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圭

王圭,第1张

王圭 如果朱元璋和李世民穿越在平行世界,带着原班底人马PK,谁胜?

这两位帝王都是有过功勋战绩的人,而且也都是治国强手,但如果真要他们两位分出一个胜负来的话,这就需要从多方面去作比较了,不能只比较武功,下面就从武功文治上来分析下他们谁嬴谁负。

从军事武功上来说。

精锐。

李世民最为自豪的,就是他亲自组建的玄甲骑兵了,这支三四千人的队伍,是由他在千军万马中精挑细选出来的。

每个士兵,包括战马穿戴的都是铁甲,或者藤甲,虽然厚重了些,但是能够减少一定的粮草消耗,毕竟人数马匹较少,不比上万人大军的粮食消耗。

这支队伍由隋朝继承改制而来,而且这支队伍可以说是精锐中的精锐,无论从单兵作战还是团队作战,都勇猛无常,几乎都是被用作打前锋冲锋战。

从史书中可以看出这支队伍的强悍凶猛,一千人就俘斩王世充部6000余人。

《资治通鉴》上说:世民选精锐千馀骑,皆皁衣玄甲,分为左右队,由秦叔宝,程咬金,尉迟敬德,翟长孙分将之。

每战,世民亲被玄甲帅之为前锋,乘机进击,所向无不摧破,敌人畏之。

行台仆射屈将兵按行营屯,猝与遇,战不利。

秦王世民帅玄甲救之,世充大败,获其骑将葛彦璋,俘斩六千馀人,世充遁归。

王世充气不过,又让窦建德率军10万前来支援,李世民再次带3500玄甲兵,将窦建德的十万人冲得溃不成军,窦建德仅率领数百人逃走了,这也是史上最著名的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

而且,这支队伍里,还有不少我们所知道的大将,比如秦琼,程咬金,尉迟敬德等人,都率领过这支队伍。

这些人,也都是以一敌百,从敌人军中取人首级的猛将。

李世民一生中,鲜有败绩,败的那几次,也不是很难看,没出现过溃不成军,一击即溃的情况。

而朱元璋最为自豪的就是从郭子兴手下接过来的几千老兵,这些士兵都是有着好多次与元军作战的经验,底子厚。

加上他帐下的大将作战勇猛,在冲杀方面屡屡当先,作为前锋冲锋部队,让元军吃不到什么好处。

最著名的一场战争,就是鄱阳湖之战,以20万人打败了陈友谅的60万大军。

至正23年(公元1363年),四月,陈友谅乘朱军主力救援安丰,江南空虚之机,以号称60万的水陆大军于十一日围攻洪都,占领吉安、临江、无为州。

七月初六,朱元璋亲率水军20万,往救洪都,十六日进抵江西湖口。

经过一个多月对峙,陈被困湖中,军粮殆尽,计穷力竭。

于是孤注一掷,冒死突围。

八月二十六日,陈率兵由南湖嘴突围,以进长江而退回武昌。

行至江西湖口时,朱军以舟师、火筏四面猛攻,陈军无法前进,复走泾江,又遭傅友德伏兵阻击,左冲右突,打不开生路,陈友谅中箭而死,军队溃败,5万余人投降。

战术李世民对于排兵布阵也是不弱的,他所采用的战术是,敌强我退,但他不是全退,而是且战且退。

同时,他特别善于侦察敌情,有好几次都差点被敌人给抓到。

只有了解敌方敌情,才知道怎么制定压制对方的计策。

朱元璋善长的是稳扎稳打,逐步推进,步步为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战术策略。

对小战当做大战打,把弱敌当做强敌对待,不会因为对方人少,就骄傲。

对每场战争都是以“如临大敌”来看待。

双方碰面。

如果朱元璋率军20万,对战李世民的王牌精锐玄甲兵,且都是派出手下得力战将出战的情况下。

我觉得,李世民即便有一万的玄甲兵,也不可能打败朱元璋,毕竟朱元璋不是王世充,也不是窦建德那样的人,面对稳扎稳打,以小战当大战看待的朱元璋,李世民的胜算不大。

哪怕两位都称帝了,都带百万之众,也不会有什么胜算。

从治国方面。

李世民在治国方面有:一、任用人才。

李世民登基继成大唐帝位不久,便按他以前当秦王时,以秦王府文学馆的模式新设弘文馆,进一步储备天下文才。

他知人善任,用人唯贤,不问出身,初期延揽房玄龄、杜如晦,后期任用长孙无忌、杨师道、褚遂良等,皆为忠直廉洁之士;其他如李勣、李靖,程咬金,秦琼以及尉迟恭等,亦为一代名将。

