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子

交子,第1张

交子 中国最早的纸币交子的起源是什么?

谢邀回答问题。

在金融以及经济方面的知识,是我的空白区域,根本就是个门外汉,对此类问题一无所知,所以今天完不成您交给的作业了,真是很抱歉。

我只能看看别人的回答,学习和分享一下别人的知识和经验,就当是做个小学生吧。

希望您能谅解,谢谢大家。

世界第一张纸币确实是北宋时出现的交子。

关于交子的起源与发展过程,我介绍一下:1)银行券阶段:北宋真宗时(11世纪初),使用铁钱的四川地区由于铁钱笨重(一说是因为民间出现钱荒),不便交易,当时的十六户富民便联合起来,成立“交子铺”,印造、发行一种纸质的“交子”。

四川的商民只要向交子铺交纳现钱,便可兑换成等值的交子,这叫做“纳钱请交”;人们用交子来交易,比使用铁钱方便多了。

交子也可以随时通过交子铺兑成现钱,只要缴纳3%的手续费,这叫做“见交付钱”。

此时的交子,类似于银行券。

作为银行券,只要保证兑换正常,它本身是不会贬值的。

2)有准备金的纸币阶段:后来(大约宋仁宗初年),由于主持交子铺的富民“资产浸耗,不能即偿”,交子无法即时兑换成现钱,引发争讼和“聚众争闹”。

官府便关闭了民营的交子铺,并设立官营的益州交子务发行“官交子”,最初的发行限额为1256340 贯,准备金为36万贯,占发行交子总额的29%。

这时候交子的性质,已经从银行券演变成以国家信用支持的法币了——这也是世界史上最早的纸币。

3)信用货币阶段:南宋初,“临安之民复私置便钱会子,豪右主之”。

跟四川的私交子差不多。

其后朝廷仿北宋交子务,设立会子务,发行“官会子”。

会子不设准备金,虽然它的面值以铜钱数量来标示,但基本上不可兑换成现钱。

也就是说,会子的信用并不是以准备金来保证的,而是由国家信用提供担保。

会子也具有法偿地位,“输官亦许用之,庶公私皆便”。

可以说,会子已经符合近代信用货币的定义。

理论上,只要国家不滥发会子,保持货币的流通量与市场的需求相匹配,会子便不会出现异常的通货膨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35047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30
下一篇 2022-10-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