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谢谢邀请。
列子在历史上果有其人,他本名列御寇,是战国时代道家学说代表人物之一。
著有《列子》一书。
他一生贫困,不求名利,隐居在郑国讲学四十多年,主张“循名责实,无为而治”,弟子很多。
关于列子能御风而行的典故首先出现在《庄子·逍遥游》里说,"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返"。
后在祖冲之的《述异记》里说,列子常在立春日乘风而游八荒,立秋日就反归风穴,风至则草木皆生,去则草木皆落。
然而这都是传说,《庄子》有多夸张大家都知道,《述异记》则是一部谈论鬼怪之书不足为凭。
我简单讲讲,庄子的核心结论中有一个叫“物我齐一”,什么意思呢?我和万物没啥隔阂。
正所谓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
此之谓物化。
物化就是客体化,一旦你主客二分,就会固执的认为你是独立的,你的环境也是独立的。
但是豺狼虎豹在森林里就是帝王,在平地就被人所杀,那豺狼虎豹与其所属的环境就是一体的,这算不算豺狼虎豹的“御风而行”?濠梁之辩更典型。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施惠看起来占了便宜,庄子在强辩,但是这个短文最关键的点在于“请循其本”,本是什么呢?本是你和鱼本就没有差别,怎么会不知晓?这甚至是一个类似演化论的论断,大家都是适应环境的产物。
所以“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互相吐泡泡肯定没有在水里游爽——我完全能知道喘不上气啥感觉。
列御寇为啥牛逼呢?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因为他境界到位了,识破了天地一体,你我一体,万物一体,所以他能御六气而行,这种比喻在《庄子》中比比皆是,更合适的比喻其实是飞机,你拥有高级认知功能,这是演化赋予你的能力,因此你能上天。
他借此比喻列子的水准,在他的年代,列子肯定是最懂得和大自然打成一片的,起码游泳技术可能高超。
人类要永远发明飞机,但是不能因此傲慢。
所以后世海德格尔引申说:解蔽而来的林中空地(澄明)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解蔽同样也是遮蔽——一盏灯亮起,那些黑暗的部分就被忽略了,让你忘记在黑暗中的时候,我们身处一起。
ps:再引申讲讲的话,手机已经是我们的器官了,按照庄子的理解,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很多电子产品反对者极端执着于“生来所有”。
但是生来所有并非就是自然的,虽然魔改了道家,但是后世道教有先天后天之分,并不是说你的己身就是先天,你生来就是后天的,就被文化所浸染(事实上,人类学也强调这一点),所谓“浊气”是也。
你对人的形象的执着,也来自于你的认识,而人本不应该是和外界有二元对立的,义体化和意识上传是《庄子》自然延伸的真谛,你不能化为蝴蝶,才是最可怜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