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和晏几道

晏殊和晏几道,第1张

晏殊和晏几道 晏殊和晏几道是什么关系

1、晏殊和晏几道是父子关系,晏殊是晏几道的父亲,晏几道是晏殊第七个儿子。

晏几道可以说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公子哥,自小就是锦衣玉食的待遇。

直到晏几道的父亲晏殊过世后,晏家的政敌方才出来打压。

2、晏几道的生活越来越糟糕,知道不出人头地就没有出路后。

晏几道发奋图强,潜心六艺,不仅学术百家,而且文才出众。

虽然晏几道晚年过的很凄凉,但他流传下来的诗词歌赋,无不是文学史上的瑰宝。

3、从小就有神童之称,虽然说他天生就聪明,但是从来不怠慢,尤其是学习方面是非常的刻苦。

后来通过科举中了进士。

于是在朝廷做事,且担任比较重要的职位,后来因为撰修李宸妃墓志之事,遭人d劾,被贬知州,51岁的时候在家因病去世。

4、对于晏殊给晏几道一出生就丰衣足食的生活,这位公子哥从小就不知道上进,但是直到晏几道的父亲晏殊过世后,晏家的政敌方才出来打压。

晏殊和晏几道是不是一个人?他们的事迹晏殊和晏几道的词的风格,有什么不同之处?

晏殊和晏几道父子是北宋前期词坛承前启后阶段开宗立派的一对重要的作家。

晏殊是与欧阳修齐名的词人,他的词风以柔情题材为主,“左宫右徵,和婉明丽,为北宋倚声家初祖”。

晏几道词风与父亲相近,但是水平超过了父亲,有“秀气胜韵,得之天然”之称,在继承父亲的清丽词风的同时,又有所发展,多有沉挚悲凉之作,艺术成就在父亲之上。

有人说晏几道词是对晏殊词的深化,是有一定道理的。

北宋是一个重文轻武的朝代,自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开始,统治者在官员中提倡的是“多积金帛田宅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终天年” 的奇葩官风,造成了整个社会的奢靡风气。

而一个词人的创作,与他所处的时代是有不可分割的联系的,所以“未尝一日不宴饮”的太平宰相晏殊的作品,多是在优游富贵的生活中创作出来的,有着风流蕴藉、温润秀洁的风格,但是这种生活也禁锢了他的词的水平没有更进一步,始终在花间词的小范围里打转,艺术成就没有更大的突破。

而晏几道既经历了富贵生活,又遭遇过生活的不幸,所以他的作品有着更为深刻的思想意义。

一、生活经历不同晏殊是古代大文人中命运最好的之一,他生活在宋代真宗和仁宗两朝,此时正是北宋的太平盛世。

当时虽然北方有辽国和西夏的威胁,但毕竟大规模的战争没有开打,整个社会还是安宁祥和的。

而这一时期也是北宋经济发展非常快速的时期,文化也非常繁荣。

宋朝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对官员们采取厚俸养官的政策,官员们的生活十分富足,“日日宴饮,夜夜笙歌”是官员们生活的主要内容。

(晏殊)晏殊就是幸运的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太平宰相。

他生活富贵清闲,他的作品也多是记录这种优越的生活和富足中产生的闲愁。

比如他在代表作之一的《浣溪沙》中写道:“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的世界,就是喝一杯美酒,作一首新词,酒足饭饱之后,去花园里转转,看看暮春时节的景色,看看那只飞来的燕子。

他有没有愁?当然有,他愁的是时光如白驹过隙催人老,一年又一年,自己也会慢慢老去,也不知道能享受这样的生活到什么时候。

作为宰相,他有没有想过国计民生?有没有想过国家安宁?没有,至少,他的作品中没有这样的体现。

晏殊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愁”这个字在他的作品中出现的次数很多,有“闲愁闲闷日偏长”、“酒醒人散得愁多”等许多佳句。

但是这种愁只是富贵闲愁,是一种带着优越感的“愁”,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愁”,是精神上的空虚和政治上的无所做为带来的颓废。

