾后又带了一大批人到台湾:这些人中有自愿跟随国民党政权来台的政府官员及其家眷,也有相当一部分被裹挟乃至是强征而来的军民壮丁。

1946年台湾的人口约610万,到了1950年已激增到745万。

这其中增加的部分绝大多数是跟随国民党政权来台的新住民。

国民党政府称这些来台的新住民为“荣民”(荣誉国民的简称)。

这一时期政府为解决荣民的居住问题就开始为其兴建房舍或安排宿舍。

荣民多根据自己的军种、职业、原籍等等分别群聚于一定范围。

这种荣民聚居的地方在台湾被称为“眷村”。

台湾的眷村最多时有879处:眷村最多的桃园市有80处,其次则为台北、新竹、台中、嘉义、台南、高雄等都会县市。

如今台湾政界、商界、演艺界很多知名人物都有眷村背景:从眷村走出的政治人物有宋楚瑜、朱立伦......从眷村走出的商界名人有邹开莲、陈启礼、郭台铭......从眷村走出的演艺界人士有李立群、刘德凯、胡慧、邓丽君、林青霞、任贤齐、焦恩俊、马景涛、赵文瑄、周渝民......台湾当局对原住民的族系划分相对较为复杂。

1945年国民政府光复台湾后将台湾原住民分为高山族和平埔族两大族系。

平埔族是与外界接触较多、汉化程度较高的族群,而高山族则是较多保持本民族特性的族群,实际上高山族和平埔族内部都存在诸多支系。

后来国民政府又把汉化程度较高的平埔族纳入到汉族人口中统计,不再将其视为原住民群体。

1954年3月14日台湾当局将原住民划分为泰雅、赛夏、布农、曹族、鲁凯、排湾、卑南、雅美、阿美9个族群。

1998年11月曹族更名为邹族。

2001年之前被归于平埔族而纳入汉族人口中统计的邵族被确定为原住民第10族。

2002年原居宜兰、后迁居至花莲的噶玛兰族被单列为一个独立族系。

2004年太鲁阁族被台湾政府从泰雅族中分立出来成为第12族。

2007年原隐身于阿美族之中的撒奇莱雅族独立为第13族。

2008年原被列入泰雅族之中的赛德克族经行政院第3089次院会决议通过为台湾原住民第14族。

这是已被台湾当局确认的独立族系,此外还有巴布萨族、巴赛族、洪雅族等未确认族系。

大陆方面则将这些台湾原住民统称为高山族。

生活在台湾这些不同族群究竟是如何来到岛上的呢?事实上在大约距今1万年前的冰河时期台湾是与大陆相连的,来自华北与华南的大量哺乳动物通过陆桥来到台湾,而史前时代的猎人们则追寻着猎物的足迹来到这里。

在濒临太平洋的台东长滨乡八仙洞发现了台湾最早的人类活动遗址。

这证明至少在三万年前人类就已到达台湾。

当时的人不知道地质学说,然而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却影响着他们的生活:随着海水的上涨使连接台湾与大陆之间的海峡陆桥被淹没,于是台湾成为了一座东海之上的岛屿。

那些最早来到台湾的人就构成了岛上最早的原住民部落。

在航海技术极端落后的年代里海峡阻隔了大陆与台湾的交流,然而人类这种生物有一个特点就是不大喜欢被束缚,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促使人类跨过高山、越过大海却探索山的那边、海的那边究竟是怎样一个世界。

