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南

漠南,第1张

漠南 朱元璋在北方设置的塞王和漠南诸卫起到了什么作用?

对外在抵御北元(蒙古)南下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对内避免了武将专权。

至于为什么这样说呢,接下来宋安之先来大概说说。

首先漠南诸卫属于是明朝的边防部队,主要在于防御北元(蒙古)南下。

而九大塞王不只是明初在边塞之地的九个藩王,更是明初最有权势的九个藩王,因此被称之为塞王。

而这些塞王其实就是边防部队的最高统帅,他们不只是拥有封地的军政大权,更是可以节制这些边防部队。

诸如当时还是塞王之一的燕王朱棣是“屡帅诸将出征”,明太祖朱元璋还令他“节制沿边士马”。

其实明初的藩王制度与明成祖朱棣大改以后的藩王制度不一样的,虽然明太祖定下的藩王制度,对于藩王待遇很好,但是藩王们也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那便是身为中央朝廷的藩屏,在边疆的藩王要抵御外敌,在内地的藩王则是要维护一方安稳,是天子在地方的代言人。

而这个制度也不错,要知道明朝开国以后,蒙古建立的全国性政权元朝虽然灭亡,但是退回漠北的割据政权北元,依旧不容小觑,拥有着强大的实力,一直妄图南下恢复元朝天下。

而在这个过程之中。

明太祖朱元璋进行了八次北伐,其中第六次北伐由蓝玉统帅,将北元打的名存实亡,算是又重新回到蒙古部落时代。

而第七次、八次北伐,随着明太祖朱元璋的儿子的成长起来,也参与了进去,其中晋王、燕王的功劳很大。

而八次北伐之后,在抵御蒙古南下方面,九大塞王也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在这里就有了两个好处,一是边疆以九大塞王为主导,不只是抵御蒙古南下功劳赫赫,朝廷更是因此不必给驻边武将更大的权力,避免了武将专权,甚至威胁到皇权的情况。

二是明太祖朱元璋对于自己的儿子肯定信任,所以这些边疆塞王拥有很大的权力,相当于天子的代言人,受到的限制肯定很小,所以更加方便他们开疆拓土和巩固边防。

整体来说塞王和漠南诸卫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回答,欢迎吐槽、点赞、关注~

1368年明朝建国,设九大塞王,统辖漠南诸卫所。

塞王指明朝在尊王攘夷思想下制定的镇守边塞扩土开疆的藩王,即从东到西是指辽王、宁王,燕王、谷王、代王、晋王、秦王、庆王、肃王九王。

“此九王者,皆塞王也,莫不敷险隘,控要塞,佐以元戎宿将,权崇制命,势匹抚军,肃清沙漠,垒帐相望。

”同时,还经常派遣宗王出边巡狩。

明太祖北伐成功将元军赶出了长城以北地区,并未赶尽杀绝。

元朝的明朝疆域全图 1433年(明宣德八年)残存势力虽然经常互相残杀,有时强盛有时衰弱,但一直侵扰明朝的边境,企图卷土重来。

因此,明朝自建国起,其国防就一直以北方边镇最为重要,洪武年初,朱元璋即在北方设辽东〔今辽宁辽阳〕、大同、宣府〔今河北宣化〕、延绥四镇,不久又设宁夏、甘肃〔在张掖〕、蓟州〔今天津市蓟县〕三镇,其镇守为武职大臣,提督则为文职大臣。

又以山西镇巡统驭偏头三关,陕西镇巡统驭固原,也称为太原、固原二镇,这九镇统称“九边”。

明朝与瓦剌、鞑靼的对峙 1582年(明万历十年)九边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绵延万里,朱元璋又在长城以北建立大宁卫〔今凌源〕、开平卫〔今内蒙古多伦〕、东胜卫〔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三个军事重镇,作为九边的外围据点。

于要害之地,如紫荆关、芦花领、古北口、居庸关、喜峰口、松亭关等处,也都置兵戍守。

于是东起辽阳,西经大宁、开平、兴和、独石、东胜,抵大同,数千里间,各边镇卫所都驻军队、开屯田,声势相连,形成了一条牢固的防务线,用力拱卫了明朝北方的广大领土,捍卫了新生的大明政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29475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9
下一篇 2022-10-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