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扬扬百万字,厚厚三大部,鸿篇巨制,每每读起,都忍不住彻夜持卷,通宵不眠。
她的语言不甚华丽,她的主人公也不“高、大、上”,但通篇却闪烁着人性的光芒,令我对她有一种相见恨晚的钟情。
是夜,万籁俱寂,她会引我心无杂念地穿越回改革开放后,1975年到1985年间的西北黄土高原上那个叫“双水村”的小地方,跟随孙少平忍饥挨饿地去上学、去背石头、去下井挖煤,跟随孙少安举步维艰地持家、负重前行地跋涉。
我为他们坎坷的命运和夭折的爱情,为他们的悲欢与苦难、努力与奋争,为他们的平凡与不凡,揪着心,流着泪,感叹着,也感动着。
她是那样给人以力量,通篇灌注了一种昂扬不屈的奋斗精神。
没有人像路遥这样,把苦难描写的这般淋漓尽致,有些情景让人不忍淬读。
但他没有把苦当做荣耀,而反复吟诵的是人在苦难面前的不屈态度。
你看,当“揽工汉”少平稚嫩的皮肉被石头磨得血肉模糊的时候,他依然“在沉重的牛马般的劳动中一直保持着巨大的热情”,当“沉重的石头几乎要把他压到地里去,汗水像小溪一样在脸上纵横漫流、眼睛被汗水淹的火辣辣地疼,两条打颤的腿如同筛糠”的时候,这个年轻人怀里依然揣着本心爱的《牛虻》。
穷,也有尊严;苦,也要追求;累,也不放弃精神给养。
此时,我们看到了支撑一个人战胜苦难的巨大力量,有了这样的力量,信念就会更坚定,内心就会更强大、坚韧,百折不挠。
为此,作者路遥通过主人公字里行间发出感慨:劳动,是光荣而幸福的,是值得尊重和骄傲的。
一个人,无论多么贫寒,也不要把不幸当做负担,而要热爱自己从事的工作,做真正的自己生活的主人!这样的作品,读来让人对生活充满希望,对苦难有更深刻的理解,而这种对苦难的崇高感,正是当今很多人骨子里缺少的纯纯的正能量!她是那样给人以温暖,书中到处弥漫着一股涤荡心灵的热流。
如果说少平的“闯”和“拼”让人振奋,那么少安的“善”和“义”, 更让我为之肃然起敬。
作为长子,他从小就深知家里光景的艰难。
6岁就开始干农活,13岁辍学帮父亲一起撑起破烂家,可以说,他自始至终都负重累累。
但是,不管家庭多么“烂包”,他从不嫌恶和泄气,他义无反顾地为之放弃了学业、放弃了爱情、牺牲了自我,拼尽了全力,无怨也无悔。
有他的供养,弟弟妹妹才得以继续上学;有他支撑,兄弟少平才得以放心去“闯世界”;有他的心怀大爱,不计前嫌,穷苦乡亲才得以在他带领下一起致富。
在心灵的世界中,少安是值得敬仰和伟大的,他传递给周围的东西都是有温度的,令人感动的。
除此之外,全书还有很多细节描述了人和人之间的友爱和善行,诸如孙玉厚老两口的勤劳朴素、忍辱负重;少安、少平、兰香兄妹几个的自强自立、友善助人;还有润叶、晓霞、金波、矿工王世才师傅、惠英嫂等等真挚的同学情、朋友情、师徒情、乡邻情,让人无不感觉美好而温暖。
扪心自问,这些发自内心的浓浓暖意不也衬出和敲打着我们自己偶尔藏在衣襟底下的“冷”和“小”么?她是那样地真实而缺憾,直面底层的世像百态与无奈挣扎。
伟大的作品总是最为平实。
书中对农民父子之间、兄弟之间、恋人之间、夫妻之间的种种情境做了生动朴实的描写,那种带着浓重乡音的叙述,描绘着祖祖辈辈生活在西北黄土地上普通平凡的人们,随处可闻的“信天游”中夹带着扑面而来的乡土气息。
不张扬,不矫情,小处着眼,全景式铺排,作者以他赤子般的情怀,以大时代的变迁、人们思想的转型为背景,把一个家庭的命运从容地延展开来,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他整个身心都贴近泥土、扑向大地。
然而,当少安面对润叶那封“爱情书”的退缩;当少平经历了种种波折,自甘放弃调回城选择了继续挖煤;当少安的砖厂事业获得成功,妻子秀莲却患上了不治之症,如此种种生活的不完美令人不禁为之扼腕叹息。
然而,畅读至此,又不得不承认,这就是真实的生活!走在大街上,看着从身边匆匆而过的处在城市边缘的农民工们,我常想,也许这里就有当初的“不出去看一看,一辈子都不甘心”的“少平”们吧?当理想照进现实,这种城乡结合部里农村青年的出路依然艰难;不得不正视,底层青年对爱情的渴望和追逐,底层民众为摆脱困境而做出的种种挣扎和失败,如此种种的“光景”面前,又有几多无奈。
虽然路遥短暂的人生嘎然止步,但这部他用生命写就的著作却穿越时空与亘古苍凉,引得包括我在内的那么多读者这些年默默持久地注目与怀念。
此时,我都随着他的灵魂一起,虔诚地为这样平凡的人生而歌,为这样充满激情和奋斗的人生而歌,这般酣畅淋漓,荡气回肠。
掩卷良久,仍禁不住为这场令我震撼的心灵际遇热泪长流……欢迎关注作者微信公众号、头条号:春天笔记
一个人一辈子如果只读一本书,我希望这本书就是《平凡的世界》。
可以说,我们每个人都曾经怀揣过一个理想,也许这个理想并不伟大,但在庸庸碌碌的生活中,特别是当理想遭遇现实时,我们那脆弱的理想便被现实一点点的吞噬了。
我用了四天的时间读完了路遥百万字的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然后用了三天的时间来思考。
