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古代官学起源于夏朝,《孟子》中说,夏曰校,商曰庠,周曰序。
这里的校丶庠丶序都是学校的名称。
当时是一种政教合一的办学形式,学生“学在官府”,都是官办性质,目的是为统治者培养人才。
据记载,西周时期分国学和乡学,国学设在天子和各诸侯国的宫城,乡学设在地方官府。
直到春秋时期,周室式微,统治动摇,私学才逐渐兴起。
二,中国古代最早的官办大学是齐国的稷下学宫。
战国时期,田齐桓公午在齐国都城临淄创办了稷下学宫,到齐宣王时最为兴盛,来自各诸侯国的学士有数千人,儒丶墨丶法丶名丶阴阳等诸子百家都聚于稷下研讨学问,百家争鸣在这里形成了高潮。
齐国执政者对稷下学子提供宽廠的校舍,给予很好的生活待遇,政治上待遇也是特别优越的,比如对学术上做出巨大贡献的荀子丶淳于髡丶邹衍等七十余人给于上大夫待遇。
这里的官学是相对于私学而言的吧?中国历来有民间办学的传统,最著名的莫过于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
历朝历代办的私塾,是培养读书人的主要渠道。
至于官学,自古有之。
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最高学府,太学之名始于西周。
夏、商、周,大学的称谓各有不同,五帝时期的大学名为成均,夏为东序,商为右学,周代的大学名为上庠,在洛邑王城西郊,汉朝称为太学。
太学初建时为50人,汉昭帝时增至100人,王莽时增至10000人,“博士弟子”有免除赋役的特权。
“博士弟子入选”,内由太常负责选择,外由郡国察举。
武帝还下令天下郡国设立学校官,初步建立起地方教育系统。
太学和郡国学主要是培养统治人民的封建官僚,但是在传播文化方面,也起了重要作用。
东汉桓帝时太学达三万人。
汉末丧乱,魏、蜀、吴仍立学。
晋武帝立国子学,自此既有太学,又有国子学,晋国子学隶属太学,祭酒只设国子祭酒一人,博士则分国子博士与太学博士。
晋迁都南京后复设太学,以后南朝太学数度废置。
北魏立太学。
隋国子监(先称寺,继称学,炀帝定为监)所统有太学。
唐制以国子监领太学等六学。
太学掌教五品以上及郡公、县公子孙、从三品曾孙为生者。
北宋除在东京汴梁设立国子监,还在陪都西京(河南府,今洛阳)、南京(今河南商丘)、北京(大名府)陆续置国子监。
宋熙宁新政,分太学为上舍、内舍、外舍,确立太学生依年限等条件,由外舍升内舍,再升上舍,再经考核,定其出身并授官职,绍圣中,一度废科举,专以三舍法取士。
辽国曾在五京设国子监。
金亦有国子监及太学博士。
元朝只设国子学。
明朝洪武元年在南京设国子学,洪武十五改为国子监,国子监内设太学;永乐元年又在北京设国子监,因此有南北两监。
清朝设立国子监。
所以,隋代设国子监以后,有些时期在国子监内设太学,有些时期无太学。
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