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孙中山定位一月一日但没用公元历法只有新中国成立才用公元历法表示中国是世界一民族成员,基本没有反对。
历法,中国古代是由皇帝委任钦天监颁布,所以又称“皇历”。
传说黄帝时已经有了历法,但无从考证。
据《尚书,尧典》,尧任命一批官员观测星象,用来制定历法,但有关历法的具体资料,尚未发现。
朝代更替,第一件大事就是,改正朔,易服色。
《史记,历书》:夏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
意思,夏历的一月为正月,以此为参照,殷历十二月为正月,周历以十一月为正月,秦历以十月为正月。
正月,历法的第一个月。
这是以太阳历与月亮历合历规定的历朝历代的一年之始,并不是天文意义的太阳年一年之始。
天文意义的太阳年,古人以两个冬至日之间的时间为一个太阳年,古人通过长时期的观测,计算,约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日,称四分历。
二十四节气是按太阳年划分的。
我国有完整资料的第一部历法,为《史记,历书》记载的《太初历》,以冬至日确定太阳年一年之始: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已詹,其更以七年为太初元年。
《太初历》为太阳历与月亮历合历。
制定太初历虽提及天干地支“甲子”,但太初历不是干支纪年,而是太岁纪年。
太岁,木星,岁星,约十二年(11.862)绕天一周。
太初历元年名,焉逢摄提格,二年,端蒙单阏,,。
六十年循环,六十一年名与元年同。
干支纪年,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正式颁布干支纪年。
公元纪年是太阳历。
公历元旦,是历法的一年之始。
而天文学太阳年,以两个春分时间为一个太阳年,365天5小时48分46秒。
民国推翻满清,改朝换代,按贯例,改历法,采用公历,年名用民国,民国元年,民国二年,,,直到公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民国纪年成为历史。
民国启用新历法,废除旧历法。
官方使用新历,民间则受传统势力影响,还是使用旧历年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历法为公历。
旧历年元旦称“春节。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