大约在距今五六千年前一群善于航海的人驾着独木舟来到了如今的台湾西海岸并在这里繁衍出独特的大坌坑文化,这标志着台湾新石器时代的到来。

这些台湾的早期居民甚至向周边的东南亚、太平洋地区扩散开来形成了南岛语族。

公元230年孙权命卫温与诸葛直率甲士万人乘坐这样的大船浮海求夷洲(台湾),这是历史上有明确文字记载的中国大陆先民首次开拓台湾之举。

三国东吴丹阳太守沈莹的《临海水土志》详细记载了当时台湾的生产和生活形态。

这是世界上对台湾最早的记述。

隋炀帝曾3次派朱宽、陈棱等人前往流求(今台湾)。

9至10世纪的唐末宋初已开始有汉人定居澎湖。

12世纪中叶南宋将澎湖划归福建路晋江县(今福建晋江)管辖并派兵戍守。

元代又在此基础上设澎湖巡检司进行管辖。

宋元时期澎湖列岛就已基本形成以汉族居民为主的人口格局,相比之下此时台湾本岛的开发仍是相当有限的。

时光流转到15世纪地理大发现使世界日益被联系为一个整体:在此之前的世界史其实是世界各地区各自的历史,在此之后人类真正进入到全球历史阶段。

然而当欧洲人开始迈向远方的星辰大海时中国明王朝却颁布了海禁政策,不过海禁并不能完全阻隔中国与海洋的联系。

东南沿海的浙江、福建、广东等省自古以来就形成了靠海吃海的传统。

即使在海禁政策颁布后东南沿海的商人们仍顶着压力出海贸易。

当朝廷从海上退缩时中国商人却广泛参与到大航海时代的国际贸易体系之中:东南沿海的商人们通过与西班牙人的贸易把西属美洲近一半的白银源源不断运回国内,又通过与当时世界第二大产银区日本的贸易使日本白银大量输入中国。

到了明代后期白银取代铜钱成为中国市场主要的流通货币,而在东南沿海墨西哥鹰币、西班牙银币也成为通用货币,中国从货币领域开始与全球接轨,以致于当时的中国被西方人视为“白银帝国”。

当时海商与海盗其实并没明确的界限:如果海禁政策严厉就会迫使正常贸易的商人转变为海盗;如果海禁政策松弛,那么海盗也可能转型为商人。

对这些靠海吃饭的人而言:一切都是为了生存,至于身份定位问题从来也不是他们所关心的。

事实上在当时明王朝的官方语境下是把这些海商称之为“盗”的。

从明朝万历年间晚期直到天启年间中国东南沿海的海商们一直呈现“群盗林立”的状态,但大都是些西方殖民者的附庸,很难独自成气候。

直到颜思齐的出现才使波澜壮阔的大航海时代后期终于迎来一位中国英雄。

1589年生于福建海澄县(今厦门海沧青礁村)的颜思齐体魄雄壮、精通武艺,从小就有“大哥范儿”,一日打抱不平打死了官员家的仆人。

按明律当斩的颜思齐一路逃到了日本平户,这时他只有十四岁。

日本当时正处于德川幕府执政的初期,作为通商口岸的平户商旅往来繁荣,福建老乡也是随处可见。

颜思齐在这里开起了裁缝铺。

生性豪爽的颜思齐很快在异国他乡站稳脚跟,经过一番打拼成为纵横海上的大商家。

颜思齐声名鹊起之后二十八位华商义结金兰奉他为老大,而这其中就有日后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

这些华商因不满日本势力对华商的诸多压迫而计划攻占平户港。

不料起事前众人为一位兄弟庆生豪饮,其中一位醉酒后无意中泄露计划,引来幕府官兵围剿。

得到通报的颜思齐匆忙中和众兄弟逃往海上。

死里逃生的颜思齐眼前除了前往台湾别无他途。

1624年颜思齐率船队在笨港(今台湾北港)靠岸。

台湾岛地肥水美、大片荒野等待开垦。

颜思齐决意在此干一番事业:他率领大家伐木辟土,构筑寮寨,同时对岛上的原住民加以安抚,商定疆界,互不侵扰。

大局初定后颜思齐派下属率船队赴漳、泉故里招募移民,前后到台超三千人。

颜思齐将垦民分成十寨,发给银两和耕牛、农具等,开始了台湾最早的大规模拓垦活动。

垦荒需要资金投入,于是颜思齐挑选了一批有航海经验的漳、泉人士,以原有的13艘大船利用海上交通之便开展和大陆的海上贸易;同时组织海上捕鱼和岛上捕猎,发展山海经济,以解决移民生产和生活的物质需要。

