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需要。
如果不经常性地让孩子回头看,错题本的存在就没有意义。
我的孩子有物理、英语、数学错题本。
我一直在帮孩子整理错题本,我的做法是用作业帮,查找出错题然后截图原题,答案和语法,形成电子文档,打印下来,隔一段时间就让孩子回头看一下(参加下图)当然,我这个还属于笨办法,现在有错题打印机,据说更省力,便捷。
关于错题本的使用,我现在的做法是这样的:孩子题做错或则不会做,我及时给总结成电子文档(现在居家学习,一般都是当天总结),然后孩子需要看答案后,给我讲解一遍,总结一下做题的思路、方法和技巧。
然后过3-4天,孩子需要再回头看一次,再给我讲解。
然后就是隔1、2周,再重复上述步骤。
然后就是半个月或者1个月,依次类推,时间轴会慢慢拉长,然后就是期中考试前和期末考试前再来一次大复习。
在孩子回头做的时候,我发现,距离错点时间越近,孩子再做的准确性越高,但一旦时间拉长,孩子再做错题的准确性就会下降。
这也证明,错题一错再错是确实存在的,因为孩子的记忆曲线问题。
所以,对错题不断回头看很有必要。
小升初、初升高、高升大学,每个阶段的升学都是对几年知识的一个大汇总大考核。
为每个阶段的错题本建立一个电子档案,然后到大复习的阶段重点巩固,我觉得这是事半功倍的一种学习方法。
以上,供参考。
错题本不需要经常看。
错题本不仅不能帮你降低继续犯错的几率,还有可能因为强化了错误意识而继续犯同样的错误。
错题本,也叫错题集、纠错本。
很多学校强行要求学生必须建立自己的错题本,目的是防止学生“不要在同一个问题上犯两次错误”。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老师们也开始推行错题本。
相信有很多学生每一门学科都有一个错题本,上面密密麻麻写满自己在作业及考试中做错了的题目。
错题本上内容丰富,既有诗题来源,原题再现,自我诊断,教师指点,知识点梳理,又有错误分析,思维误区,正确答案。
密密麻麻,洋洋洒洒,而且颜色多样,蓝、黑、红、黄、白(涂改液)。
一张薄薄的纸上圈圈点点,写写画画,每一个符号、记号、批注、文字、图表等,无不倾注学生的心血,无不见证学生所下功夫。
但是,这样将功夫用在整理“错误”的题目上,真的就值得吗?为什么不建立“对题本”而要苦心孤诣弄什么“错题本”?错误不会因为警示就是消失,相反还会因为重复阅读而加深错误的印象。
与其大量时间花费在抄写和强化“错误”,不如用一段时间强化正确的信息。
任何行为,如果反复强化都会留下记忆。
错误也一样,强化的次数多了,不仅不会避免,还会重复犯错。
这样,就会与建立错题本的初衷背道而驰,学习效果反而还会下降,因为我们脑子里反复强化的是我是如何犯错的,而不是我是如何正确的。
与其抱怨,不如改变。
与其建立错题本,经常查看错题本,不如建立对题本,经常用正确的知识、正确的思维、正确的语言来提醒自己、暗示自己、改变自己。
所见是正确的思路,所写是正确的答案,时间久了,就会正确。
因此,我的观点是,与其经常查看错题本,不如经常书写正确的答案。
与其负面强化,不如正面激励。
正如一个人不能老盯着他的缺点一样,错误的题目也不可以长久盯住不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