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万历年间主要就是张居正改革,张居正死了死了以后,明朝又陷入了动荡中,万历年间的盛世主要从1572年到万历亲政之前称为明朝的中兴。
明穆宗1572年驾崩以后,太子朱翊钧继位,是为明神宗,明神宗只有一个年号就是万历,万历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的爷爷嘉靖皇帝在位46年,两个皇帝都是有相同点,不喜欢上朝。
由于明神宗继位的时候年龄比较小,张居正就成为了首辅大臣,他编了一本有图有文的历史故事书,叫做《帝鉴图说》,每天都要给神宗讲解里面的小故事,明神宗当时年龄也小,也喜欢听故事。
张居正有一天就讲了汉文帝在细柳治军的故事,对神宗说,陛下,现在我们应该注意一下武器装备,现在太平日子长啊,我们的武器越来越松弛,不能不注意啊。
一旦打起仗来,我们还是非常被动的,神宗皇帝点头认为张居正说的对。
又有一次,张居正来到神宗的办公的地方,张居正说这次我们讲的是宋仁宗不喜欢用珠宝来装饰的故事,这时明神宗说,您说的对,做为君主的刘应该把贤臣当做宝贝,珠玉是拿来干什么的呢?张居正看到只有十岁的神宗,很高兴的说,贤明的君主重视粮食,轻视珠玉。
因为老百姓要靠粮食来生活,珠玉这类东西只能拿来装饰却不能拿来吃。
张居正是明朝一个非常厉害的政治家,明朝中后期如果没有张居正也就没有明朝100多年的国祚,张居正在神宗没有亲政之前他掌握着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权力,但是他掌握并没有给自己多大的利益而是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神宗的时候倭寇虽然得到了解决,但是北方的鞑靼不时侵入内地,成为大明王朝最大的威胁,张居正就把当时抗倭名将戚继光调到北方,由于戚继光军队军纪严明,武器装备优良,多次击败鞑靼,鞑靼表示愿意和明朝政府和好。
以后三十多年的时候鞑靼与明朝没有发生过战乱,双方也进行了安定的生活。
还有就是黄河年久未修,河水常年泛滥,大批的田地被淹没,影响着农民的生活,张居正就任命潘季驯就行疏通黄河,使得黄河不在泛滥,百姓也恢复了生产与发展。
在嘉靖后期的时候由于朝廷的腐败,大地主兼并土地,逃避税收,一些豪强地主圈地占地,国家的财政收入越来越少,张居正下令清丈全国的土地,经过查处,查出了一些皇亲国戚、豪强地主,这样以后国家的收入也得到了提高。
在丈量土地以后,张居正又把各种名目的税赋和劳役结合起来,折合成银两也就是“一条鞭法”,经过这种税法改革,也防止了官吏的营私舞弊,增加了国家的收入,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张居正花了十年的努力,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使十分腐败的明朝政治有了转机,国家的粮食存量充足,足够使用十年,但是这些却触动了贵族之间的利益。
1582年,张居正病死,明神宗开始亲自执政。
原来对张居正不满的大臣纷纷攻击张居正,第二年明神宗竟然把张居正的官爵全部撤掉,后来还派人抄了张居正的家,张居正死了以后短暂的万历中兴就这样结束了,明朝也走到了尽头。
万历年间的发展的确可以和洪武时期相比较,也可以和明成祖时期比较,但是由于万历听信了谗言,张居正改革触碰了贵族的利益,万历年间出现了短暂的恢复;明朝真正是亡于万历皇帝。
万历前十年肯定属于盛世范畴。
毕竟从嘉靖末年就开始改革,经历了隆庆开关六年时间的积累,万历年间明朝已经算中兴了。
尤其是前面十年,张居正主政,一条鞭法抽了多少地主,给国家搞到多少财政收入,那个时候内忧外患基本都很少。
才算盛世。
不过张居正去世之后,明神宗大权在握,情况就有了一点点变化,原来改革的成绩都没了国家才慢慢走下坡路。
算是盛极而衰,但这个过程持续很久,直到末年才完全显现出来。
所以在外国人看来当时的明朝依然是最富强的国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