1625年台湾粮食大丰收,兴奋的颜思齐拉着弟兄们进入诸罗山中打猎。

归来后的颜思齐一病不起,数日后病逝,时年37岁。

颜思齐的一生仿佛一颗流星,然而他的壮举开启了台湾一个新的时代。

从那时起大规模的移民高潮到来:每年都有大批百姓跨越海峡进入台湾岛,在岛上屯垦耕种、繁衍生息。

继颜思齐之后继续书写中国人的海洋传奇的是郑芝龙、郑成功父子。

郑氏家族本质上其实是一个兼具军事和商业职能的海商-军事复合体集团。

郑芝龙凭借强大的军力作为支撑得以垄断占城、吕宋、北港、平户、长崎、孟买、万丹、旧港、马六甲、柬埔寨、暹罗等地的贸易。

此时郑家旗下已拥有包括汉人、日本人、朝鲜人、越南人乃至非洲黑人各不同种族的士兵二万人,拥有超过三千艘大小舰船组成的舰队。

郑成功接手的是当时东亚最强大的海军力量,他凭借强大的海军力量作为支撑控制着南洋一带的贸易航线,建立了山海五商体系,从连接东西洋的贸易网络中获得巨额军饷。

在武器装备上郑成功的舰队与欧洲舰队并没代差:郑家舰队的主力战船大青头长约10丈、宽2丈1尺、高l丈5尺、吃水8尺、载重三四千担。

郑家舰队均配备有红夷、威远大炮,其中有的重炮重达两三千斤。

1661年春郑成功率领二万五千余官兵乘300余艘各类船艇渡海收复荷兰殖民者占据下的台湾岛。

当时荷兰东印度公司事实上并没占领台湾全岛,只是建立了普罗民遮(赤嵌城)、热兰遮城作为贸易站,在台湾岛的荷兰驻军总共不过数千人,军舰也只有东印度公司的4艘武装商船。

在武器性能层面双方也并不存在代差,郑成功的水师完全取得了对荷兰殖民者的绝对兵力优势。

在普罗民遮之战中4艘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武装商船被郑成功水师数百艘战船围攻,最终沉没1艘、逃亡3艘。

在取得普罗民遮城作为据点之后郑军随即由海、陆两面围困热兰遮城,在这里郑军遭遇到荷兰人较为顽强的抵抗,于是郑成功派部下一方面在台湾岛上就地屯田,一方面通过海外贸易获得补给,而对热兰遮城则采取围而不攻的持久战策略。

台湾当地的高山族和汉族百姓纷纷自发援助郑成功的部队,最终热兰遮城被围困七个多月后d尽粮绝、官兵死伤一千六百多人、水源也被切断,这时热兰遮城内的荷兰殖民军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来自巴达维亚的援军上。

1661年七月由六百多名士兵、十一艘军舰组成的荷兰援军抵达台湾,同时他们也为热兰遮城带来了大量补给品。

这时郑成功正派自己的部队赴台湾各地开垦土地、安抚人心,已在全面进行收复台湾后的开发治理工作,因此处于兵力分散状态,这使荷兰殖民者认为有机可图。

八月中旬荷、郑两军于台江内海展开激烈海战,此战中郑军击沉一艘荷兰军舰并夺取船只数艘,自此荷军丧失主动出击的能力。

十二月一名荷兰士官叛逃并向郑成功提供了热兰遮城内的情报,郑成功随即组织了对热兰遮城的持续炮轰,黔驴技穷的荷兰人最终投降,至此沦陷三十余年的台湾重回祖国的怀抱。

始终以明朝忠臣自居的郑成功以台湾作为反清基地,缺乏与之对抗的海上力量的清政府实施了迁界令:强迫东南沿海的居民内迁20公里以上,试图以此断绝台湾郑氏政权与沿海居民的贸易。

