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歌大会央视

中国民歌大会央视,第1张

中国民歌大会央视 有人说,《中国诗词大会》的故事太多了,有点喧宾夺主的感觉,对此你怎么看?

戏评康震诗作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教授在中国诗词大会上,有一首“即兴之作“:        大江东去流日月,        古韵新妍竞芳菲。

        雄鸡高歌天地广,        一代风流唱春晖。

        说是“即兴”,我不太相信。

我参加一个同学会,想表演点什么,也得事先准备,何况在有数亿观众的央视节目中亮相!董卿也坦言,每次节目前她都要苦做功课,莫非康震是有“七步成诗”之才的高人?如果真有此才,就不会做出这么差的诗来了。

        说这首诗差,差在哪里?        一是满篇套话,缺乏诗意。

什么“大江东去”(苏东坡的名句不是不可用,但不能滥用),“竞芳菲”、“雄鸡高歌”、“风流”、“春晖”,套话不断,意象杂乱。

        二是平仄混乱,不合格律。

出口七言诗,作为文学教授,当然应该是近体诗中的七言绝句。

从首句看,应该是“平起仄收”的格式,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第一句:1、3两字可平可仄,但第6字必须是平声,“日”字不合。

        第二句:同上句,第6字必须是仄声,“芳”字不合。

        第三句:这句问题就大了。

会做近体诗的人,能不知道“粘对”?所谓“粘”,就是奇数句接偶数句(3接2,5接4,7接6)时,第2字第4字必然与上句平仄相同。

由上面的格式可知,第3句是“仄仄平平”,那么第4句也同样应该是“仄仄平平”。

而“雄鸡高唱”,却是“平平平仄”。

按声律,应是“高唱雄鸡”;当然,这样句意又不通了。

为什么不能另作新句呢?何况参加诗词大会的,有许多女性,光说“雄鸡”也不妥。

“一唱雄鸡天下白”,雄鸡是新政权的象征,借用来指代热爱诗词的新人,并不妥当。

        第四句:平仄又错了!上面说到的“对”,就是偶数句接奇数句(2接1,4接3,6接5,8接7)时,第2、4两字必须与前句相反。

由前述格式可知,此句应是“平平仄仄”,改成“风流一代”,就可以了。

        格律还有个押韵的问题。

此诗首句不押韵,不是不可以,但自古至今,做七言绝句,绝大多数都首句入韵,即一首诗仅第3句不入韵(用仄声字)。

要找一首第一句不入韵的七绝,真的不容易。

        如果是老年大学诗词班学员拿康教授此诗交作业,那么任课老师肯定打“不及格”。

        我想,仍然用类似词语(尽管不免套话),不妨用另一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如此,则诗歌或可写成如下:        东去大江日月追,        诗家古韵竞芳菲。

        雏鹰争诵先贤句,        一代风流展翅飞。

        如此,诗意当然仍可斟酌,总比康教授的顺畅,而格律则完全符合。

交给老年大学的老师,打七八十分肯定没问题。

        若仍用原式原韵,并首句入韵,可摒弃“大江”、“雄鸡”、“天地”等杂乱意象,再改如下:        中华传统万年垂,        代有风流竞郁菲。

        雏凤声声颂风雅,        诗词国里尽朝晖。

        (郁菲:香气浓郁。

成语有“郁郁菲菲。

)        这样,老师可能给你打上九十分了。

         2019年元月10日戏作                      72岁老人      老袁

谢谢邀请!中国诗词大会很不错,选手都值得我们学习,主持人董卿亲和力强,四位导师满腹经论,让我们了解历史,又学到知识,希望老师多普及诗词和相关知识。

选手信息尽量少,多腾出时间说诗词,但是老师点评很好的。

祝诗词大会越办越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27129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8
下一篇 2022-10-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