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代,对父亲的称呼有很多 一般都称呼为父亲。
但是现在我们所说的爸爸,其实在三国时期就已经有了。
在《广雅》这一本在三国时期写的书中有所记载。
“妈,母也,爸,父也。
”所以说爸和妈都是中国土生土长的称呼。
还有在《木兰辞》中,有一句“旦辞爷娘去”其中就把父亲称为爷。
到了宋朝的时候才有爹的出现。
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也把父亲称为老伯 、老汉、大(da)等。
要说现代人从什么时候起把称呼转变了?这得从清朝末年说起。
大家都知道。
在外国人们称呼他们的父亲都称为爸爸。
那时候的人们有一种崇洋媚外的心理。
认为外国人的东西都是好的。
所以就连对自己父亲的称呼都改过来了。
也有的说法是认为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候亲俄派从俄国学来的。
然后逐渐在我国推广开来。
渐渐地,渐渐地国人就渐渐地把口改过来了。
但是现在,在一些地区还有不称呼爸爸的。
仍然是用老的称呼方式来称呼自己的父亲。
三国时期中国就开始有“爸”“妈”的称呼了,当时有一部作品是《广雅》,《广雅·释亲》原文记载:“妈,母也。
”“爸,父也。
” 依此来说,“爸”“妈”应该是人类最早称呼双亲的词了。
那么,中国人什么时候开始称呼双亲为“爸爸”和“妈妈”的呢? “父亲”“母亲”是中国自古以来的的称呼,但是很多是见于书面称述时使用,或者和别人对话时候称呼双亲为父亲和母亲。
“父”的发音比较难,“母”也比“妈”稍微容易一些。
父,指事。
甲骨文字形,象右手持棒之形。
意思是:手里举着棍棒教子女守规矩的人是家长,即父亲。
本义:父亲 “父”字非常古老,其意义变化也非常大。
在甲骨文中,“父”是一个人手里拿着一柄石斧,其最初意义便是“斧”,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斧”,“父”字不再有此义。
持有石斧是力量与勇敢的象征,所以“父”字意思引申为持斧之人,也就是值得敬重的人,这个意义后来与“甫”字通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
再后来。
“父”又被引申为“父亲”,这是因为,在每一个人眼中,都只有自己的父亲才是最伟大、最值得敬重的人,同时“父”字也可以用以称与父亲同辈的人,例如姑父、姨夫等。
从汉朝开始许多西域的民族内迁,比如,龟兹人内迁榆林。
东汉时,北匈奴西迁了,南匈奴内附,到三国时期曹 *** 把匈奴划为五部,这些匈奴人在之后二三百年间大都融入了汉族。
曹 *** 还远征了乌桓,乌桓最后一任单于蹋顿在白狼山中被张辽斩杀,乌桓自此散落,一部分又被汉化。
所以,爸”“妈”这两个词很可能是随着这些少数民族进入汉语词汇的。
中华文化中,还有一个词也是称为父亲的,那就是“爷”,很多人都认为“爷”指的是祖父,当然事实上现代社会都是这么讲的,“爷”就是祖父。
但是学习了《兵车行》后,我不难看到有“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一句,为什么是“爷娘妻子走相送”,而不是父母送?其实这句话的意思是:“爹娘妻子儿女奔跑来相送,行军时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以致看不见咸阳桥”。
其实“爷”这个字一直是对父亲的称谓,现在还留有“爷俩”词,就是父子俩。
到现在北方有很多人还称大伯为“大爷”的。
到了宋元时,“爷”的含义开始转移,叠词“爷爷”才出现,这个时候指的就是祖父。
北宋《广韵·哿韵》:“爹,北方人呼父。
”“爹”在宋时才出现,应该是“爷”的转音,确实现在在中原地区有的地方叫爷爷就是叫“爹”。
明·沈榜《宛署杂记·民风二》:“祖曰‘爷’。
” 直到清朝时期有一个学者叫王念孙,他所说的“父亲之转也”,意思是“父亲”的转音。
这值得商榷,“父亲”是不易转音“爸”的,差距太大。
最近又看了一次《江山风雨情》和《太祖秘史》,里面称父亲和母亲是“爸”和“妈”,我就一头懵了,这两个词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难道从明清时代就开始有了吗?我也查看了很多资料,发现又个可以借鉴的地方,蒙古人称父亲是:ecige(额祈葛,古代蒙古语) abu(阿布,现代蒙古语),那么这里汉语里的“爸爸”是不是有派生发音呢? 毕竟宋朝以后蒙古入主中原,统治了中华民子近10年, 在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中,也可见到多以“爸爸”称呼父亲,而非“爹爹”,比如杨过即是如此,那是因为该词的确在宋之前已流存于世了。
现在大众的“爹爹”“娘亲”的古代称呼印象主要来自于影视剧等,一知半解,不知孰之过也。
现代人大多数是叫“爸爸”。
湖北、西北、安徽等地也称父亲不是老大的为“达达”,比爸爸小的也叫“达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