迁界政策对中国海洋贸易产生了毁灭性的打击,直到平定台湾郑氏政权后的1684年清政府才有限度地开放禁令。

由于朝廷实行“迁界”,加上清军与郑军长期交战,许多大陆先民为了生存冒着生命危险跨渡汹涌大海移居台湾。

古代中原人移居台湾、东南亚和欧美各地的后裔通常以“唐人”自称,他们的聚居地称为“唐人街”“唐人町”,从此世世代代旅居海外的华人和台湾同胞都把祖国称为“唐山”(意为大唐江山)。

中国大陆移民迁徙台湾、开发建设台湾的这段历史也就被称为”唐山过台湾“。

这些奔赴台湾的大陆先民们以坚忍不拔、荜路蓝缕、前赴后继、勇往直前的优秀族性,以辛勤血汗为后代子孙开拓美丽的宝岛台湾,从而开创了300多年以来“唐山过台湾”的历史……近代著名的爱国史志学家连横在《台湾通史》自序曰:“洪维我祖宗,渡大海,入荒陬,以拓殖斯土,为子孙万年之业者,其功伟矣。

”这些无可争辩的历史事实证明中国人最早发现台湾、开发台湾的,台湾自古以来就属于中国。

如今在闽南漳浦县赤土的“唐山过台湾”石雕园有一组“唐山过台湾”大型浮雕。

这些石雕至今仍在为我们述说着早期大陆先民赴台创业的艰辛故事。

那时候的帆船较小,航速又低,当船途经海峡中的“黑水沟”时常发生船翻人亡的惨剧,幸运抵台的人还得经受瘴疬、毒蛇、猛兽搏斗,经受台风、豪雨、地震等天灾地变的考验,他们在历经千辛万苦之后才终于得以在台湾安家落户,开拓出一片新天地。

正因为渡海过程的艰辛才留下了这样几句家喻户晓的俗语:“唐山过台湾,心肝结归丸。

六死三留一回头,过番剩一半”。

这短短的几乎俗语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道尽了早期赴台先民的艰辛。

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国际佛光会中华总会会长吴伯雄的曾祖父在咸丰六年(1856年)与妻儿一同赴台,然而在渡海过程中吴伯雄的曾祖母不幸落海身亡,最终吴伯雄的曾祖父和当时只有5岁的祖父父子俩历经艰辛方才抵达台湾。

台湾历史上的文化大家吴子光也曾记载过自己的母亲和妻子赴台的故事:吴子光早年与父亲先行赴台打拼,后来母亲蔡氏、妻子陈氏也从老家渡海赴台寻夫。

婆媳俩从广东跨省走过福建两百多里的崎岖山路,在厦门她们拿到了官方出具的路条,从而得以顺利登船出海。

一开始顺风顺水的航程颇为平静,然而就在台湾近在眼前之时忽有大风起自东北,船头被大风吹得偏离了方向,于是东渡之旅变成了西归。

在西归路上婆媳俩又遭遇一系列磨难:被勒索、遭抢劫,甚至是翻船落水险些丧命。

多年后吴子光的妻子陈氏辗转来到台湾,然而母亲却未能同来,这成为了吴子光一生最大的遗憾。

在那个年代女性赴台尤为艰难,因此留下了一句俗语“有唐山公,无唐山嬷”。

然而一个族群要发展繁衍是不可能离开女性的。

其实在大陆先民赴台的壮阔历史洪流中同样不乏传奇女性的故事: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诏安妇女李慈勤毅然渡海赴台,而她渡海赴台的动机居然是为阻止已先期赴台的丈夫纳妾。

男子纳妾在当时几乎再正常不过了,但李慈勤是一个很有主见有独立意识的女性,所以她不能接受此事,于是她带着孩子直接追过海。

也许正因为她这种好胜的独立意识使她在到达台湾后与苗栗地区的土著部落首领达成了土地开发的合约,由此开启了苗栗地区的垦拓历史。

李慈勤的行为在当时一定是被传统礼教文化的卫道士作为一个悍妇典型的,然而恰恰正是这样一个悍妇典型在台湾开拓史上成为了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