他还不计前嫌,重用前太子李建成的旧部幕僚,如魏徵、王圭等,可谓是在他贞观一朝中,人才济济。

二、完善制度。

李世民在位期间在隋制的基础上,做了一些改制,使之更趋于完善,如中央朝廷方面延续了三省六部制,特设政事堂,以利合议问政,并收三省互相牵制之效;地方上沿袭了隋代的郡县两级制,分全国为十个监区(道)。

另外,他颁布行府兵制,寓兵于农;像均田制、租庸调制、科举制等,皆有所发展。

三、从谏如流由于隋朝隋炀帝时期,隋炀帝专政,对于谏大夫的劝谏置之不理,导致隋朝大臣对隋炀帝多有不满,以至于后来被灭国。

而李世民以隋炀帝拒谏亡国为戒,即位后尽力求言,他把谏官的权力扩大,又鼓励群臣批评他的决策和风格。

其中如魏徵,他对李世民的廷谏都多达200多次,在朝堂上直陈皇帝的过失,在早朝时,因为他的直谏,常常让李世民很尴尬,甚至出现抵得李世民下不了台的状况。

四、与民修养。

他开创了贞观之治,使得大唐经济繁荣百姓安定,治国之能君。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盗匪,山匪几乎没有。

有,也是极少数了。

百姓生活上去了,就不会再心生抵抗官府,举兵反唐的想法。

百姓安定了,才不会胡思乱想,一心挣钱,如此国家货币流通。

再一个,唐高宋祖中的唐高就是指的他。

朱元璋的治国策略则是:一、治官护民他本身就是从农民一步一步走过来,农民如果吃不饱饭,都是因为朝廷腐败,置百姓安危于不顾,只知道敛财,以至于让百姓生不如死,为了活命不得不举义旗造反,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就是朝廷刑法太宽太乱,放纵为官者的权利使用,使得贪官污吏越来越多,为此,他十分痛恨贪官,只要知道有哪个官员欺负百姓,他一定要让那个贪官后悔。

二、废中书省早期朱元璋继承元朝宋朝制服,设立中书省宰相制,以中书省下达皇帝诏令,管六部,但刘伯温建议他废中书省,觉得中书省下达的命令都是代表皇帝,如果中书省以他们自己意思下达,那同样代表皇帝的意思,以至于让下面的各级官员只听中书省诏令,连皇帝之令都可以不听,朱元璋也看到了胡惟庸任宰相时的所作所为,于是下令废除中书省,不设宰丞相,让所有权利都集中在皇帝手中。

三、分封诸王朱元璋认为,大明想要长久,还是得靠自己的亲儿子才行,让他们镇守边疆,防止北方游牧民族袭扰大明,让大明边疆不稳动乱。

有了这些儿子藩王,那么今后的皇帝只管做个太平皇帝,一切按照他所颁布的大明律执行就可以了。

四、制大明律朱元璋认为,百姓不需要什么“自由”,所谓的自由就是,能吃饱饭,穿好衣就行了,不得对国家妄议绯论。

制定大明律就是为了镇压和统治百姓的思想,让他们安分守己,老老实实地做一个大明子民。

在治国方面,李世民更胜一筹,所以李世民胜。

所以,要以军事论,朱元璋胜。

胜在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即便李世民也听从谋士的话,步步为营,稳扎稳打,那也是朱元璋胜。

倘若以治国来论,李世民胜。

胜在他重用人才,愿意听从臣下劝谏,使大臣敢言敢说。

而朱元璋因为多疑,对于大臣的话,是采取能听则思,不能听也罢免,甚至杀害忠臣贤良(虽然有些忠臣他不愿意杀,但为了子孙,他又不得不杀,比如宋濂等)倘若,只以军事战术来论成败,那么我只能选朱元璋了。

战将上,朱元璋的战将并不比李世民的战将差。

再说李世民终究是杀兄篡父得到皇位,而朱元璋则是实打实靠自己打下来的江山。

朱元璋肯定输!起点不同,成就不一样。

朱元璋开始是农民起义军乌合之众。

李世民是武将世家,兵强马壮,军事能力过硬!还有一个李世民十八就能统兵带将,这是朱元璋不能比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27766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8
下一篇 2022-10-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