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言:“文王有声,遹骏有声”。
现在的意思是“周文王有好名声,如雷贯耳大名响”。
这是在点醒人:人是有名声的。
一个好名声,抬你一辈子;一个坏名声,毁你一辈子。
有些名声一辈子都完不了,周文王的好名声流传了几千年了。
名声两个字,真是既让人喜,又让人畏。
“文王有声,遹骏有声”出自《文王有声》,作者不可考,是歌颂周文王的一篇诗文。
目的在于美化周文王,为“以下犯上”的行为作出辩解。
全文:文王有声,遹骏有声。
遹求厥宁,遹观厥成。
文王烝哉!文王受命,有此武功。
既伐于崇,作邑于丰。
文王烝哉!筑城伊淢,作丰伊匹。
匪棘其欲,遹追来孝。
王后烝哉!王公伊濯,维丰之垣。
四方攸同,王后维翰。
王后烝哉!丰水东注,维禹之绩。
四方攸同,皇王维辟。
皇王烝哉!镐京辟雍,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
皇王烝哉!考卜维王,宅是镐京。
维龟正之,武王成之。
武王烝哉!丰水有芑,武王岂不仕?诒厥孙谋,以燕翼子。
武王烝哉!“文王有声,遹骏有声。
遹求厥宁,遹观厥成。
文王烝哉”的意思:文王有非常大的声望,就如同雷电一样响亮。
文王只求天下能够安宁,终于看到国运昌盛。
文王真的一个英明的君王!鉴赏:了解古诗词,必先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以及创作的目的。
《文王有声》出自诗经,具体作者已不可考。
商朝末年,纣王无道,肆意妄为,屠杀功勋,引发各诸侯的不满与恐惧。
为求自保,西伯侯(即周文王)愤而反抗,终于夺得政权。
民间传说夏商两代的君王都是人王,与诸神并列,自周朝起,君王只能称“天子”,就是上天的儿子。
那么就意味着文王伐纣实际上是人臣背主、以下犯上。
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的头一次。
为了统治需要,就需要做两件事:1,美化“文王伐纣”这一行为,把大众对于“以下犯上”的焦点转移到“以有道伐无道”,美化成“正义的战争”。
事实上,这为后世“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和“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埋下了伏笔。
朝代更替,文王是始作俑者。
2,美化周文王。
“以下犯上”在封建社会为礼法所不容,除了美化“文王伐纣”的正当性,还需要美化“文王”,就像“高祖斩白蛇”一个道理。
那么《文王有声》通篇都是在陈述文王的高贵品德和丰功伟绩,塑造一个伟大的形象,来维护周朝的合法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