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所说的午时三刻开刀问斩的午时三刻。
是中午11时45分,午时是11时—13时,一刻约15分钟,三刻是45分钟。
为什么古人选择“午时三刻开刀问斩呢?”斩首时,通常情况下是由刽子手把囚犯反绑在斩桩上,囚犯双腿跪地,头自然向前伸出,刽子手拔下法标,挥刀从囚犯颈后向前下方猛砍,人头落地,斩首行刑结束。
知县坐轿回衙,坐大堂吏役排衙燃放鞭炮然后行文上报。
法标和鬼头刀要保存到西城门楼上,并用黄绫包扎,到除夕时统一焚化,以示向神报告人数。
为什么杀人要等到午时三刻呢?古代一昼夜划为十二时辰,这十二时辰又划为100刻。
刻,原来指的是计时的滴漏桶上的刻痕,一昼夜滴完一桶,划分100刻。
“时”和“刻”实际上是两种记时单位,换算比较麻烦,平均每个时辰合8一刻。
午时一般在今天11-13 点之间。
午时三刻是将近正午12点,太阳挂在天空中央,是地面上阴影最短的时候,也是一天中阳气最盛的时候。
中国古代认为,杀人是“阴事”,无论被杀的人是否罪有应得,他的鬼魂总是会来纠缠作出判决的法官、监斩的官员、行刑的刽子手等和他被处死相关的人员,所以在阳气最盛的时候行刑,可以压住鬼魂不敢出现。
这就是古时“午时三刻”行刑的主要原因。
旧时县官下乡验尸或奉命处决死犯后,回到县衙门要举行排衙仪式,这是因为验尸或处决死犯是不吉利的事。
县官回来在大堂前下轿,不进宅门,先坐公座,跟随的人两边排开,有一人跪在中间高喊“大老爷天喜”之后,县官离开公座,走向宅门,宅门预先准备了一大串鞭炮,县官一脚踏进宅门,鞭炮就响了。
这大概是相信经过一阵鞭炮,一切污秽不吉利的东西都可以驱除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