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诗词必背

高中诗词必背,第1张

高中诗词必背 四年级的孩子背诵高中古诗文,难度较大,还要继续坚持吗?

不是要不要坚持,而是能坚持多久?这个问题我还是有切身体会的。

我孩子也是在四年级时开始接触古文,而且不是唐诗宋词这类古诗文,而是清一色的先秦文学,除了《史记》。

我记得娃四年级时读完了道德经、论语、孙子兵法、诗经、左传,还有部分楚辞,离骚可以背诵前九段;五年级又读完了史记、战国策等。

两年多,大概阅读了快接近百万文言吧。

不用多说,难度系数很大,因为大部分内容高中才会学习。

和他同学相比,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小学时读三国演义,就如读白话文一样。

再有一个,他现在七年级,我发现应试题目大多是虚词、诗词以及词类活用,于是就买了本高考的文言文练习册给他做,就发现那些例句大部分摘自史记,因此就理解这块,对他来说毫无难度可言,他需要做的仅是熟悉和掌握各种词类活用的技巧。

而这方面居然与英语语法又有惊人的相似,怎么说呢?看来无论中外,古人还是有很多不谋而合之处。

学习很容易,不过坚持却很难,特别是男孩子。

娃六年级的时候,我忙于头条写作,疏忽了对他的监督,于是娃就开始放飞自我,不要说读文言了,整日沉迷于游戏。

一年后,那个能写出文言短篇的小子,除了还能看懂古文,功率已大不如从前。

所以,古诗文难懂并不可怕,还能难过诗经与左传吗?关键在于坚持。

不过,娃上初中后,我也几乎不写文章了,陪着他一起学习,语数外自己亲自上阵辅导,因此对初中学习也有一点心得和体会。

就拿语文来说,古诗文无非就是背诵与理解,背诵是为了应付默写题,理解是为了应付古诗文阅读题。

但是,记忆并非是恒久的,你会发现一段时间过后,那些背过的诗篇又忘记了,因此理解方为上策。

如果想在小学时候提前学习,可以背诵古诗文,不过我认为不如去了解那些诗人的生平、所处的社会背景,这样很容易理解诗人创作的初衷。

比如,唐玄宗时期、宋仁宗时期都是诗人辈出的时代,而两个时代背景各异,李白、杜甫、王维等人经历了开元盛世和安史之乱,而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苏轼却活在了文人最好的年代,他们又为何仍旧对现实感慨万千呢?读懂了时代背景,便也读懂了他们的人生,包括他们的诗。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功课内容的不断增加,可利用的时间不断减少,逻辑记忆终将取代小时候的机械记忆,死记硬背将成为过去时,而培养他们的理解性记忆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吧?

小学生学习背诵高中古文,要看兴趣,孩子对古文感兴趣,接受、理解能力强那是可以尝试学习的,对于学习古文有益处。

如果孩子对古文接受、理解能力不足,那么这种方式无异于拔苗助长,得不偿失,对孩子来说是一种负累。

自己当年上学的时候就喜欢学语文,记得当时学《出师表》,老师留作业要求同学们背诵,我利用半个晚上的时间背诵加默写全部搞定,最后标点符号都不差地默写下来,我的习惯是先读明白文章,理解词句含义,明白整篇文章的含义,相当于记住了一个故事,这样背诵起来就很快的。

第二天提问,老师从第一列一直叫到第二列都没有全背会的,一个个都直溜溜地站着,到第三列叫到我的时候,非常流利的通篇流利完整的背下来了,同学们投来一片羡慕的眼光,老师赞许有加,这时同学们才结束站立的姿势。

我家孩子也是小学就教他背诵唐诗宋词,那些韵律十足、意境优美的古诗词孩子很愿意学的。

渐渐地一些古文名篇也开始教他学习背诵,初中的比如刘禹锡的《陋室铭》、《桃花源记》、《出师表》、《爱莲说》《岳阳楼记》等美文名篇没有多久就都教会被背诵下来了。

后来就接触一些高中的一些诗文,比如气势宏伟的毛主席诗词,孩子比较喜欢,也背下来不少,比如《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雪》,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其中的名句: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时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教孩子背诵了好多古代、现代的诗文,还有好多已经记不清了,我自己也等于重新温习了一下这些美文名句,感觉不错,仿佛又回到了那充满郎朗读书声的课堂,孩子一直以来语文成绩都很好,也得益于这些背诵和学习。

如果孩子喜欢,提前学习一下是可以尝试的,益处还是蛮多的,能够锻炼和加强记忆、理解能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33285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9
下一篇 2022-10-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