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吉甫

尹吉甫,第1张

尹吉甫 房县地理标志产品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有多少?

房县现有国家质监总局认定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4件(房县北柴胡、房县黑木耳、房县黄酒、房县娃娃鱼);国家工商总局批准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2件(房县黄酒、房县黑木耳、房县香菇、房县小花菇、房县北柴胡、房县白及、房县绞股蓝、房县豆油精、房县阳荷、房县核桃、房县笋干、房县黄花菜);国家农业部认定的地理标志农产品5件(房县黑木耳、房县香菇、房县虎杖、房县樱桃、房县冷水红米)。

地理标志产品—房县黑木耳房县黑木耳产于房县境内青峰镇、沙河乡、万峪河乡、土城镇、白鹤镇、门古镇、窑淮镇等19个乡镇。

房县黑木耳以栓皮栎等壳斗科树种做原木,采用适合本地栽培的区域性非转基因优良菌种,在自然条件下生长而成。

耳面黑褐色,有光感,背面暗灰色,色鲜、肉厚、朵大、清香、润滑、d性好、营养丰富,风味独特。

据县志记载, 唐中宗李显(庐陵王)被流放房县回京后,钦点“房县黑木耳”作为贡耳,曾一度出现“百姓皆种耳、官商皆收耳”的繁荣景象。

1952年被国务院授予“房县黑木耳风行全国”荣誉,1957年被国家供销合作总社授予“黑木耳畅销五大洲”荣誉,2011年评为“消费者最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100强品牌”,2016年荣登“全国果菜产业百强地标品牌”榜,荣获“十大最具影响力地标品牌”,2019年11月房县注册了“中国黑木耳生产基地县”中文网址。

2008年11月被农业部授予地理标志产品,2009年2月注册“房县黑木耳”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年产量1000多吨,是房县传统出口农产品,从业人员4000多户12000余人。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房县香菇房县香菇产于房县境内青峰镇、沙河乡、万峪河乡、土城镇、白鹤镇、门古镇、窑淮镇等19个乡镇,以栓皮栎、麻栎、青冈栎等壳斗科树种做原木,采用适合本地栽培的区域性非转基因优良菌种,在自然条件下生长而成。

菇形紧凑,形状有半球形、扁半球形、伞形或扁平形,铜锣边,菌柄较短,菌褶金黄,花菇菌盖略呈褐色、花纹明显色白,色鲜、肉厚、清香、滑腻、营养丰富,风味独特。

从唐朝至今,房县人民一直有生产、食用香菇的习惯,据县志记载,唐中宗李显(庐陵王)流放房县回京后就钦点“房县香菇”作为贡品,从而使“房县香菇”成为“宫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房县香菇” 2010年,“房县香菇”获“第八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2016年,房县香菇荣登“全国果菜产业百强地标品牌”榜,荣获“十佳文化传承地标品牌”。

2008年7月被农业部授予地理标志产品,2009年5月注册“房县香菇”为地理标准证明商标。

年产量3800多吨,是房县传统出口农产品,从业人员6000多户20000余人。

地理标志产品—房县黄酒房县黄酒历史久远,据史书记载,早在公元前827年西周时期,房陵(今房县)人尹吉甫,为楚使者出使周,尹吉甫带房陵自产的“白茅”(黄酒)献给周宣王,当殿开罈,满殿飘香,周宣王尝了一口,大赞其美,遂封为“封疆御酒”。

房县黄酒盛于唐代,武则天废中宗李显为庐陵王流放房陵,在放居住十四年,随行宫廷匠人对房县民间酿酒方法进行整合,取地下泉水,采集房县地产优质糯米、米曲为原料酿造黄酒供李显及随行人食用,李显复位后,封房县黄酒为“御酒”,故又称“皇酒”。

房县“皇酒”的名称一直延用至今。

房县黄酒按其属性分属北方半甜型黄酒, 其“酒色微黄,澄清透明,芳香细腻,鲜爽、酸甜可口,回味怡畅,酒体完整”。

它的突出特点是口感好,酒体厚重。

房县黄酒酿造工艺是湖北省非遗文化保护品牌 ,是国家质检总局批准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房县黄酒只有用房县地产糯米、地产米曲、优质山泉水或井水,在房县独有的生态环境下,才能酿造出地道房县黄酒。

房县小花菇房县小花菇生产充分利用了房县独特的气候、光照、空气湿度、温差、水及栓皮栎、麻栎等壳斗科树种等自然资源。

菇农将适宜本地栽培的优良菌种接种至段木上,经野外天然发酵菌丝,在自然条件下生长子实体。

由于全县海拔在180~2485.6米,在香菇出菇季节,昼夜温度差、湿度差悬殊,有利于香菇子实体营养成分的积累,也使菇面夜间遇到短时间寒冷,表面细胞停止分裂生长,而内部细胞继续生长,将菇盖表皮胀破开裂,形成龟纹形或菊花形花纹。

特定的自然环境与房县菇农“干干湿湿”、“三阳七阴,花花太阳”等特有栽培模式相结合,形成了房县小花菇“外形圆整、肉厚、龟裂纹深、柄短、口感爽滑细嫩、香味浓郁”独特品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37039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30
下一篇 2022-10-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