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倚修竹

日暮倚修竹,第1张

日暮倚修竹 如何理解“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这句话的意思是,大山里的泉水清澈朋亮,出山后会染上污浊。

也可比喻山里人的淳朴和高洁,走出大山后,迷失了纯真和自我。

我是文化领域创作者文子心语,我来回答: “在山泉水清 ,出山泉水浊”两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佳人》。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夫婿情薄儿,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诗的主人公是个战乱中被遗弃的女子。

虽然出身于高门府第,但却生不逢时。

兄弟虽高居官位,但惨死于乱军之中。

娘家人亡势去,又被薄情夫婿无情抛去。

社会、家庭、个人的灾难纷至踏来,统统降临到这个弱女子的头上。

但诗中女主沒有被不幸所压倒。

她吞下生活的苦果,独向深山而与草木为邻。

深谷幽居,茅屋需补,卖珠饰度日,采柏子而食。

天寒日暮之际,倚修竹而临风。

无论从物质从精神来说,佳人的境遇都是苦不堪言,孤苦难捱的。

但诗人用“赋”的手法,描写佳人孤苦生活的同时,也借助“比兴”赞美了她高洁自持的品格。

“牵萝补茅屋,摘花不插发 ”,表现了她的纯洁朴素心灵,“采柏动盈掬,日暮己修竹”却将女主与“柏”、“竹”这些崇高品质的象征联系起来,意在暗示读者,那时乖命蹇的女子不是很像那经寒不凋的翠柏和挺拔劲节的绿竹吗?清人黄生认为:“偶有此人,有此事,适切放臣之感,故作此诗”。

而诗中女主与诗人杜甫弃官漂泊,仍丹心耿耿的境遇很有些相通之处。

文子心语认为“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从字面上很好理解,但诗人绝对不单单是写泉水的“清”与“浊”的。

“在山泉水清”在诗中是象征女主高尚情 *** 的。

用山泉水清比喻空谷佳人的品格之清,也是诗人所追求和坚持的信念。

而“出山泉水浊”的内涵则要丰厚许多。

再清的泉水,出山后也会际遇很多,浊易清则难了。

命运可以悲苦,情 *** 必须高尚。

这是佳人形象的两个方面。

也是诗人所尊重和坚持的信念。

古人尚且如此,放在今日仍具现实意义。

当今社会物质相对丰富,社会地位有所提升,少有食不裹腹,更无流离失所。

然而,肤浅的精神境界,物欲的极度放大,思想的不思进取,观念的陈旧落后等等,都会让情 *** 变的低贱,让人品失去尊贵,当然也是让“泉水变浊”的因素。

但无论如何,为人的底线,情 *** 的高洁是始终要谨记和坚持的。

“水浊”有外界的影响和因素,但人品和情 *** 上的“水清”则是可以自己把握的。

我是文子心语,希望我的回答能引起友的共鸣和交流。

更希望得到友的支持鼓励,点评+转发。

感谢有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32457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9
下一篇 2022-10-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