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紫禁城是中国历史上明、清两朝24位皇帝的皇宫。
明朝皇帝朱棣夺取其侄子朱允文的政权后,1406年随下令兴建北京紫禁城,以南京皇宫为标本,朱棣先后派出众多人员奔赴全国各地开采各种名贵木材、石材等,然后运到北京。
1409年的时候,朱棣帅兵北伐,与此同时在北京郊区的昌平修建陵园。
紫禁城到1420年北京的紫禁城建成,历时近15年,紫禁城位于北京城的中轴线中心位置,据说这个这个位置是龙脉所在。
今天我们看到的紫禁城是清朝在推翻明朝以后,在明朝紫禁城的基础上进行建设的结果。
至于紫禁城设计师是谁?这个问题据传说其设计师是一个苏州的木匠,名字叫剻祥,他接到圣旨以后首先设计的就是天门,就是现在的天安门,不过这个我没有看到史料记载。
不过依据中国古代的发展史,依我个人判断,当时其木工也罢、石匠也罢、或者设计师也好,在中国当时的封建社会里根本没有任何社会地位,如果有地位为何在正史中为何又找不到只字片语呢?再者紫禁城偌大个史无前例的工程,我想不会是凭剻祥一己之力设计的吧(姑且就按这个传说)?一个偌大的工程涉及到好多的学科,难道剻祥此人是一个神人?所以我认为至于紫禁城的设计者是一个未解之谜。
各位朋友您认为呢?谢谢
谢邀。
紫禁城从明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筹建,到十八年(1420年)基本建成,耗时14年,前后调集了二三十万农民和一部分卫军,集中了全国的著名工匠。
紫禁城修建用的木料,是从四川、贵州、云南、湖南、广西等地的大山里采伐的;石料则是从北京附近的房山、盘山东等地开采的。
紫禁城南北长960米,东西宽760米,占地72万平方米,建造宫殿8000多间,其间交错分布着宫、殿、楼、阁、亭、榭、厅、堂、廊、厦、门、庑等,跌宕起伏,有疏有密,且多为土木结构,黄瓦、青白底座,再饰以五光十色的彩画,体现了建筑的布局美和色彩美。
而且,它的设计理念符合《周礼•考工记》左右对称,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建造原则。
这个伟大建筑艺术的设计者和工匠,却偏偏难以统计,由于古代不重视科学, 技术再高超的名家,也很少被记入史册,只留下少数官员的名字。
首先是蒯祥,他是明代著名的建筑工匠,据《吴县志》记载:“蒯祥,吴县香山木工也,能主大营缮。
永乐十五年(1417年)建北京宫殿。
正统中重作三殿及文武诸阁。
天顺末作裕陵(朱祁镇之陵),皆其营度。
”他因设计、施工精确,后赐官工部左侍郎。
其次是同样任过工部侍郎的蔡信,《武进阳湖县志》记载:“永乐年间朝廷营建北京,凡天下之绝艺皆征至京,悉尊信绳墨。
” 明史中还提到陈珪、薛禄、柳升、王通等。
《明史•陈珪传》中说,他于永乐八年“营建北京宫殿,经画有条理,甚见器重。
” 还有值得一提的越南人阮安,《明史•宦官传》说他“有巧思……目量意测,悉中规同,工部受成而已。
”他既是建筑设计师,又能施工。
最后还要提到一个明清两代建筑世家“样式雷”,他们负责过故宫、三海、圆明园、颐和园、静宜园、承德避暑山庄、清东陵和西陵等重要工程的设计。
雷氏家族设计时,都先按百分之一或二百分之一的比例,制作模型小样进献内廷审定,模型用草纸板热压制成,叫作“烫样”。
雷氏的“烫样”实质就是大到宫殿、园林,小到一花一石的微型表现,本身就是绝妙的艺术珍品。
因高超而独特的技艺,雷氏家族被称为“样式雷”,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