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娥

秦娥,第1张

秦娥 秦娥是谁?《忆秦娥》词牌是怎么演化而来的?

《忆秦娥》是一个常见词牌,古代很多诗词大家都曾以该词牌填词,其中有李白、张先、苏轼、贺铸、李清照、范成大、刘克庄、刘辰翁和纳兰性德等,此外,当代毛泽东也曾依此词牌填了一首家喻户晓的名作《忆秦娥·娄山关》: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忆秦娥》词牌首见于《忆秦娥·箫声咽》词,这首词一般认为是李白所作,但明代以后也有人质疑,认为这是晚唐五代词人所作,此词历来广受好评,被誉为“百代词曲之祖”,其词如下: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这首词中秦娥是指春秋秦穆公之女弄玉,李白借其描述一位女子思念爱人的痛苦心情。

传说弄玉善于吹笙,后来嫁给了善吹箫的萧史,后来两人月下吹箫,感凤来集,夫妇便一同仙去。

很多文学作品都曾提到秦娥弄玉,李白《寓言三首》有“以欢秦蛾意,复得王母心”,而乐府诗《凤台曲》则完整地叙述了弄玉的故事:尝闻秦帝女,传得凤凰声。

是日逢仙子,当时别有情。

人吹彩箫去,天借绿云迎。

曲在身不返,空馀弄玉名。

《忆秦娥》定为词牌后,便以《忆秦娥·箫声咽》定正格,多用入声韵,上下阕各五句,两阕后三句字数、平仄相同,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也是入声韵,后来贺铸填词《忆秦娥·映朦胧》,则变格三平韵、一叠韵,不过后人较少据此填词。

《忆秦娥》词牌名,因有《忆秦娥·箫声咽》中有“秦娥梦断秦楼月”,又名《秦楼月》,而苏轼据此词牌又填《湖州贾耘老小妓名双荷叶》,其中有“清光偏照双荷叶”,故又名《双荷叶》,另外还有《蓬莱阁》、《子夜歌》、《碧云深》、《花深深》、《中秋月》、《华溪仄》等别称。

以上是关于《忆秦娥》词牌来历、典故及演化过程介绍,不知您是否喜欢填词?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六甲番人。

秦娥即秦穆公女儿弄玉,她于楼上吹萧,与丈夫萧史一起跨凤仙去。

《忆秦娥》词调始自李白,其词曰:萧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更名为《秦楼月》。

苏轼有词曰:双溪月,清光偏照双荷叶。

红心未偶,绿衣偷结。

背风迎雨泪珠滑,轻舟短棹先秋折。

烟鬟未上,玉杯微缺。

此调只有40字,较李白词46字为少,词名《双荷叶》。

贺铸有词曰:晓朦胧,前溪百鸟啼匆匆。

啼匆匆,凌波人去,拜月楼空。

去年今日东门东,鲜妆辉映桃花红。

桃花红,吹开吹落,一任东风。

此词改仄韵为平韵,字数.句式结构与李白词同,词名《子夜歌》。

此外,无名氏词有“水天摇荡蓬莱阁”句,故名《蓬莱阁》。

张辑词有“碧云暮合”句,故名《碧云深》。

孙道绚词有“花深深”句,故名《花深深》。

徐有贞词有“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句,故名《中秋月》。

长筌子词又名《华溪仄》。

此词多用以抒写相思离别或羁旅愁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32356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9
下一篇 2022-10-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