诤臣

诤臣,第1张

诤臣 诤臣是什么意思?

刘安世母亲教导他说的话,原文如下:安世仪状魁硕,音吐如钟。

初除谏官,未拜命,入白母曰:“朝廷不以安世不肖,使在言路。

倘居其官,须明目张胆,以身任责,脱有触忤,祸且立至。

主上方以孝治天下,若以老母辞,当可免。

”母曰:“不然。

吾闻谏官为天子诤臣,汝父平生欲为之而弗得,汝幸居此地,当捐身以报国恩。

若得罪流放,无问远近,吾当从汝所之。

”。

原话大致意思是说:我听闻谏议大夫是天下最敢于直言的大臣。

所以“为”字在此处的意思应该是“是”。

个人理解,希望对题主有帮助

为何明朝有那么多诤臣,坚持己见不惜与皇帝对着干,清朝则少?

清朝毕竟是满族人当皇帝,汉族官僚在这个体系里应该是比较边缘化。

随着后期太平天国运动,汉族官僚建立军功,逐渐掌握更多实权,所以后期敢言的汉族清流感觉比较多。

满族官僚应该没有这个当诤臣的传统和文化。

这说明两朝皇权的集中度不可同日而语。

造成这种情况有多个原因,最主要的就是清朝对士大夫的两波暴力恐吓。

第一波是清初的惨烈屠杀,不仅有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还有江阴、广州等地的屠城,杀人盈野,血流成河;第二波是大规模文字狱,最著名的是康熙朝的明史案和雍正朝的吕留良案。

明史案被杀七十余人,其中凌迟十四人;吕留良案牵连全家八十余口,男年十六以上均斩立决。

同时,在具体制度上,清朝也强化了皇帝权威。

明朝圣旨需要内阁票拟,司礼监披红,还要经给事中核查,给事中认为诏旨不妥,可予以封驳。

未经前述程序直接发出的圣旨为中旨,官员有权不执行。

清朝则没有这些制衡皇权的制度,严格的说,清朝的圣旨都是中旨,所谓军机大臣不过是“跪受笔录”的“锁喉之臣”。

在社会层面,清朝也限制了士大夫的影响力。

清初一百年曾禁止全国书院,而且有清一朝均禁止生员参与政治。

士大夫评议时政的平台和干预地方事务的抓手均受严重制约。

因此,明朝士大夫运用其学术能力、舆论影响力、经济实力,甚至利用群体事件与皇帝博弈的精彩景象,和诤臣强谏的朝堂风采,被满清的屠刀及制度锁链一扫而空。

从此,清帝不但掌握法统,也掌握了道统,控制了儒家经义的解释权,占据了舆论制高点,自此,法统和道统合一,清帝真正掌握了至高无上的权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31756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9
下一篇 2022-10-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