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话题,觉得特别有意思,最近想到了孔融,也想到了这个人,简单谈一谈。
单单说起张俭,人们就不会有深刻的印象,毕竟距离今天太过遥远,知名度也不大。
事实上,他和我们熟知的孔融、《三国演义》、谭嗣同都有一定的联系。
张俭所处的年代是大汉末期,也就是魏蜀吴三国萌芽、成长、崛起的时期。
他自称是张耳的后人,父亲则做过江夏太守。
张俭所说的祖先张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信陵君。
张耳原是信陵君的门客,后来追随项羽,又投身刘邦,最终被封赵王。
至于张俭是否是张耳的后代,已经不可考。
这个谜题就像刘备自称是中山靖王之后一样,属于自说自话。
反正,在中国历史上,家谱记录完整的两大家族只是曲阜孔门和龙虎山的张道陵张天师,其它的家族都湮灭在历史风尘里,根本无法钩沉。
但说来说去,张俭也绝对不是一个寻常人物。
要知道,科举制度只是在隋唐时期才开始成型,之前的人才选拔制度都是察举(推荐)。
青年时期的张俭被推举为“茂才”,但他对当时的刺史特别不满,称病不去做官。
张飞鞭打督邮张俭50岁时,山阳太守邀请他担任东部督邮。
督邮这个官职在《三国演义》里出现过,刘备挂印而去之前,鞭打的就是督邮。
这个官职不大,但权力不小。
东汉末期,宦官专权,才有了后来的党锢之祸、十常侍之乱,也就是《三国演义》开篇的导火索。
当时,中常侍候览就住在张俭的管辖之地。
候览的家属在当地嚣张跋扈,为害一方。
张俭上书揭露他们的罪行,要求从严治罪。
但这些表章被候览扣下,没有被汉桓帝看到,但两人由此结仇很深。
候览一直想找到一个突破口治张俭的罪,候览的同乡朱并提供了这个机会。
朱并本性谄媚,卑鄙龌龊,张俭很看不起他。
朱并就怀恨在心,上书诬告张俭等二十四人别立名号,共为朋党,企图推翻朝廷。
候览得到这封检举信后,一方面采用类似于好莱坞电影《蒸发密令》中的手法,削去朱并的名字,隐藏他的身份,保护举报人;另一方面立刻开始捉拿张俭。
张俭无奈,开始踏上逃亡之路。
他投宿躲避的人家,多数都受到株连,被杀害的不计其数,郡县也因此凋敝。
但因为张俭的名气和品行令人仰慕,无论逃到哪里,即便会家破人亡,人们还是愿意收留他。
孔融在这里和张俭有了交集。
张俭本来和孔融的哥哥孔褒交情深厚,张俭赶到孔府的时候,孔褒正好外出不在,只有十六岁的孔融在家。
他在明知张俭是通缉犯的情况下,自作主张收留了张俭。
这件事后来走漏了消息,张俭再次出逃,但官府要追究孔府窝藏罪犯的责任。
虽然孔融和孔褒互相揽罪,最终朝廷拍板定案,根据孔褒和张俭私教深厚的事实,以及“长兄为大”的原则处死了孔褒,放过了孔融。
当然,这也和孔家的家世渊源有很大关系。
毕竟在刘邦时期,就已经将孔子的九世孙孔腾封为奉祀君,开始祭祀孔子。
到了董仲舒时代,孔子几乎已经是神一样的存在,朝廷不可能不考虑这一层关系。
张俭年近七十的时候,党锢被解除,张俭才回到家乡。
这时大将军何进(后为董卓所杀)和三公都征召他,推举为“敦朴”,并派出公车(和谭嗣同的“公车上书”暗合。
在他死后,孔融为他撰写的《卫尉张俭碑铭》里也提到:公车特就家拜少府),起用为少府,但张俭没有接受。
建安初年,他再次被任命为卫尉,不得已接受。
但后来看出曹 *** 有野心,就闭门不问世事,并把驾车悬挂起来。
《三国演义》里的“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就有他的影子。
谭嗣同在这里之所以提到张俭,也是表明了一种不愿逃亡,不愿因为自己的逃亡给别人带来灾难。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
有之,请自嗣同始。
”反观梁启超就不是这样,第一时间就跑到了海外,让慈禧无可奈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