晏几道是晏殊最小的儿子,他从小便如贾宝玉一样,含着金钥匙出生,童年与少年都是在富贵窝中成长,不知世间艰辛为何物。

可是自从父亲去世后,晏家家道渐渐中落,他自己仕途也不顺利,甚至还受到过牵连入狱。

他中年时,父亲的墓被盗,遗骨居然被盗墓贼砍碎,更是给了他心里重重一击。

正是因为他亲身经历过晏家的盛衰,饱尝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他的作品也比父亲的更加深刻,能够揭示社会的阴暗面,将词的思想意义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性格不同晏几道的为人正如好友、大词人黄庭坚说的那样:“仕宦连蹇不傍贵人之门,家人寒饥面有孺子之色,人百负之而不恨”,是一个性格孤傲而又保持纯真的人,也是一个不合时宜的人。

就连好友黄庭坚想帮助他都被他谢绝,权相蔡京找他写词歌颂自己,晏几道写出的作品“竞无一语及蔡”,可见他的心性。

(晏几道)家道中落之后,晏几道不善钻营,到了晚年甚至生活都成了问题。

他混迹于青楼楚馆,与歌妓为伍,但他的心里对这些歌妓充满了同病相怜的同情。

他也有一首《浣溪沙》,写的就是妓女们的生活:“家近旗亭酒易酤,花时长得醉工夫,伴人歌笑懒妆梳。

户外绿杨春系马,床前红烛夜呼卢,相逢还解有情无。

”从表面上看,妓女们的生活热闹无比,但她们都是别人寻欢作乐的工具,并没有人地对她们动真情。

一旦她们年老色衰,等待她们的只能是“借与青楼忍泪听”的悲惨结局。

但是,在晏几道眼里,这些妓女的人格,比许多男人还高洁。

他以花来比喻这些可怜的女性,同情她们“横玉声中吹满地,好枝长恨无人寄”的不幸,也借“人情却似飞絮,悠扬便逐春风去”来控诉那些玩弄她们的男人,同时也借这些妓女的命运,来折射出自己的命运。

他知道自己不可能去投机钻营,所以不能得到朝中权臣的青睐,只能借酒浇愁,在大醉之时,用笔写下自己的心声。

“雕鞍好为莺花住。

占取东城南陌路。

尽教春思乱如云,莫管世情轻似絮。

古来多被虚名误。

宁负虚名身莫负,劝君频入醉乡来,此是无愁无恨处。

”——《木兰花》在生活困顿之际,晏几道也回忆起少年时的美好生活,这更增添了他对现状的悲愤。

这时他的作品,凄婉低徊,感情哀伤浓郁,艺术境界远远超过了父亲。

《鹧鸪天》就是这一类作品的代表:“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在这首作品中,晏几道通过运用场景和时间的对照,烘托出了一种凄迷的心绪,将自己的身世和遭遇写到词中,写尽了人世的悲欢离合,是一首成就很高的抒情词。

三、借用的工具不同晏家父子都是即景抒情的高手,都善于抓住鲜明生动的形象,营造出一种形神兼备的意境,从而给人美的享受。

但是父子二人也有一些细微的区别。

晏殊的词下笔自然,语言精练,不着浓艳色彩,也没有雕琢的痕迹。

比如他的《清平乐》:“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

绿酒初尝人易醉。

一枕小窗浓睡。

紫薇朱槿花残。

斜阳却照阑干。

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这首词写的是一个富贵人家的小姐的闺思,晏殊用秋风吹落梧桐叶和紫薇凋零来营造一种淡淡的哀愁,这位少女喝了两杯淡酒,正在熟睡,也许她在梦中,见到了自己的情郎,正用春梦抚平自己的相思。

这种感情是纯真的少女的闺思,淡到不仔细读都体会不出来。

相比父亲,晏几道的词情真意切,凄婉得多。

他善于将感情寄蕴在意境之中,虽然同样是借景抒情,但于父亲的风格还是有很大的差别。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这首《临江仙》采取的是一种倒叙的风格,从最初相见到后来的分别,以楼台高锁、帘幕低垂的清凉景象,让读者仿佛又见到了当年欢歌宴舞的盛况,用落花、微雨来烘托人物的孤寂,用双飞燕来暗示怀念的情郎,所以极美,也极凄凉。

