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关于这个问题,子渊之前也非常感兴趣,但是因为此事太过玄乎,所以子渊是有些怀疑的。
将其中来龙去脉了解清楚后,子渊才明白,赵烈文确实是难得一遇的奇人。
▲赵烈文旧照赵烈文,字惠甫,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出生于江苏常州。
赵烈文早慧,童年时就对很多问题颇有见地,更因为才气出众而闻名乡里。
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赵烈文在好友推荐下前往武昌,担任曾国藩的幕僚。
此时的曾国藩正深受太平军烦恼,对赵烈文这样的一个书生并无兴趣,当他前往湘军大营时,曾国藩直接叫手下带他去参观当时湘军的水陆兵营。
▲曾国藩画像曾国藩的本意是借军营内的士气挫挫赵烈文的傲气,结果他非但没有被吓到,还挑出了不少问题来,一回来就给曾国藩汇报,扬言曾国藩如若不纠正,未来必会大败。
曾国藩只是把赵烈文当成了纸上谈兵的书生,压根没有放在心上。
赵烈文一到曾国藩手下就受到冷遇,加上没过几天又传来母亲患病的消息,于是他便主动请辞,离开了曾国藩。
结果还未等赵烈文踏出门,就传来了樟树镇湘军大败的消息。
▲太平军军服曾国藩大惊失色,此时他回忆起了赵烈文几日前跟自己说的话,深感赵烈文见识不凡,马上派人去挽留。
就这样,赵烈文正式成为了曾国藩的幕僚,随着两人的熟悉,曾国藩越来越觉得赵烈文有大才,乃至对他无所不谈,军事上的大事都会咨询他的意见。
那个时候,几乎还没有人会考虑清朝的未来,但是赵烈文却早已感受到了清朝的危机,大厦将倾。
当曾国藩因为京师一带动乱频繁而烦恼之时,赵烈文已经看到此事背后暗藏的真相,他说:“天下统一已久,按照历史的经验来说,合久必分。
尽管现在的太后还有威严,但是内忧外患之下,清朝难以长久维持稳定,用不了五十年,朝廷就将垮台、各地割据。
”▲故宫掠影这段惊世骇俗的话在曾国藩心中翻起了惊涛骇浪,吓得他冷汗直冒,沉默了好久,才冒出一句话来,问朝廷是否应该南迁。
赵烈文认为清朝没有办法像东晋、南宋那样,通过迁都来偏安一隅,一旦选择这样做,必将灭亡。
曾国藩反驳道,大清君德浩正,绝不会这样。
谁知赵烈文又发惊人之语,直接否定了清朝的道德合法性——在他看来,清朝得天下太过容易,而且自开国时就大肆杀戮,有违天道,尽管后来的君主多圣明,也难以抵消开国诛杀无数汉人的过错。
在最后,他甚至还说清朝五十年之内必定覆灭。
▲剃发易服油画这些话犹如霹雳一样,在曾国藩脑海里爆炸开来,而赵烈文的叙述逻辑紧密又滴水不漏,让曾国藩思考了一整夜,直到天亮之时,曾国藩才知道自己已经思考了整整一宿。
作为清廷栋梁,曾国藩不知道自己该不该信赵烈文的话,在他看来,这些惊人之语过于骇人,但是事实似乎又真的如赵烈文所说。
四十四年以后,赵烈文预言逐一应验——清朝覆灭,各地陷入割据。
参考资料:《能静居士日记》
赵烈文说的话用现在的话解释就是:1好人怕坏人,2正常的事变的不正常,不正常的事变的正常,3谣言满天飞,4贫富差距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