早期来台的拓荒者们的故事很多只能从福建、台湾等地的地方志以及赴台家族的族谱中去寻找,因为封建王朝的正史是不会记载他们的。

在统治者的眼中这是一群微不足道的小人物,甚至可能会被视为不安分守己的人,然而正是这群小人物见证了祖国大陆与台湾之间的血脉联系以及台湾筚路蓝缕的开发建设过程。

在中国历史上台湾的名称几经变化:台湾在春秋战国时期被称为“岛夷”,在秦朝被称为“瀛州”, 在三国时期被称为“夷洲”,从隋朝至元朝被称为“流求”, 明朝官方称为“东番”,跟随颜思齐、郑芝龙、郑成功来台的福建省移民则依闽南语称其为“大员”、“台员”、“大湾”等等。

明朝万历年间根据台南安平的平埔族原住民西拉雅族“台窝湾”社的社名在公文中正式使用“台湾”这一名称,不过“台湾”一词在明朝指代的只是台湾省台南地区。

明朝以后大陆与台湾之间人民往来不绝。

明成祖永乐年间下西洋的郑和船队曾在台湾停留,给当地居民带去工艺品和农产品。

如今高雄凤山的特产“三宝姜”传说就是郑和遗留下来的。

15世纪以后倭寇不断骚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明朝政府因此在澎湖增设“游击”,同时在基隆、淡水二港驻屯军队。

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明朝福建水师军官赵若思(秉鉴)曾在台南赤崁修建城堡实施管理。

这表明中国政府的管辖权在当时已正式及于台湾本岛。

17世纪初荷兰、西班牙等殖民者趁明末动乱之机侵入台湾。

1642年荷兰人在赶走西班牙人之后占据了台湾全岛。

1652年9月农民领袖郭怀一领导了一次反抗荷兰殖民者的武装起义。

郭怀一起义尽管已失败告终,却成功打击了荷兰在台湾的殖民统治。

十年后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台湾。

郑成功在收复台湾后仅4个月就病逝了,此后郑成功的儿子郑经、孙子郑克塽统治台湾达21年。

郑氏家族在统治台湾的21年间推行屯田、发展贸易、开办学堂。

这一时期越来越多的大陆沿海居民移居台湾从事开垦,台湾原住民也在与大陆移民的接触中提高了自己的生产技术。

当清政府推行迁界禁海政策时台湾郑氏政权却在大力发展海上贸易:这一时期的台湾和日本、暹罗、越南、菲律宾、柬埔寨等国家均存在贸易关系。

台湾把鹿皮、鹿脯、樟脑、硫磺、蔗糖等土特产销往国外,换回自己所需要的刀剑、盔甲和生活日用品。

郑氏家族统治台湾的21年间台湾一直与海外国家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与此同时一些大陆沿海居民也顶着清政府的禁令与台湾方面展开走私贸易。

台湾的郑氏政权与大陆的清政府之间实际上处于一种军事对峙状态。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7月8日清政府派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水陆官兵2万余人、战船200余艘从铜山向澎湖、台湾进发。

施琅指挥的清军水师先行在澎湖海战对台湾水师获得大胜,从而迫使郑成功之孙郑克塽率众归顺清政府。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政府在台湾设一府三县:台湾府治设在如今的台南,下辖台湾县(今台南)、凤山县(今高雄左营)、诸罗县(今嘉义)。

截至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台湾人口已达190万。

这其中大多数是来自福建、广东的移民。

这些移民为台湾带去了大陆先进的生产经验和技术,而且为台湾的开发提供了最重要的劳动力。

他们与台湾的原有居民一起经过辛勤劳作将台湾从一个大部分地区尚未开发的岛屿建设成为一个经济相当繁荣的宝岛。

这一过程持续了大约200年。

鸦片战争期间台湾兵备道姚营和总兵达洪阿召募乡勇、水勇、屯丁6000余名多次击退来犯英军。

战争期间台湾守军俘获英军182人。

仅在1841年9月11日的战斗中台湾守军就击毙英军32人、俘133人、缴获大炮10门。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在西方列强的压力下开放了一批通商口岸。