晏殊的作品喜欢用春来秋去的燕子来烘托意象,无论是“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还是“日高深院静无人 穿帘海燕双飞去”,再或者“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都反映了他“要走的全然要走,生命总在消逝中虚无”的人生观,是他对时光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

晏几道擅长用“酒”来营造意象,这是因为酒是他中年之后的伴侣,是他用来忘记烦恼,求得解脱的工具,也是他在世上唯一可以快乐的源泉。

无论是“从来往事都如梦,伤心最是醉归时”,还是“酒罢凄凉,新恨犹添旧恨长”,再或者“劝君频入醉乡来,此是无愁无恨处”,酒是他佯倘于现实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桥梁,是他释放压抑的良伴,更是他精神层面的体现。

所以读晏几道的词,感情更为真挚,更能打动人心。

四、现实与非现实的不同晏殊的词是对现实的歌唱,晏几道的词则带有非现实性。

这是两人不同的人生价值取向决定的。

晏殊有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而功成名就之后,当上了太平宰相,在他看来,四海清宴,自己的理想已经达成。

所以他的身上有一种成就感,在他看来,他追求闲适散淡的生活情调乃是魏晋遗风,是高士之所为,值得自己自豪。

所以他的词,是反映现实为主,体现的是他的现实的满足。

因此他的词中,虽然偶有无可奈何的伤感和难以排遣的闲愁,但并没有壮志未酬的悲愤,也没有凄厉哀绝的控诉。

因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晏殊的词中,多的是“兰堂风软,金炉香暖,新曲动帘惟”的富贵太平了。

晏几道的作品,已经通过心灵与情感的抒发,突破了现实而进入到一个新的世界。

他一生欲求不得,无论仕途还是爱情,乃至生活都不如意,他只能把思想超越于这个现实世界之外,去一个非现实的世界寻求满足和安宁。

词是他心灵的寄托,所以他的词并不一定写实,而是多追忆,多梦境,写的是一个与现实社会相对立的、他心中理想的世界。

最后,献上一阙我最喜欢的晏几道的作品,让我们借这首词,走进这个与杜甫仅有“诗与词之分疆”的大词人的心灵,感受他深沉浓郁的感情,看看柔软婉丽的审美规范是如何在晏几道手中被发挥的淋漓尽致的:“彩袖殷勤捧玉锺,当年拚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 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鹧鸪天》。

晏殊.晏几道父子世称二晏,均是北宋著名词家。

晏殊…宰相词人。

他的词继承南唐花间派和冯延巳的典雅流丽词风,开创了北宋婉约词风。

他的词语言清丽.声调和谐,闲雅而有情思,独具风格。

他的《浣溪沙》—曲新词酒—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堪称千古名篇。

可惜他万首词作大多散佚,留下来的只有l3o余篇,只能管中窥豹了。

晏几道…世称小晏。

他的词风哀伤深婉,雅俗两兼,多为追怀往昔欢娱之作,情调伤感,风格婉丽。

但全都是他自己生活的感受,是从肺腑里流出来的文字,因而真挚感人。

他写了大量的男女之情,描绘了不少有血有肉的妓女形象,但他是以严肃的态度去描述的,绝非风花雪月可比。

所以黄山谷说他是:狎邪之大雅,豪士之鼓吹。

他真挚的感情.严肃的态度·清丽的语言,给宋词注入了新活力。

如他的《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飞。

亦是千古传唱名篇。

二晏词风都属婉约词派。

不同的是:晏殊身居相位,故其词体现出的多为闲雅之情。

而晏几道作为没落公子,且又个性耿介,不肯依附权贵,—生仕途不利,其笔下自然没有其父的闲雅,而更多的是哀伤。

这大概就是他们风格的差异吧!就二晏成就而言,当更诩小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31069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9
下一篇 2022-10-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