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邀请。
非常乐意回答这个问题,做过十几年领导,对不同下属的表现会有感触。
一个回复之词,代表着一个人的做事功底和心态,非常非常重要。
【领导回复下属】① 收悉比收到好。
② 明白比了解好。
【下属回复领导】③ 收到比OK要好。
④ 谨记比收到要好。
⑤ 感谢比谨记也好。
⑥ 马上行动比什么都好。
关于③这都是找死的下属。
关于⑤与⑥这绝对会让领导喜欢的下属。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更详细的内容准备写成文章
前一阵有个新闻,长沙某酒吧品牌组长在组里通知事情的时候,一个员工回复了OK的手势,被批不懂规矩,随后该名员工被开除。
这个新闻听起来让人唏嘘,不就是个回复,至于小题大做吗?那么职场上,究竟什么样的回复才能避免自己成为刀下肉呢?职场回复,文字要表现出较强的执行力和服从性说收到,是最常见的也是最规矩的。
对于简单的通知,说收到是比较准确和干脆的。
而其他的形式,其适用性要看场景。
通常“嗯”、“好”“好的”这样的回复会略显冷漠,不够确切。
而“ok”以及表达OK的表情包,要看公司的文化是否足够活泼和包容。
有的领导,比较在乎个人权威,喜欢“保持队形”的回复。
有的领导,自己就好玩爱新鲜,那么你回复的有花样,就没有问题。
你所在的公司和领导是什么文化和气质,这一点是每个职场人都需要用心感受的。
现在,微信传达越来越多,要想在微信收发中不出错,确实需要用心。
我还有以下建议。
第一,比被动接收更重要的是多想一步。
"小王,明天下午有个会议,你安排一下。
"看到这样的微信,你该如何回复呢?不少人会回复收到,然后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再去问领导,“会议2点开始,还是3点开始呢?”;“领导,我们用小会议室还是大会议室?”…来来回回好几次,遇到脾气不好的领导,可能会出现"我不是都交代过你吗,还问我",这样的沟通怕是会挫败很多工作积极性呢。
我们需要确认我们理解的意思是否和老板是一致的,不能造成认知上的偏差,明确这个任务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最后针对可能性询问授权的情况。
比如上面那个场景,我们可以问问领导:老板,我们说的这个会议,是我们部门的总结会吗?那这一次会议准备的重点是不是还跟上次一样放在下一季度的工作计划上。
最近我手头事情也蛮多,我有可以利用的资源吗?如果上述问题解决了,我今天下班前就能把这些事情搞定。
这样的回复是不是接受表态行动全部具备呢?相比收到,而茫然不知你的计划,这种回复是不是会更有安全感呢?所以“收到”,仅适合简单的通知。
在任务认领时,还要主动的就任务的范围、执行方式和时间进行沟通。
第二,比起嘘寒问暖,领导最需要的是解决问题。
看到有一些回答再教大家收到消息之后,可以表现一下对领导的关心,比如天冷了嘱咐领导加衣服,天热了嘱咐领导多喝水。
面对领导的通知,很多人喜欢多寒暄一句“您辛苦了,收到啦”或者不管啥都“好棒,支持!”,这样似乎礼数够周到。
可是这样的行动真的会让领导感动吗?在我看来未必。
问候再周到,本职工作做不好也是虚头巴脑。
毕竟领导请你是来解决问题的,不是来关心他的私生活的。
你的靠谱周到,就是对领导最大的关心。
但是如果靠谱周到都做不到,每天考虑怎么去关心讨好领导,这就有拍马屁的嫌疑了。
所以在群里的回复,也不用给自己加戏,更不用浪费屏幕过于客套。
第三,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无论回复”收到“还是刚刚的多想一步,都是我们靠谱的表现,但这些本质都是被动的,其实我们也可以抓住机会主动起来。
比如时不时跟领导提交一下自己的反思,说说自己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实现了哪些,下一阶段工作重点将会放在哪里,用自己平时的工作中的成果与计划说话,再询问一下领导的理解进行对照,可能他跟他都会更会有掌控感,同时也会加深彼此的信任度。
总之,“收到”回复是基本的靠谱,多想一步是进阶的周全,积极主动是高阶的合作,做到这些你才能化任务的服从者为局面的掌控者,工作才会摆脱兜兜转转,高效愉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