19世纪60年代以后台湾的部分地区相继开港。

随着资本的大规模流入、工商业和农业的发展使台湾涌现出了五大家族。

直到今天这五大家族依旧富甲一方,是台湾当地不可忽视的家族势力。

这五大家族中最为耀眼的是曾经的台湾首富“板桥林家”和“雾峰林家”。

这两大林姓家族自清朝乾隆年间移居台湾后一步步从底层向上摸爬滚打成为大陆移民中的佼佼者。

板桥林家和雾峰林家的家族历史可以说是台湾历史兴衰发展的缩影。

板桥林家在台湾发家致富后曾在漳州地区开设林氏义庄为贫困的林姓族人提供帮助。

林氏义庄回馈族人的善举持续了百年之久,直到抗战爆发后林氏义庄因交通原因不得不关停。

雾峰林家依靠开垦荒地、收购田产成为台湾首屈一指的大家族:雾峰林家不仅在经济上一度成为台湾首富,而且参与了清政府平定太平天国、镇压天地会戴春潮民变以及中法战争等一系列军事行动。

雾峰林家因此被视为是深刻影响着台湾近代历史的台湾第一大家族。

1871年12月19日一艘琉球国船只在海上遭遇风浪被吹到中国台湾的牡丹社土著居住地。

由于双方语言不通,结果这群琉球漂流民被牡丹社居民当成入侵者杀死,有几人侥幸逃到了台湾汉人聚居的地区后被保护了起来。

清政府在对幸存者进行抚恤后派船送他们返回琉球。

按说这件事本该就这么过去了,然而日本方面却趁机插手了。

日本以琉球向萨摩藩称臣纳贡为由宣称琉球为日本领土,于是提出台湾土著杀害琉球漂流民的行为是对日本国民的伤害,日本据此向清政府提出索赔要求。

清政府方面认为:台湾系中国领土,琉球为中国属国,朝廷已对双方的摩擦进行了妥善处置,实在没必要对日本有所交代。

1874年1月日本以日本国民遭台湾土著杀害为由入侵台湾。

日本这次侵台最终以与清政府达成和议而告终。

1874年10月签订的中日《北京专约》表明中国对整个台湾行使主权。

此后一部分清朝官员提出台湾设省的建议。

1874年清政府扩增台湾行政区划为二府八县四厅。

1884年至1885年中法战争期间进攻台湾的法军遭福建巡抚刘铭传率军重创。

1885年清政府鉴于台湾的重要性将其由隶属于福建的一个府正式设立为一个省。

在中法战争期间为保卫台湾立下重大功勋的刘铭传由福建巡抚改任台湾巡抚。

刘铭传在台湾巡抚任内铺铁路、开矿山、架电线、兴办企业、创设新学堂、编练新军、改革邮政、发展航运,促进了台湾近代工商业的发展,从而使台湾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大大向前推进,一跃成为当时全国最先进的省份之一,然而1895年清政府却在《马关条约》中把台湾割让给了日本。

1943年11月22日至26日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和中国国民党总裁、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在开罗举行会议。

同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在重庆、华盛顿、伦敦三地同时发表《开罗宣言》。

《开罗宣言》的内容中有一条就是:剥夺日本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在太平洋上夺得或占领的一切岛屿,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必将还于中国”。

这条内容表明国际社会公认东北、台湾、澎湖等地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其次这也肯定了中国收复包括上述地区在内的全部失地、恢复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的正当权利。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签署(苏联于后来加入)的《波茨坦公告》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

1945年9月2日在停泊于东京湾的密苏里号上举行了日本投降仪式。

1945年9月9日中国战区受降仪式在中国南京中央军校大礼堂举行。

10月25日同盟国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于台北举行。

至此台湾、澎湖重归中国主权管辖之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27044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8
下一篇 2022-10-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