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帝

晋文帝,第1张

晋文帝 晋武帝为何在选太子问题上犯糊涂?是怕老婆还是不愿得罪功臣?

并没有犯糊涂。

恰恰相反,如果他不选司马衷 恐怕才是犯糊涂了。

研究历史,千万不能陷入一种结果论的怪圈:这个皇帝做的不好,所以他父亲选他继承皇位的时候就一定出错了。

这是不成立的。

皇帝做的不好,不见得是父亲选错了继承人,其他人做皇帝未必比他好。

我们说一个皇帝选继承人最重要的是什么?不是才能,而是能够服众,能够让众人都承认。

而让所有人都能承认,最重要的就是这个继承人的出身,说白了,就是嫡长子继承制。

这是绝大多数王朝传承皇位都不敢逾越、必须坚守的底线。

惠帝司马衷的母亲是武帝司马炎的皇后杨艳,所以是正宗的嫡子。

论排行,司马衷是司马炎与杨艳的第二子,但是长子司马轨年仅两岁就夭折了,所以司马衷就是实际上的嫡长子,继承皇位合情合理合法,如果选了别人,那才是出了问题!当然,有人可能会说,如果嫡长子有严重缺陷,也不能继承皇位。

没错,如果某个皇子仪容极其丑陋、有严重残疾等问题,确实不适合继承皇位。

但是,司马衷有这方面问题吗?其实根本看不出他有这方面问题。

说他有问题,恐怕就是一直盛传他是“白痴皇帝”,所以许多人真的认为司马衷就是个白痴。

那司马衷究竟是白痴吗?其实,虽然做皇帝做的不好,但要说他智力有问题,那是毫无依据的。

一、何不食肉糜,源自西晋初期的奢靡之风说司马衷是白痴皇帝,源于两个事件,一个是“何不食肉糜”,一个是“官私蛙鸣”。

何不食肉糜,讲的是司马衷在百姓遇饥荒,没有粮食。

司马衷就问,为什么不吃肉粥呢?由此人们认为司马衷就是弱智。

但是,这个锅不应该司马衷背,而是应该怪西晋初年的那种恶劣风气。

司马炎自恃一统天下,海内承平,于是骄奢无度,石崇斗富这样的情况屡有发生。

司马衷从小身为太子,养在深宫,看到的都是纸醉金迷,哪里去了解民间疾苦呢?其他皇子如果换了他的处境,恐怕一样搞不清楚老百姓生活如何。

在司马衷这种从小生活在宫中的太子爷看来,肉粥随处可见,是最普通的食物,所以才会觉得这东西应该一直有。

这是缺乏常识,而常识更多是环境决定的。

二、官私蛙鸣,恐怕是一种无奈的抱怨官私蛙鸣事件,是有一次司马衷在后花园散步,听到蛙叫,他就问身边人,这蛙是为公在叫,还是为私在叫。

也被人嘲笑。

实际上,如果了解司马衷的处境,就会听出这句话的弦外之音。

司马衷从即位开始一直很郁闷,先有外公杨骏大权独揽,后有皇后贾南风 *** 控朝政。

内有宗室八王之乱,外有胡狄纷纷入侵。

朝堂之上,不同派系你争我夺,个个都说为了国家好,最后都是为了自己的权势利益。

所以司马衷听到蛙鸣,有为公为私的感慨,这是他内心真实的哀叹啊。

三、嵇侍中血,说明他心性纯良关于司马衷还有一个著名故事,那就是被文天祥记录在《正气歌》中的“嵇侍中血”。

当时司马衷被挟持北征,嵇绍(名士嵇康之子)原被罢官,后重新征召,他赶往军前效力,当时正逢王师兵败,司马衷受伤,兵士溃散,嵇绍奋不顾身挡在司马衷身前,司马衷为嵇绍求情,但嵇绍依然被杀,献血溅到司马衷的衣衫上。

后来战事平息,侍从要给司马衷洗衣服,司马衷流泪道,“此嵇侍中血,勿去”。

如果司马衷真的是一个白痴,能说出这样的话吗?这句千古名言,恰恰是证明司马衷心性纯良,这难道不是一个皇帝应该具备的品质吗?

礼法制度的影响,封建王朝,皇位的继承上,立嫡立长是根本。

杨艳是太子司马衷之母,深得晋武帝的宠幸,在立储问题上,司马炎深知司马衷是一个傻子,为了江山社稷,他试探杨艳的想法,说司马衷不适合承继大统,要不要换一位太子?杨艳严肃地说 :立嫡立长是根本,不要以贤愚废立。

杨皇后及其家族的大力支持西晋这个讲究门阀家族的时代,如果拥立别的儿子为帝,没有大家族的支持,统治必然不能稳定。

而司马衷的背后有杨皇后及其家族的大力支持,在朝廷中很有影响力。

士族门阀与各封王们乐见其成西晋分封制度并未实现晋武帝巩固司马氏政权的初衷,封王们结纳封国内的士族人士,引用在西晋士族制度确立以后难以仕进的寒族士人,形成一个个与中央政权相背离的政治集团,并凭借其王国军队争取自己的利益。

拥立一个傻瓜做帝王,能有利于他们利益的最大化。

晋武帝本身主张无为而治的强国方略,上去一位没有能力的继位者,不能随意改变他的治国方针,更合乎他治国的方略。

综合以上各种因素,晋武帝虽然选择了一位傻太子作为继承人,遇到的阻力不大,所以也就没有改铉易张的打算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33058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30
下一篇 2022-10-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