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题主好,我是襟亚。
话不多说,直奔主题!第一个问题:如何理解鲁迅笔下的“看客”?1.关于鲁迅笔下的“看客”,还是首先来看他自己来解释吧!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
牺牲上场,如果显得慷慨,他们就看了悲壮剧;如果显得觳觫(【hú sù】意思为发抖),他们就看了滑稽剧。
北京的羊肉铺前常有几个人张着嘴看剥羊,仿佛颇愉快,人的牺牲能给与他们的益处,也不过如此。
而况事后走不几步,他们并这一点愉快也就忘却了……这段一针见血的文字出自鲁迅的《坟·娜拉走后怎样》!“张着嘴”这个入木三分的刻画,曾经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2.关于“看客”在我们学过的鲁迅课文中的具体表现。
在鲁迅的笔下,“看客”是个屡见不鲜的话题。
《孔乙己》、《藤野先生》、《祝福》、《药》,林林总总、密密压压的各款“看客”,挤在我们语文课本选给我们‘欣赏’的鲁迅各种题材的文章里。
想来大家既便不能全部记的,总有那么一两个例子还忽闪在你学生时代的印记里。
《藤野先生》中这样写道: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 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
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q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对于中国人的“劣根性”,鲁迅先生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看客”现象显然也是这劣根性中的一部分(从今天的角度来看,外国人好像也不例外。
似乎人类都普遍存在着这个恶习),在这一段中鲁迅尖锐的揭露了那个时代的看客嘴脸,甚至毫不客气的自我刨露“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祝福》中有这样的描写: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要听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
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就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一面还纷纷评论着。
看客对于别人的不幸天然怀着一股热情,甚至要“特意寻来”,要看到她讲的“呜咽”,虽然也会留下眼泪,虽然也会叹息,归根结底要获得的是那份“满足”。
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的满足感,是多么残忍和残酷的一种感受啊!无论是看孔乙己笑话的看客;看着侵略者处决同胞的看客;看祥林嫂悲惨遭遇的看客;看革命者被砍头“热闹”的看客,看客的本质都是无知而无情的,都是以别人的不幸来慰藉自己不幸的可恨可悲的麻木不仁的——“恶”。
3.关于鲁迅笔下“看客”所处的时代特征。
鲁迅的笔下的看客,具有他那个时代所特有的社会特征。
关于鲁迅作品评判的那个时代背景,我在另外一个回答“为什么鲁迅的《呐喊》,都没有唤醒麻木不仁的国人?”中曾经有过较为详细的解析,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第二个问题:在生活中你遇到过所谓的看客吗?今天,如果你稍微有些生活经验,见识过几个所谓“看客”现象就不会是什么难事。
无论是在线上还是在线下!当然线上“看客”围观是我们网络时代的特产,它为大家充分的“品头论足”提供了更方便、更自由和更广阔的舞台。
新的时代赋予了看客新的呈现模式,如今“张着嘴”看“杀羊”几乎绝迹了,但是假如正好有机会赶上“杀羊”的场面,估计看的人也是还会有。
不信你看,街上无论是出个交通意外还是其它随便的什么意外,总有人会热情洋溢的围上去津津有味的观赏、品评。
公道的说,看客现象在今天也不是全然没有积极作用,比如对于某些“公共道德”问题就存在着积极的监督功能。
这个也不用多解释,只要是混网络的,没几个人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当然,随之而来的网络暴力等负面现象也的确令人担忧!如果“看客”心理不能在人类的心理活动中消失的话,我想我们只能尽可能的优化它,使它没有那么“恶”才好……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就这样吧,我是襟亚,喜欢我的文字就请点赞、评论和关注吧!——end——(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鲁迅笔下的看客,具体是什么,我也不敢下定义,但我却实实在在地知道生活中的看客,我们这儿不管过丧事,婚事,谁家过事都请管事的经理,经理安排人的项目里就有一项看客,看客是固定一个热情又会说话的精明人负责,过事的主人家的所有亲戚都由看客的人接待,但也有另一种看客,就是村上乡党邻居给过事主人送了礼,执笔收礼的人将人名子写在一张或两张三张的纸上交给经理,经理在把这些名单交给看客的一两个人或三四个人,让他们分路沿门叫人,说是某某家看客,这里的看客是请送过礼的人去主人家入席吃饭的意思。
谢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