在读完《平凡的世界》后,很多个夜晚我都会梦见一个人,他像一个流浪者,唱着信天游,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在那千沟万壑的、蜿蜒曲折的小道上踟躇的前行。
每当梦醒的时候,我想,大概这就是孙少平到县高中求学时的样子。
在路遥的笔下,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平是个很有理想的人,甚至可以说是个精神斗士 。
但在1975年那个文革的现实中,农民子弟的他家境贫寒,虽然上了高中却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为了那份年轻而敏感的自尊心,他总是等同学们从饭场打完饭再去拿自己那两个高粱膜。
因为相同的境遇,他和班上的郝红梅产生了好感,那颗十七岁的心是炽热的。
他喜欢她,想和她相濡以沫,想和她白首偕老。
然而在平凡而艰苦的世界了,理想的爱情总是要经受现实的考验,现实是郝红梅不想再过贫苦的日子,即使是为了她那可怜的地主成分的爹妈。
于是她转而爱上家境较好的班长顾养民。
少平的哥哥平凡的少安十三岁为了家庭的生计,辍学回家务农,却与青梅竹马的县城教师田润叶相爱,然而现实是,少安由于贫穷的家境与文化的匮乏遭到润叶的父亲,村支书田福堂的强烈反对。
经过短暂而痛苦的煎熬,少安妥协了现实,为了一个不收 彩礼的老婆,自己一个人远走山西,带回了勤劳善良的贺秀莲。
由于爱情的失败,以及叔叔老丈人的糊涂引导,润叶嫁给了一个她并不爱的汽车司机李向前。
苦难的现实是,润叶和爱她的丈夫向前都没有得到幸福。
平凡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有他们相同的平凡,却又有他们各自的不平凡。
当理想化的东西被现实击碎的时候,总有一些精神上的斗士去守护理想,挑战现实。
孙少平如此,经历爱情挫折的少平并没有就此堕落,而是刻苦学习,心怀远大的理想。
后来与县革委会主任田福军自信、热情、主动的女儿田晓霞建立了友情,而现实的后来是,全国恢复高考后,田晓霞考上了大学,少平却成了揽工汉(农民工)。
当理想再一次遭遇现实时,他们并没有选择妥协,少平为了这份爱情,在生活中不断的鼓励自己,充实自己,从精神上使自己的人生升华。
晓霞摆脱了生活环境,工作事业,社会地位等各方面与少平的落差而与他相恋。
在一次采访中,晓霞为救落水儿童而牺牲。
他们的爱情只能以悲剧收场,但是他们都不曾后悔过,因为他们都试图冲破现实为了理想的爱情而为之努力。
而少平也从一名高中毕业生,经历了回乡教书,下地务农,从事揽工汉 ,最后成为一名优秀的煤矿工人的平凡人生。
而这,谁又能说这样的平凡不是辉煌的呢?尽管后来晓霞的死对少平的人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苦难绝非就此罢休,就是在矿难中为救一名矿工而受伤毁容的时候,他也没有选择一死了之,当他回到矿上的时候,他对生活又充满了自信,勇敢的活下去,也许这不仅是对平凡生活的解读,更是对死去晓霞的一份爱。
这大概也是他们共同的理想。
看完《平凡的世界》,使我大为震撼,好久没有看到能这么让人在悲伤中热血沸腾的书了。
在我的印象中,这样的书只有两本,一本是《平凡的世界》另一本是《钢铁是怎样炼成》。
在苦难的现实生活中,满怀理想的孙少平与保尔同样是充满奋斗色彩的斗士。
然而,保尔是不凡的。
从孙少平身上,我仿佛找到了我爸的影子。
我奶奶告诉我,我爸在初中是因为体育成绩被保送到重点高中的,所以文化课成绩一般,根本就考不上大学。
但是,那一年空军招飞行员,我 爸爸去报了名。
由于身体素质特好,成绩在整个地区排名一二,甚至来家访的老兵都说只要招两个,我爸都能被招走。
后来的结果是,我爸没走成,因为我们家的户口是农村的,而那一年的政策是只走城市的。
也许我们现在已经无法理解同样是中国人为什么就因为户口本上的两个字不同而只招你不招我。
但事情已经发生了,而又是我们无法改变的时候,平凡的我们又该怎么做呢?是消沉堕落的对待人生,还是整天抱怨命运的不公。
后来我只知道我爸勇敢的担起了生活的重担,并且迅速的开始了自己的人生历程。
刚开始与人合伙养一条小船,后来变成自己的了,再后来一点点的把船变大。
从一开始雇佣一个人,到后来雇佣十来个人,虽然他这一生是注定平凡无奇的,但我的爸爸一直在奋斗,而且从未停止。
可以说,无论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坚守理想,即使这条路上充满了艰难险阻,甚至把自己碰的头破血流,因为我们还活着。
路遥说:人生就是永无休止的奋斗。
这也许就是对平凡的最好诠释。
当理想遭遇现实,无论是选择妥协还是抵抗,我们都应该是奋斗着向前的。
我很少向别人推荐书,但是今天我要向我身边所有的朋友推荐这本书,一个人一辈子如果只读一本书,我希望这本书就是《平凡的世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