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手迹《去国帖》,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供图/葛云波 能文能武的辛弃疾在一次抓捕行动中,被惊慌的叛徒一眼识破了“真相”——原来他竟是一头青兕。
■青兕下凡:辛弃疾和《西游记》妖魔 《宋史》里有一段关于辛弃疾的故事。
辛弃疾在北方参加了耿京的义军,并介绍他的朋友义端和尚也加入进来。
却不想,那义端只是个投机分子,有一天趁人不备,偷了义军的大印,逃跑了。
耿京加罪于辛弃疾,辛弃疾哪里受得了这份冤枉,于是单人独剑,纵马飞奔,追捕义端。
义端和尚没料到,义军之中这么快就有人追上他了,猛一回头,心里一惊,立刻滚下马来。
他看到了什么以致如此惊恐?他看到的是一头迅猛的“青兕”——辛弃疾的“真相”! 青兕是什么呢?《西游记》第五十回讲到:师徒四人好不容易过了通天河,继续前行。
孙悟空前去化斋时,唐僧等三人被妖魔捆去了。
悟空在山神、土地的指引下,找到妖洞,喊出那魔王,见他模样:“独角参差,双眸幌亮。
顶上粗皮突,耳根黑肉光。
舌长时搅鼻,口阔板牙黄。
毛皮青似靛,筋挛硬如钢。
”悟空和它打斗时竟被套走了金箍棒,先后请了天兵、罗汉都没战胜它,最后请出太上老君,才知道它原来是老君所骑的青牛,下到凡间做了兕大王。
义端和尚看到的“青兕”大概与它相仿,至少那迅猛异常、剽悍威烈的形象应该是一致的。
辛弃疾遇人不淑,气不打一处来,面目异于平常,人快马疾,正如一头威猛的青兕从天而降。
■神奇动物:青兕的历史和传说 兕是春秋以前华北平原上常见的猛兽,最有可能是一种野生的圣水牛。
“兕”是象形字,描摹了这种动物鲜明的特征:头上长着两只大角,有像马尾一样的尾巴。
兕角中空,人们用它做酒器,唤作“兕觥”。
《诗经·豳风·七月》:“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因其凶猛与虎有一拼,故常常虎兕并称。
《诗经·小雅·何草不黄》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
”《论语》:“虎兕出于柙。
” 远古,人们常常捕杀兕,偶尔用来祭祀,食其肉,拿它的皮制作兵甲。
《国语》记载春秋末期吴王夫差有十万三千兵卒身着兕甲。
一进入战国,因为气候等原因,华北平原的兕开始绝迹,见不到兕的人们便开始臆想,将兕与犀的部分特点杂糅,比如将犀皮坚厚的特点移植到兕身上,《考工记》甚至认为兕皮比犀皮还坚韧,能多放一百年。
“青兕”中“兕”古时指犀牛。
“青兕”,指古代犀牛类动物的名称。
屈原在 《楚辞·招魂》中有“君王亲发兮,惮青兕”中,对“兕”的解释也是犀牛一类的野兽。
并有楚人传说猎得青兕者,三月必死。
由此可见,以人中“青兕”所称的辛弃疾,一定是在战场上勇猛无比,令敌人闻声丧胆的勇士,但是他为何又以诗词名耀史册呢。
1161年,21岁的辛弃疾聚集2000人,投奔了一支由耿京领导的最强大的起义军,有二十五万人之多,以反抗金主完颜亮的南侵。
后金人内部暴乱,完颜亮被部下所杀,大乱之下,金军向北仓皇撤退。
此时是1162年,他奉耿京之命与南宋朝廷联系回归南宋之事。
在完成任务归来路上,惊闻起义军的首领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杀害,起义军不得已溃散。
辛弃疾率领五十多人冲进敌营,将张安国活捉,带回了南宋临安,交给了朝廷,后此人被斩首,辛弃疾的名声也因此大振。
辛弃疾带到南宋的一万多士兵,都没有被重用,而是被朝廷安排到了难民里,可见南宋并不想抗金,而辛弃疾自己则被委以一个可有可无的小官江阴签判,也就是协助处理政务的文官,大致相当于一个秘书,这让辛弃疾实在难以接受,但还是开始了他25岁的为官生涯。
面对士兵已散,自己被命个小官的现实,与他抗金到底的理想南辕北辙,但辛弃疾也是无可奈何。
而他的豪迈无畏的性格似乎与官场格格不入,壮志难酬的郁闷始终挥之不去。
1181年仅42岁的辛弃疾被免职,在灰心与绝望中,诗人写了大量的词作,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慨。
因而从号称“人中青兕”的枭雄再到“词中之龙”的转折也就顺理成章了。
请关注“诗词与文学”,一起品读诗文,欣赏经典……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