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战略失误很多,但是,定都南京(天京)并不算失策。
农民起义,需要根据地,这是历代农民起义留下的教训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太平天国不应该定都南京,而应该继续集中力量北上,攻取北京。
事实上,这样的观点,早已被黄巢等农民起义实践过了。
这些起义,也用他的教训,证明了农民起义,长期流动作战,不重视根据地建设,是非常不明智的。
比如说,唐末农民起义,黄巢坚持流动作战,转战南北,一度攻取长安。
可是结果如何呢?在长安遭遇藩镇和中央的联合反击后,退出长安,无处可依,迅速失败。
以黄巢起义为代表的,长期流动作战的农民起义,由于没有坚强的根据地,一旦遭遇挫折,就迅速败亡了。
农民起义需要建立巩固的根据地,这是历代起义者,用献血留下的历史教训!同样,假如太平军一路北上,即使侥幸攻取北京(考虑到北方清军战力和太平军军力构成,可能不大),难道大清就灭亡了吗?没有根据地,直接在对手的心脏地带作战,失败可能只会更快。
因此,太平军内部,他们对于在何处建立根据地,都有不同意见,但是,即使最激进的太平军将领,也没有人提出要“直取北京”。
即使在永安,太平军都“宅”了半年,可见,太平军从一开始,就急切地希望有一块立足之地。
太平军起事之初,就一直期望建立根据地在太平天国起事之初,虽然力量薄弱(蓑衣渡之战后,可战之兵不满万人),但是,太平天国的高层,依然思考过太平天国建立根据地的事情。
比如,洪秀全,就曾经非常欣赏谋士胡孝先的建议,认为应该“攻取咸阳”(不要笑),以关中为根据地。
不过,由于当时太平军实力薄弱的现实,在攻取武昌之前,这些都还属于“远景规划”。
眼前的困难太大,“远景规划”还没有引起高层的广泛讨论。
早期的太平军,艰苦转战,主要需求是得到一块立足之地,尚无力奢望选择影响全国的根据地。
毕竟,在攻取武昌之前,太平军攻桂林、长沙,屡遭挫折,任何一座稍微设防的城市,都攻不下来。
那个时候,大家在”求生存“的阶段,要说攻取北京,那是痴人说梦。
不过,即使出于“求生存”的考虑,当时的太平军,对于选取根据地,依然有着强烈的渴望。
比如,著名的”道州决策“,洪秀全建议入广东,石达开建议入西入贵州四川,更多的意见是返回广西。
可见,当时的主要争论,尚在到底要不要留在两广,或者进入更偏远的贵州等地,当时,主要思路是,选择清朝统治薄弱的区域,建立根据地,生存下来。
杨秀清在批判了”贪恋乡土“的情结后,力主北上。
武昌城下的讨论;东下金陵,建立“小天堂”为根据地是较为正确的选择太平军攻取武昌前后,实力大增。
在这个关口,太平军对于发展方向,产生了积极的讨论。
由于武昌地处“九省通衢”,东南西北,四处都可发展。
因此,此时的讨论,自然充满了可能性,说什么的都有。
当时,主要的意见有两个:1、以武昌为根据地,“遗兵襄樊”,北进中原。
2、东取金陵,“踞为根本,徐图进取”。
两种意见,当时始终无法取得统一。
最终,杨秀清放大招,“天父下凡”,才统一意见,全军东下。
参考当时的形势,杨秀清去南京,是比较正确的决策。
太平军攻取武昌后,虽然实力大增,但是,与清朝这个全国的统治者比起来,实力还是薄弱的。
因此,此时,尽一切方法壮大实力,才是发展的根本。
清朝在北方部署的力量较强,在建立巩固根据地之前,舍弃水营优势,北上中原与清军决战,并非良策。
1、清军部署,当时重河南,轻长江中下游。
太平军进入武昌后。
咸丰帝调兵遣将,打击太平军。
以向荣为钦差大臣,指挥两三万清军继续紧随太平军;以河南巡抚琦善为钦差大臣,会合直隶总督,指挥从北方各省调来的清军一万九千人,以及吉林、黑龙江等地的马队四千人,部署于南阳、信阳、商城等地,防堵太平军北上。
同时,从蒙古等地调拨的若干部众,也陆续调动中;此外,还命令云贵总督与荆州将军合力防守襄阳;同时,各省开始团练,尤其是湖南地区的湘军开始成型,这支武昌城不远处的部队,将来将成为太平军的主要对手;可见,此时清军不断调拨部队,压制武昌方向。
而在长江中下游方向呢?清军没有增兵,只是让两江总督统筹军务,赶赴九江而已。
坦白的说,清朝当时确实已经衰弱,当时,太平军不论“北走信阳,东下九江,西上荆襄,南回岳州之路,(清军)俱属空虚”。
但是,从当时清军部署看,在河南方向兵力较强,长江中下游则相对较弱。
2、太平军的兵力结构,决定了最利于沿长江东下;此时,太平军军力迅速壮大,除了广西老兄弟战斗经验的丰富外,主要得益于在益阳、岳州、武汉一带获取的大批水手。
此时编成的“水营”,是太平军重要的作战和运输力量。
顺江东下,能充分发挥太平军水营的作用。
而这些力量,对于北上河南来说,是发挥不了作用的(广为流传的老水手与杨秀清的建议,说去河南了我们的船就没用咯,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在湘军水师练成以前,太平军水营横行长江,没有对手。
3、夺取长江中下游,能最大程度打击清朝,强大太平军。
江南地区,是当时清朝主要的财源要地。
同时,截断运河,将使得清朝的南北运输失效。
这对清朝力量,是一次重要的打击。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英军攻取镇江,大清认怂。
虽然抵御外侮与镇压内乱不可同日而语,但,足见大运河对大清的影响)。
事实上,在太平军攻取金陵后,声势完全不同。
不管是上海的“小刀会”,北方的捻军,各地的天地会,纷纷响应,“听天王号令”。
太平天国的失败,在于其奇葩、固执的“拜上帝”教义,在于其领导人迅速的腐化、内讧,也在于许多政治、军事上的失误。
但是,就定都南京而言,本身并没有失误。
能获取天下最富庶的地区作为根据地,对任何起义者来说,都是幸运的。
可是,太平天国的领导人实在配不上这样的幸运。
比起后来只能在山区建立根据地的革命者来说,太平天国能迅速地在当时最为富庶的区域建立根据地,是何等幸运的事情。
可是,没有合乎民心的宗旨,没有坚强团结的领导,即使幸运得到良好的根据地(哪怕是北京),又如何能承担起艰巨的历史使命呢?
