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莫里逊组的大型肉食恐龙有哪些?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就要了解一下“莫里逊组”。
莫里逊组是侏罗纪晚期的一个地质层的名称,它的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在美国科罗多洲的莫里逊,生物学家Arthur Lakes首次发现该地质年代化石的地方,因此得名。
莫里逊组的涵盖范围超过了150万平方公里,以美国的怀俄明与科罗拉多为中心,辐射到了加拿大的萨克基万、亚伯达。
该地质层中的岩石以砂泥岩和石灰岩为主。
因此,要弄清莫里逊组有哪些大型的食肉恐龙,就要从侏罗纪晚期而且出土与北美洲的化石中寻找了。
▲上图为:莫里逊组的三种大型恐龙,第一种为迷惑龙,第二种为巴洛龙,第三种为梁龙莫里逊组的食肉恐龙们?由于莫里逊组是整个美洲出土恐龙化石最多的地质层,所以,无论是食草恐龙还是食肉恐龙的种类都有很多,下面我们就简单的挑几种有代表性的说一下。
01 蛮龙蛮龙是侏罗纪时期最强的食肉恐龙,也是侏罗纪食物链最顶端的动物,而且蛮龙的体型庞大,平均身长有12米,体重平均也有8吨左右,因此蛮龙又被称为“侏罗纪暴龙”。
蛮龙生活在距今约1.5亿年前的侏罗纪晚期,它的化石在美国、葡萄牙、南非、坦桑尼亚、中国都有分布,而在美国分布的蛮龙就恰恰是莫里逊组中的。
因此,蛮龙不但是莫里逊组的食肉恐龙,而且是最强的存在。
02 异特龙异特龙是北美莫里逊组中数量最多的肉食恐龙之一,当然它也是生存在距今约1.5亿年前侏罗纪晚期的大型食肉恐龙。
在众多的异特龙化石中,最大者体长9.7米,体重约有3.6吨。
从形态山看,异特龙与暴龙非常相似,不同的是它的眼睛上方有角冠,而且在头骨上有两个大洞,生物学家分析,它的两个大洞大幅度的减轻头部给身体带来的负担。
作为一种大型的食肉恐龙,异特龙的主要食物以其他大型草食性恐龙为主,比如迷惑龙、剑龙等等。
(异特龙头骨化石)03 角鼻龙角鼻龙也是莫里逊组中常见的一种大型食肉恐龙,但是它的体型比起异特龙来要小一些,从已发现的化石看,角鼻龙的体长约在5米左右,体重平均在500公斤左右。
从外观上看,它与其他的食肉恐龙区别不大,但是相比而言,它的牙齿更加的锋利,在鼻子上方长有一个角,这也是它命名的主要原因。
而且角鼻龙的尾巴长且扁平,与鳄鱼的尾巴非常接近。
因此,生物学推断,它可能也是一种半水生的恐龙,而且在浅水区以偷袭其他恐龙以及水里的鱼类为食。
而这种推断恰好也解释了,为什么角鼻龙体型比异特龙这种大型食肉恐龙小,还能在同一区域生存的原因-生态位不同。
总结以上三种恐龙是侏罗纪晚期体型最大的食肉恐龙,而且它们在莫里逊组的地质层中都有被发现。
总的来说,在恐龙时代,从侏罗纪晚期开始,食肉恐龙的体型才真正的开始变大,到了白垩纪,大型恐龙比比皆是。
像角鼻龙这种体型的恐龙,放在白垩纪最多算一种中型的食肉恐龙,但是在侏罗纪晚期,它勉强能够算得上大型食肉恐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