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进化

物种进化,第1张

物种进化 人为杂交产生很多新物种,不符合自然进化,这样会带来什么后果?

植物之间的杂交,是很普遍的,但在动物之间,杂交并不常见。

众所周知,不同物种的遗传物质是不一样的。

就拿人来说吧,总共有23对染色体,而黑猩猩是24对,狗则是39对。

遗传物质,就是整个机体的“领导者”,指导动物的外观和行为方式。

一般来说,不同物种之间因为喜好和行为方式的不同,不会跨物种结合,即使双方不小心看对眼,也会因为遗传物质的不同,产生生殖隔离,不会有下一代。

但也存在例外,亲缘关系比较近的,也有可能产生下一代,例如骡子和狮虎兽。

为什么不同物种之间会杂交?首先,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人为因素。

典型案例,就是骡子。

骡子是马和驴的后代,而且分两种,一种是马骡,另一种是驴骡。

如何区分呢?简单来说,妈妈是谁,就姓什么!马骡是母马公驴下一代,而驴骡是母驴公马下一代。

马的染色体64条(32对),而驴的染色体则为62条(31对),导致骡子的染色体有63条,多出来的一条染色体无法成功配对,直接导致骡子无法正常生产。

但也不是绝对的,现实中也有骡子产下后代的案例,只不过这个概率极小。

只有当骡子的生殖细胞比较纯粹,染色体单一来自父本或者母本,而且另一半是马或者驴,才有可能生育下一代。

从这个角度来说,骡子是不可持续的,只有通过不断杂交才能稳定存在,非常复杂。

那为什么人们还为此孜孜不倦呢?因为利益!骡子是人类最好的帮手,相比于它的父母,骡子吃得少,干得多,而且不容易生病,能走崎岖的山路,也能走不平整的石头路,因为不会生育,不用费尽心思找伴侣,所以更踏实肯干,最关键的是寿命还长,可以说是农民朋友最好的役畜。

除了有意为之,人类无意间的干预,也造成了不同动物之间的杂交。

狮虎兽或者虎狮兽,都是因为不同动物被囚禁在一定区域内,不能找到同类伴侣,最终不得不选择其他物种结合。

当然也有人把狮虎兽和虎狮兽作为赚钱的噱头。

其次,杂交在自然环境中也会发生。

金冠侏儒鸟就是杂交而来的,它是亚马逊地区已知的第一个杂交鸟类,它的父母就是雪白冠侏儒鸟和猫眼石冠侏儒鸟,最大的差异就是头顶羽毛的颜色。

科学家曾对其进行基因检测,发现金冠侏儒鸟有20%的基因来自于雪白冠儒侏鸟,剩余80%来自于猫眼石冠侏儒鸟。

灰北极熊的出现,也是因为气候原因,北极熊和灰熊的活动范围重合,机缘巧合下才生下灰北极熊。

杂交,会带来什么后果?很多人认为,杂交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尤其是对稀有物种。

常见物种和稀有物种产生的后代,遗传物质是随机的。

如果后代中常见物种的基因比例更高,那么稀有物种的基因得不到遗传,处境反而会更差,再加上后代极有可能是不可育的,只会进一步减少稀有物种的数量。

换句话说,在极端情况下,稀有物种会因为杂交而灭绝。

但也有好的一面,前面说的骡子,就结合了马和驴的优点,而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这样的“杂种优势”,有时也会被认为是一种进化方式,也能促进生物多样性。

或许,它可以吃亲本物种不能吃的食物,可以适应亲本物种不能生长的环境,不断努力自成一派,成为新物种,就像金冠侏儒鸟一样。

最后我认为,杂交可以看作是一次“创新”,尤其是种间杂交(马和驴产下骡),结果并没有这么可怕,在自然环境中,也会发生!人们之所以如此忧虑,主要还是担心影视作品中那些夸张的“怪兽”会出现在现实生活中。

人类的贪婪是不可估量的,万一真的有人别有用心,创造了危险物种,那该怎么办?

根据适者生存的原理,杂交会不会是物种进化的动力之一呢?关于这个问题存在两种相反的意见。

一种意见认同上述说法,另一种意见则持反对态度,认为杂交的出现概率很低,顶多算是进化过程中出现的“噪音”,肯定很快就被“正统”的亲本后代淹没了。

可惜的是,两种假说都缺乏相应的数据支持,谁也说服不了谁。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生物系教授、向日葵专家罗伦·里斯伯格(Loren Rieseberg)决定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向日葵属(Helianthus)一共有11个种,其中有两个种分布最广,学名分别叫做H.annuus和H.petiolaris,其余9种都只在特定地区才能找到。

里斯伯格研究了11种向日葵的基因组,发现有3种向日葵都是以H.annuus和H.petiolaris为母本,通过杂交后得来的。

其中,H.anomalus生长在犹他州的沙丘地带,H.deserticola生长在美国西部的干旱地区,H.paradoxus则只在得克萨斯等地的盐碱地上才能找到。

里斯伯格教授将研究结果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他认为杂交确实有可能是进化的一种方式,原因在于杂交后代有可能在某些方面具有亲本没有的优势,可以在亲本没办法生活的地域扎下根来,开辟新的疆土。

久而久之,便进化出一个新种。

不光植物界有这种现象,动物界也有。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科学家布鲁斯·麦克法荣(Bruce McPheron)研究了一种北美果蝇的基因组,发现它竟然是另外两个古老品种的杂合体。

原来,这两个古老的果蝇品种分别喜欢蓝莓和雪浆果,多年来一直固守在各自领地,相安无事。

200多年前,北美引进了一种与蓝莓和雪浆果有些类似的观赏植物忍冬(Honeysuckle),那两个古老的果蝇物种都很喜欢忍冬,纷纷前去采蜜,一来二去“勾搭成奸”,生出了“杂种一代”。

久而久之,一种专门以忍冬为食的新的果蝇品种诞生了。

种间杂交是不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呢?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植物系教授詹姆斯·马里特(James Mallet)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关于杂交的综述,分析了这个问题。

文章认为,动物界很可能有10%的物种曾经有过杂交行为,植物界这个比例更高,甚至有可能达到25%。

换句话说,杂交很可能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同时也是进化的动力之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35056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30
下一篇 2022-10-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