太平天国的运动史上,确实在战略上出现过不少失误。
例如起兵之初在广西的深山老林里浪费了大半年的时间才开始北上。
定都南京后,没有全力北伐,也没有有效的增援北伐军。
在后期运动中是主力经营皖赣还是经营江浙分歧很大,致使在安庆保卫战中,没有有效的协调与统一。
天京被围之后,明明有机会放弃南京继续流动转战,或者在其他地方重新打开局面,但是最终选择死守南京等。
与这一系列的错误相比,定都南京真的谈不上什么失误,真正的失误或者错误的是定都南京之后一系列的后续措施。
定都天京首先,在定都南京之前,太平军一直是流动作战,并没有任何的根据地,必须要有一个稳定的大后方才能继续战斗。
定都天京之前,太平军一直都是拖家带口,流动作战,从广西起兵到围困长沙,再到攻克武昌,以及随后的克九江、安庆、太平,最后拿下南京,虽然一路上比较顺利,但是并没有有效的占领一座城池。
在很多人眼中,太平天国不应该定都南京,而是应该一直继续北上,打到北京,清朝就铁定灭亡了。
理由是太平军起义初期,八旗军腐朽不堪,强大的湘军还没有组建,所以太平军如果一直朝北打,就能占领北京,推翻清王朝,这种想法虽然不无道理,但是也仅仅只是马后炮而已。
明清时期,中国的经济重心早已转移到南方的长江流域,农业中心也以两湖和太湖平原为主。
东南不仅是整个国家的赋税中心,也是农业中心,优先控制东南地区,在经济上遏制住清政府的咽喉,应该说是没有什么大毛病的。
太平天国运动历史上的农民起义也不乏攻克都城的现象,但也并非就一定能成功。
黄巢进了长安,最后还是失败了,李自成进了北京,照样输给了清军。
如果太平军一直继续北上,没有任何根据地,打到什么地方才是头呢?打到北京就一定能攻克北京吗?攻克了北京清朝就一定会灭亡吗?也许能推翻清政府,但是能否最终取胜天下,真的很难说。
其次,太平军之所以失败,并非定都天京,根本上还是自身内部的腐败造成的。
太平军的主要领导人基本上都是穷苦农民出身,所以基本上是胸无大志,一朝得势,变本加厉的把曾今幻想的生活全部都补了回来。
生活奢侈,腐化,出门大讲排场,并且等级森严。
起义之初承诺老百姓的人人平等,处处饱暖的小天堂从没有实现过。
天王府宗教立国严重的降低了太平天国政权的吸引力,天父天兄,天父下凡等一系列宗教活动不仅对普通民众没有任何吸引力,也让真正的基督教国家厌恶太平天国政权。
对传统文化的过分破坏,让读书人万分厌恶太平天国政权,一场反清起义演变为传统文化与“西洋文化”的斗争,成为汉族人自己的斗争。
太平军北伐偏师北伐,没有有效的支援林凤祥、李开芳的队伍,虽然孤军北上的北伐军也一度牵制了大量的清军,但是毕竟还是让几万战斗力最为强悍的军队白白葬送在北方,也没有摧毁清政府的老巢。
天京事变主要领导人之间的争权夺利,演化为严重的内讧,最终导致领导层的严重分化,杨秀清与韦昌辉被杀,石达开带走了近20万人脱离了主战场,严重的削弱了太平军的力量。
综上所述,定都南京其实并没有错,相反是个明智的选择,但是在随后的岁月里,自身的问题太多,造成了太平军的最终失败。
(相关图片来源于网络,徽南城意头条号,谈历史地理,说人文教育,看社会百态,聊地方发展,喜欢小编文章的朋友欢迎点赞与关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